『壹』 旗艦Roadjet陸地專機啟航 試駕上汽奧迪Q6
豪華品牌車型在近些年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更高的定位與出色品質是它們一貫優勢,雖然它們中部分車型會針對中國消費者需求進行加長軸距處理,但是從本質上來講,它們依然是針對全球市場推出的車型。那麼市場中真的就不存在量身為中國人打造的豪華品牌車型嗎?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它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它就是旗艦「Roadjet陸地專機」——上汽奧迪Q6。
同時得益於DCC自適應動態懸掛系統,在快速過彎和緊急並線等操作時,奧迪Q6又沒有體現出過多的屬於大型車的拖沓感,這樣的駕駛靈活性對於它這樣的車型還是十分難得的。當然,比較輕盈的電動助力方向盤調校,以及一定的轉向虛位使得它的操控沒有小車那麼精準,靈活性只是相對懸架而言,不過這樣的表現足以應對它以舒適性為前提的定位了。
寫在最後
經過簡短的體驗過後,我對於上汽奧迪提出的旗艦「Roadjet陸地專機」定位又加深了一層理解,如果你想要舒適性滿分的第二排,同時還要兼顧出色的豪華品質,以及充沛的動力性,那麼奧迪Q6確實能夠滿足您的所有需求,這就是專為中國消費者考量所帶來的獨特優勢,也是其它同級車型所不具備的。上汽奧迪Q6拋開其它,以產品本身來說,是一款足夠優秀的豪華中大型SUV,那這款實力車型究竟能打動多少中國消費者呢?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交給時間吧。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有車智聯,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貳』 更大、更靜、更舒適!試駕中期改款奧迪Q7
「沒有花里胡哨的炫耀,只給實在的豪華體驗。」
但瑕不掩瑜,還是要說Q7已經用它出色的機械素質提供了這個級別應有的豪華體驗,在底盤舒適性和四驅性能上仍然領先於BBA中的另外兩位。
或許大家對於Q7的印象已經很難在短時間內從初期M代中扭轉過來,但基於在售21款Q7的產品表現和終端售價(以這次所體驗的21款55TFSI 運動型來看,終端售價為70萬左右),Q7仍然是一款非常值得豪華中大型SUV消費者去重點考慮的車型。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豪車解碼,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叄』 奧迪q7輪轂21寸優劣是什麼
奧迪Q7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輪轂21寸優點首先就是好看,讓整車看起來就是覺得很有氣勢,而且給消費者比較強烈的運動感和時尚感。再者就是對操控性能的提升也是有效果的,特別是高速行駛的時候,抓地力更強。缺點就是大的輪轂耗油會相對大一點。
奧迪 Q7 的輪胎規格為285/40 R21,輪胎型號在輪胎的側面均有明顯的標記,輪胎型號是指國際標準的輪胎代號,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寬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數,依次排序為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英寸)、負荷指數(或載重指數)、最高車速代號。其中285表示輪胎的寬度為285mm;40表示輪胎的斷面高度與寬度的百分比為40%,即輪胎的扁平比;R(Radial)表示的是子午線輪胎;21表示輪輞直徑為21英寸;
需要注意的是扁平比越大的輪胎舒適性會越好,並且胎噪也會更小;反之扁平比小的輪胎舒適性差、胎噪也會大,部分扁平相當小的輪胎在過減速帶或者坑窪路面時,若車速較快,輪胎的胎壁很容易造成鼓包;所以使用低扁平輪胎的車主們需要注意遇到減速帶或低窪路況時降低車速。
(圖/文/攝: 凌秀芳) @2019
『肆』 鎰熻夊逛簡錛岃繖鎵嶆槸濂ヨ開鏃楄埌SUV鐨勬湰鑹詫紒
鏈鏂囨潵婧愪簬奼借濺涔嬪惰濺瀹跺彿浣滆咃紝涓嶄唬琛ㄦ苯杞︿箣瀹剁殑瑙傜偣絝嬪満銆
『伍』 試駕奧迪S6:最低調性能車,外表樸素,V6動力平順有底氣
德系的高性能房車往往有著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它們身披著樸素不能再樸素的外衣,但在紅燈起步的那一瞬間,往往瞬間教你做人。賓士的AMG、寶馬的M-Power以及Audi Sport都是這樣的做派。但今天要說的這台車,它有一個特殊的屬性,那就是低調,是屬於那種低調的不能在低調的類型,就是奧迪S6。
外觀與A6L基本一致
別的高性能車型,在外觀方面都會與普通版本車型做出明顯大的區隔,比如更加激進的前臉包圍、格柵等等。但眼前的這台奧迪S6,我在第一次看見它的時候,真的是沒有分別出它與普通的A6L到底有什麼區別,除了格柵上貼的S6標志之外,這台車真的不會給你帶來任何有高性純鋒察能車型的樣子。
這台車的官方售價達到了94.68萬元,雖然2023款車型的售價有下調,但也超過了80萬元,它裝配的是一台2.9T V6發動機。要知道,一台國產的A6L的六缸版本,售價也不過50萬元左右,這多出近一倍的價格究竟到了哪裡。
走到側面,你會發現端倪,這台車S6的車長比國產的A6L要短做茄了不少,後門明顯比前門短,基於標准軸距打造的S6整體側面比例要更加協調,看起來十分的運動、精神,沒有絲毫多餘的贅肉。
仔細觀察輪轂,達到了驚人的21英寸,輪胎也裝配了來自倍耐力的P ZERO高性能輪胎,裡面的紅色卡鉗看起來十分的惹眼,為六活塞的配置,這樣的配置妥妥的屬於高性能車了。
銀色的後視鏡外殼也出賣了它的身份,在奧迪車系裡面,擁有銀色後視鏡的基本上都是S/RS車型,所以看到銀耳的奧迪,千萬別惹。
尾部的上半部分足夠低調,但下半部分,就有些按捺不基圓住躁動的基因了,雙邊共四齣的圓形排氣貨真價實,看起來確實足夠戰斗。
奧迪S6的外觀設計真的太低調了,況且這台車還是黑色,從正面看,你基本看不出它與A6L的區別,我完全想不出有哪些人會購買這這台車,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說的就是它。
車廂明顯的區別在空間
外觀沒有太大區別,那車廂更是一點區別找不到了,中控台的布局一模一樣。但用料與品質我覺得這台車和國產車型還是有差別的。這台S6採用了紅色的內飾配色,看起來更加激情,皮質摸起來觸感更高一些,而且內飾採用了大量碳纖維的裝飾。
座椅也換成了一體式運動座椅,頭枕出還綉有S的logo,從車外往車內看,這台車極不低調。
S6擁有平底的打孔方向盤,握起來的感覺十分的扎實。
標准軸距的S6在後排空間方面就沒有什麼期待了,基本上滿足日常乘坐沒有問題,但是座椅偏硬,而且不能調節椅背角度,所以後排的舒適性,自然與A6L是沒法比的。
無與倫比的駕駛感受
相比表面上的東西,這台奧迪S6最打動我的就是它的駕駛感受,這也是這台車的精髓所在。首先,在動力系統方面,這台車搭載的是來自於保時捷與奧迪共同研發的2.9T V6發動機,匹配8AT變速箱,最大馬力450匹,峰值扭矩600N·m,並且還配有機械式quattro四驅系統,可以說是一台非常純正的奧迪。
動力的輸出風格是最誘人的,這台發動機幾乎可以在全段保持線性且順暢的輸出,可收可放,相比RS系列,它少了那麼一點暴躁,但相比普通的3.0T V6發動機,它的底氣又更加充足,開起來可收可放,同時配合著低沉的排氣。開久了電動車的我,在這台車上,又重新找到了燃油車的美好。
奧迪S6的駕駛也非常豐富,經濟、舒適、運動以及自動,每個模式下的動力輸出風格都不一樣,我最喜歡放在AUTO模式下,根據你的駕駛工況自動調整,可收可放的性格更加明顯。
奧迪S6的底盤裝配有空氣懸掛,別看這台車擁有21英寸的輪胎,但它的地盤舒適性可以媲美奧迪A8,扎實且有韌性,舒服的開著非常愜意,如果你想拿它劈彎激烈駕駛,那絕對也能HOLD住。
我非常喜歡S6的性格,沒有RS的暴躁,屬於中性的風格,各種場合它都能招架的住,只有感受過它的動態感受,才能明白這接近100萬的奧迪A6L到底值在了哪,從動力系統和底盤懸掛這兩個機械維度去看,這就是最頂級的奧迪燃油車。
總結
眾多周知,新能源車已經逐漸占據了主導,加速越來越快,但是給你帶來感官上的愉悅是與燃油車沒法相比的。奧迪S6的車主可能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它們為人處世足夠低調,但是也需要自我的成就與滿足,也許有這樣屬性的車,在未來會越來越少吧。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有車以後,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陸』 奧迪Q7,價值100萬的享受
今天傍晚17點17分,新款Q7就要正式上市了。這兩天,有幸對這款新款Q7駕了一番,感觸頗多。
這輛55 TFSI quattro至尊專享版是目前新款Q7中的頂配車型,售價是99.88萬元,實實在在的百萬級豪車。只不過,在我看來,這個價格與X5和GLE的同級別車型相比,顯得稍微高了點。不過,我認為這款頂配並不是Q7的主力銷售車型,更多的市場將會留給今天將上市的S-Line車型。
那麼,這輛Q7為什麼會賣到幾乎將近100萬?同樣使用3.0T發動機的寶馬X5和賓士GLE的頂配車型,價格都低於90萬,這10萬元的差別,都在哪?
BBA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幾乎不存在絕對的頂配車型,真正的頂配,都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選配出來的。所以,如果按照我試駕的這輛Q7的配置來仔細地算一筆帳的話,之後你就會發現,它的價格是合理的,而且這些比X5和GLE上需要進行選配的配置,是足夠可以將已經存在的豪華感再次提升一個檔次的。
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拿這輛新款Q7與X5和GLE進行對比,如果有老闆們想要在這三輛車之間做選擇的話,建議還是親自到4S店裡「認真地」進行試乘試駕一下,不過,我知道有很多老闆並沒有時間去4S店,所以我只能盡量對這輛新款Q7做個比較全面的介紹,供您參考。
Q7是奧迪品牌歷史中的第一款SUV,但它的換代周期卻特別長,2005年第一款Q7誕生之後,到2015年才有了第二代車型,並一直保持到現在。這輛新款Q7可以說是第2.5代車型,或者說是一款中期改款車型,不過,這輛Q7的改變幅度幾乎相當於全新換代,外觀、內飾、動力、配置,都不一樣了。
車外:全新的家族顏值
新款Q7的前臉造型與Q8更相似了,進氣格柵的邊框由原來的六邊形改成了八邊形,這是屬於奧迪旗艦車型的一個標志。進氣格柵內的鍍鉻垂直豎條和兩顆大號雷達也給前臉提升了不少科技感。
車尾,也是全新的設計。兩個扁平的尾燈之間,用一根高亮鍍鉻條連接在一起,這也是目前奧迪最新的家族化造型體現,與現款A8L、A6L、A4L的車尾造型保持了一致的風格。
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車燈,每一款升級或改款奧迪車型的出現,車燈的變化都是最令人期待的,Q7也是如此。矩陣式LED大燈的造型更加犀利,內部結構也相當復雜,流水式動態轉向燈的效果也更加流暢,辨識度極高。
按下車鑰匙上的解鎖鍵後,前大燈會有相當隆重的歡迎儀式,這是一個極好的體驗。而試駕的這輛頂配的Q7還在LED大燈的基礎上加裝了激光大燈,照射距離和范圍有了大幅度提升,燈光開關也設置成了按鍵式,並帶有雨霧天氣時的輔助照明,不枉「燈廠」之名。
車內:精緻的大空間
Q7車內的豪華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工藝,奧迪車型的內飾工藝水準向來都是業界的翹楚,如果到了Q7這個級別,幾乎更挑不出毛病。能夠把高檔實木、真皮、Alcantara、金屬、塑料等材質融合在一起,且嚴絲合縫的,奧迪的水準堪稱樣板。
其次是靜謐性。關好車門和車窗後,車內外就完全隔絕開了,不光怠速時聽不到發動機運轉的聲音,行駛時也幾乎聽不到發動機的噪音,甚至排氣聲都被隔絕得很乾凈,唯一能聽到的是輪胎雜訊,這和21英滑舉寸的輪胎有一些關系。
如此安靜的車內,也是這套選配價格要9萬多的Bang&Olufsen音響發揮功效的好地方,我認為好的音響效果不單單在高音量時體現,而是在低音量時,也要聽得清高音和低音之間有各自的層次,互不幹擾又互相融合,這套B&O音響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CarPlay和Carlife都是通過藍牙進行連接的,一次設置好之後,每次一上車就會和手機自動連接,這樣就可以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相比很多車上在線音樂推薦的抖音神曲專輯,我還是喜歡聽自己收藏的音樂。
這次改款的Q7全系都是7座車,第二排和第三排都是獨立座椅,座椅的變化方式非常多。有人會說和MPV相比,盯衫7座SUV的第三排是雞肋,我贊同這種觀點,尤其在Q7這樣的豪華SUV上。我想,Q7的主人寧可願意再用一輛車來載第6個或者第7個乘客,也不會讓家人或朋友擠凱讓腔在第三排,這種乘坐感受與車是否豪華沒有太大關系。
不過,哪怕再沒有人坐,Q7還是對第三排的考量的很到位,B柱內部和後備廂里都有控制收放第三排座椅的按鍵,座椅放倒後也無比平整,讓後備廂的裝載空間得到最大化。
另外,和第三排相比,第二排的乘坐舒適度就好多了,椅墊很寬,且帶有加熱功能,腿部空間很寬敞,靠背角度也可以調節,三個座椅都可以進行單獨前後移動,哪怕第二排中間的位置,盡管腳部的空間不寬裕,但座墊和靠背的尺寸和兩邊的座椅差不多。
握著方向盤,居然沒了駕駛慾望
Q7的車身很大,質量也很重,但這些都不影響它好開,甚至好開到我不想去碰動態模式,盡管這台V6發動機有340馬力和500牛?米,盡管這輛重量超過2.2噸的大塊頭只要5.9秒就能完成0-100km/h的加速,但我不想這么做。
只在自動模式和經濟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因為,我想讓坐車的人更充分地感受到乘坐這輛車的舒適感,同時也包括我自己。
我喜歡這套空氣懸掛的調校風格,舒適性非常好,路面的振動幾乎從輪胎傳遞到減震器之後就沒有了。在自動模式下,空氣懸掛還會根據車速與路面狀況自動調節底盤高度。
另外,quattro四驅系統就不需多說了,曾經在可可西里無人區沒有道路的腹地開了上一款Q7三四天,翻沙丘過冰河,沒碰到過一次陷車。
現在在城市中,我更喜歡輕輕地扶著方向盤,緩緩地踩著油門踏板,享受著按摩座椅和B&O音響,這樣多好。而且,新款Q7還增加了48V輕混系統,讓發動機的起停更安靜。
當車速位於55-160km/h之間時,如果松開油門,發動機會熄火讓車輛滑行更長距離,之後再次踩下油門,發動機會悄無聲息地啟動。而在減速過程中,發動機也會在剎車停穩之前熄火(但轉向和剎車仍然會正常工作)。開了300多公里,平均油耗為9.8升,只比官方數據高了0.5升,跑高速時平均油耗只有8.5升,非常不錯了。
功能很全,但不夠與時俱進
Q7的內飾變成和A8、e-tron相同的樣式,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顯示屏、10.1英寸的上方中控顯示屏和8.6英寸的下方中控顯示屏,讓Q7內飾的科技感再次爆棚,這也是新款Q7內飾里最顯著的變化。
不得不說,兩塊中控的功能非常齊全,也帶有按鍵觸控反饋效果,體驗感非常好。儀表盤的顯示清晰度也非常高,方向盤上多功能按鍵的邏輯也很簡單清楚,很容易地對儀表盤顯示內容進行調節或切換。
不過,相比儀表盤的顯示控制調節,中控屏的菜單層次就顯得復雜多了,除了媒體播放、電話、導航等常用功能比較方便操作之外,其他的功能調節都有較多的菜單層級。
另外,Q7上的這套人機交互系統,顯示界面雖然與新A4L上的一樣,但互聯功能顯然沒有做本土化改變。比如車載導航還是沒有實時路況顯示,系統也不支持App應用的安裝,相比A4L上的餐廳推薦、加油站實時油價優惠顯示、在線音樂與資訊、提供app應用商店等功能,Q7的這套人機交互系統要顯得落後一些。
這輛Q7同樣標配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全速域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碰撞預警、緊急制動、360°全景影像,甚至還可以根據彎道、限速和交叉路口等路況進行預見性自我調整,有很高的主動安全性。不過,要稍微吐槽一下車道保持功能,轉向介入的時機會比較晚,總是當車已經嚴重偏離的時候才進行矯正,而且方向矯正的幅度也比較大,一下子會矯正到偏向車道的另外一邊,會經常出現「醉駕」現象。
豪華感夠了,如果價格再低一些更好
無論駕駛還是乘坐,都能夠感受到新款Q7提供的充足的豪華體驗,不過,對於價格,肯定會有人嫌貴,是的,我也是這么覺得。但如果再仔細想想,如果把電吸門、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激光大燈、夜視系統、後排座椅加熱、Bang&Olufsen音響、空氣懸掛、21英寸輪圈等配置都算上,這些值多少錢呢?
有人也會說,我不需要這些配置,或者只需要一部分配置,選配的價格又不劃算,怎麼辦?別急,今天傍晚17:17分,新款Q7的S-Line車型將會公布正式售價,如果拿下這輛頂配Q7的預算有些緊張的話,S-Line車型中肯定有合適的。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賈雲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