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迪RS6的RS起源
「RS「的縮寫,取自德語:RennSport。直譯為「賽車運動「,代表奧迪的頂級高性能水平,定位於「S「型奧迪加強性能車型系列之上。像所有的奧迪「RS「系列車型一樣,奧迪RS6使用最新最先進的工程和技術,所以它可以被稱之為一個光環車輛。其具有所有奧迪車型中最強大的發動機數據,甚至超越了體型更大的奧迪S8。此外,像所有的RS車型一樣,奧迪RS6 使用「托森」出產的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
C5 RS6是「quattro「股份有限公司為奧迪推出的第四種車型。首先是奧迪RS2 Avant,它是由保時捷於奧迪quattro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推出的。第二種是奧迪的C4 S6,產自1996年4月至1997年7月。第三種,是2000年基於奧迪B5平台的RS4。第五種是2005年奧迪A4 DTM版轎車,基於B7平台。第六種是2006年基於奧迪B7平台的RS4。第七,最新的是(截至2010年1月)quattro Gmbh打造的奧迪C6平台的RS6。
原奧迪C5平台的RS6於2002年6月開始生產並在2004年9月結束。奧迪C6平台的RS6發布於200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原來C5版本的奧迪RS出口到北美銷售,而最新的C6 RS6隻在歐洲銷售。
㈡ 奧迪TTRS規格
如果說當年的甲殼蟲,迷你和菲亞特500堪稱上個世紀經典設計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是奧迪TT的設計則足以成為新世紀經典設計的排頭兵了。不過這個潛力股不僅擁有一副出色的賣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新技術使它變得越來越彪悍起來,從而使奧迪的野心進一步膨脹,進而打起了保時捷的主意,那麼奧迪的小算盤能實現嗎?
不一樣的奧迪,不一樣的TT
這並不是一款普通的TT,或者是簡單的性能升級作品,它的到來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作為曾經負責開發R8和RS4的奧迪Quattro GmbH改裝部門,這款TT RS將成為他們用來超越全新蓮花Evora,日產370Z和重新改良的保時捷卡曼的重量級作品。或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並不是一輛傳統意義上的掀背小跑了,而是一款尺寸不大的「超級跑車」。
在動力上,它顯然沒有什麼短板可以被指摘。2.5升渦輪增壓的直列5缸汽油機能夠為這輛小車提供高達335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32牛米的最大扭矩。憑借著這樣的成績,奧迪自然也不會輕易降低它的入門價格,在英國市場上,這款小車已經賣到了6.8萬英鎊,約合70萬人民幣,與保時捷卡曼S的價格不相上下,從這里我們已經看出了奧迪挑釁保時捷的舉動。
實際上根據我們對Quattro GmbH的了解,他們的作品可是一定不能小視,想想我們試駕過的RS4和RS6就知道在平淡外表下究竟埋藏著怎樣的玄妙與刺激,即便是R8也沒有顯出張牙舞爪的神情,而是用稍顯平靜的外表更加烘托出了自己非凡的內力。
只是眼前的這輛TT要明顯比普通版的TT更加誇張,設計師在它的頭燈下部設計了兩個非常誇張的頭部進氣口並配備了18英寸的鑄鋁輪轂,更為誇張的排氣管以及全新設計的尾部擾流板,從而使它看起來更加的充滿了運動風味,形成了一個矛盾的混合體,不過最有氣勢的實際上還是它那誇張的尾部擾流板。在採用了鋁合金連桿和平坦的擾流板設計之後,它看起來就像是改裝廠里添加上的改裝配件,與整體流暢而動感的設計格格不入。雖然奧迪TT曾經因為高速穩定性差而發生多起車禍,不得不採用後擾流板設計,但如此牽強附會的造型可以說是這款RS整車設計上最大的敗筆。
如果說它在外觀設計上優劣分明的話,那麼它的內飾則非常值得誇耀。它並沒有因為性能和定位的攀升而將內飾改得像個太空梭那樣前衛,內斂的奧迪氣質依舊是這款車內飾設計中的主線條。除了一些細節上的變化以外,最大的不同來自於它的座椅,凹凸分明的座椅設計讓你在任何狀態下都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撐,而長途行駛時也會感到特別的舒適,各個方向都能夠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撐。
當然,如果你關注細節的話,還會發現它的轉向盤也經過重新設計,兩側還配備了換擋撥片,儀錶板上還增加了用來顯示渦輪增壓情況的壓力表,以及油溫表和記圈器。雖然在細節上,這些部分的設計都顯得非常用心,不過總體的感覺就是它的內飾品質非常高,氣質屬於大氣而深沉的類型。作為它的買主,你甚至可以拍著胸脯說即便是十年,我的座駕也不會比現在褪色多少,而蓮花新車Evora的車主肯定不敢和你較這個板。
保時捷也不是標桿
從參數上來看,這輛09款的TT RS可謂沒有任何短板,渦輪增壓,燃油直噴的2.5升直5發動機能夠輸出335馬力的最大功率,比起保時捷卡曼S自然吸氣水平對置的六缸發動機來說還要更加強大。而在扭矩的輸出上,同樣也能看出這樣的優勢,保時捷要比TT RS少了78牛米的最大功率,因此其4.6秒的加速成績要比保時捷還要強大。雖然它的最大速度被限制在了255公里/小時,不過如果你願意支付另外約合1.4萬人民幣的美元,那麼它可以通過修改ECU的技術使最大速度達到280公里/小時。
不過從我們的感覺上來說,它並沒有數據上所顯示的那麼快。由於動力來得非常線性,尾喉的聲音非常磁性,持續性也很好,感覺鏗鏘有力。如果你按下運動鍵的話,那麼它的油門反應將會更快,選裝的電磁懸掛系統將會加強硬度,左側尾喉將多開出一個氣門,讓聲音聽起來更加動感,激進。不過這種運動氛圍的營造還是相對於它自己而言的,與保時捷標志性的尾喉聲比起來,它還是有些過於斯文了。
與它的發動機相似,它的底盤與保時捷也走了兩條不同的路線。通過降低了10毫米的懸掛高度,並重新對前麥佛遜後多連桿的懸掛進行調校,再配合上選裝的電磁可調運動模式避震系統,與TTS相比,整體的底盤感覺更加硬朗,不過稍顯遺憾的是,它的運動模式只能同時改變油門,尾喉和懸掛的表達方式,而不能對單一一種進行設置,因此使它在駕駛感覺中走了兩個極端。
不過有得必有失,相比於卡曼和蓮花Evora那能夠充分反饋路面信息的懸掛而言,這套電磁懸掛的使用則使整個駕駛感覺都顯得有些做作,你無從了解到前輪壓過的究竟是什麼。此外它的剎車感覺也顯得不夠凌厲,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它的剎車不夠靈,而是覺得總是缺少了一種敏銳的感覺。
㈢ 奧迪四驅有幾種
奧迪全時四驅的車型有21種,包括奧迪A4L、奧迪A4(進口)、奧迪A5、奧迪A6L、奧迪A6(進口)、奧迪A7L、奧迪Q5L、奧迪Q5L Sportback、奧迪Q3、奧迪Q3 Sportback、奧迪R8、奧迪TTRS、奧迪S3、奧迪TT、奧迪TTS、奧迪RS4、奧迪RS5、奧迪RS6、奧迪RS7、奧迪RS Q8、奧迪S4、奧迪S5、奧迪S6、奧迪S7、奧迪A8和奧迪S8、奧迪RS3。這些車型的四驅系統各有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適時四驅+多片離合器
這類四驅系統在日常生活中以前置驅動為主,只有在突然加速、高速行駛、車輪懸掛空轉或車輪打滑等情況下才會介入。雖然這種四驅系統在理論上比適時四驅系統性能更好,但因為採用了性能較差的多片離合器,被認為並不是真正的Quattro。
2. 全時四驅+多片離合器
這類四驅系統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始終保持四驅,性能較好。但因為採用了多片離合器,也被認為並不是真正的Quattro。
3. 全時四驅+機械扭矩限滑差速器
這類四驅系統是陶森差速器的改進版本,可以將更多的扭矩分配給後輪,無論遇到什麼路況,車主只需踩下油門,剩下的交給Quattro。這種四驅系統性能非常強大。
4. 全時四驅+後輪軸差速器
奧迪RS3是配備後輪軸差速器的車型,該差速器採用多片離合器設計,不僅可以在合適的時間分配後輪軸左右車輪的動力,還可以將所有動力輸出到一個車輪,進一步增強車輛的駕駛靈活性。
總之,奧迪的四驅系統種類繁多,不同的車型採用不同的四驅系統,以滿足不同的需求。對於奧迪車主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四驅系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