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迪100在那一年進入中國的
不經意間,奧迪與中國結緣已近二十載。作為進入中國汽車市場最早的品牌之一,奧迪對中國國民汽車觀念的形成、汽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也不能忽視,而A6更是和中國人關系最密切的奧迪車型,這里簡單回顧一下該型號的歷史和與中國的關系
A6全家福,A6的前身是奧迪100。1994年以前,奧迪產品名稱序列為奧迪80,90,100,200等。從1994年A8誕生開始,上述方式被A系列命名方法所取代。從此以後,80,90改稱為A4,奧迪100則被稱為A6,200則是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型號,是基於C3的100,類似領馭和帕薩特的關系
第一代奧迪100誕生於1968年,內部編號是C1,「C」代表C級(中大型)車,而「1」則表示第一代。它的出現標志著二戰以後奧迪向著高檔轎車邁出的第一步。這輛奧迪100LS四門車型產於1969年,裝備4缸1.8升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00馬力
第二代奧迪100於1977年面市。C2系列車型首次裝備了5缸汽油發動機,排量2.2升,最大功率136馬力。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批量使用5缸汽油發動機的轎車
第三代C3系列的奧迪100對於國人來說應該非常熟悉。這代車型出現在1982年,風阻系數僅有0.30,創造了當時的最好成績。1988年,長春一汽開始生產這款車型;直到1996年專門為中國市場研製的奧迪200V6上市後,一汽才停止生產奧迪100
第四代奧迪100於1990年底推出,一汽曾經生產過這款車,但數量很少。1994年,這款車更名為A6。該車配備了2.2、2.4和2.6V6等多種發動機,這幾款車型在國內都能見到
第五代A6於1997年首次和公眾見面,1999年底在中國下線。圓潤的造型深入人心,在中國更是成為「官車」的代名詞
第六代A6於04年推出,05年國產,大嘴造型成了新的標志,寬敞的空間和氣派的造型為其贏得了極好的銷量
A6與中國,黑色的A6在國內很有代表性
1988年,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要發展轎車工業。就在這一年,曾經奠定新中國汽車工業基礎的長春一汽就得到了奧迪的授權,開始生產奧迪100型轎車。
最初的奧迪100車型裝備的是1.8升四缸化油器發動機,與普桑使用的那款機型大體一致。後來,部分車型開始裝備2.2升五缸機械噴射式發動機,並且配備了發動機轉速表。當時,政府采購了大量的奧迪100車型作為公務用車,現在還能看到許多該型號的車輛仍在服役。
奧迪100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96年,同樣在這一年,一汽大眾開始生產專為中國市場開發的裝備2.4升V6發動機的奧迪200(96年的時候奧迪就開始為中國開發車型了,先見之明啊。VW集團對中國市場一直有著非常深的了解,95年的桑2000也是很好的例子,還有後來改成帕薩特B4車頭造型的捷達)。200系列車型的外觀與100略有不同,但內飾卻幾乎完全一樣。1997年,200 1.8T車型投產。
在此之前的1993年,一汽就已經開始以SKD的方式生產C4系列100 2.6E車型。發動機採用V6、2氣門結構,最大功率140馬力。
到了1998年,奧迪在中國的銷量已經超過10萬輛。在此期間,一汽大眾還裝配過一批C4系列的奧迪100(奧迪A6)車型。現在經常能見到的是裝備2.2升和2.6升發動機的兩款車型。C4系列車型的外觀變動較大,內飾的改進依舊有限。
從1999年開始,C5系列的奧迪A6正式在國內投產。無論外觀、內飾,還是動力系統上都有很大的變化。發動機最初供應2.8和2.4,後來增加了1.8、1.8T。圓潤的外觀至今看來依然毫不過時。
2004年底,國產奧迪A6車型在國內的總銷量已經超過20萬輛
05年投產的C6 A6,就不介紹了 ,C6 A6在中國的銷量早已超過了其前輩們的總和
對了,以前的老奧迪,個人有個特別深刻的印象,就是頭枕中間是空的,「回」型頭枕。。。。
㈡ 入手12年車齡V10奧迪S8,先花8萬大洋「簡單整備」一下
上期聊到,C先生淘到一台10缸奧迪S8,蘭博基尼小牛同款發動機。前任愛護有加,成色極品。
12年車齡,10.8萬公里,修整必不可少。
C先生也留了8萬預算,在上海店修整。
所以,藉此機會,我們就聊聊:「買12年車齡的德系旗艦,要做什麼整備?」
回顧請戳:【淘車作業】30萬出頭,買V10暴力紳士,奧迪S8值得擁有!
【車輛信息】
品牌型號:奧迪 S8 2007款 S8 5.2
上牌時間:2008年3月
交付時里程:10.8萬km
交付時間:2020.8
成交價格:32萬元(不含傭金)
這個年紀的車子,橡膠件普遍老化。主要會導致三個問題,漏機油;動力總成懸置老化(車里抖!);懸架老化(底盤鬆散)。
S8是小牛同款V10發動機,高功調校(零百和12缸的版本一樣快),工作溫度更高,機油密封圈老化更快,更容易漏。
上架一看。新鮮機油掛滿滴,大有「滴油成河」之勢!
第二,懸置老化。
發動機和變速箱不是直接固定在車身上的,是先放在副車架上,副車架再「擰」到車身上,動力總成和副車架,副車架和車身,兩兩之間都有橡膠件減震。
橡膠件老化,坐車里會更「抖」,車子品質感降低。
紅色箭頭就是副車架和車身之間的橡膠件連接
最嚴重的情況機腳都斷掉了,您說能不「抖」嘛?
第三,懸架老化。懸架上各種拉桿、控制臂的連接點,也有橡膠件緩震。
老化了,懸架就鬆散。
懸架連接點比較多,我隨意標了三張圖,給大家看看。
而老德系底盤本來就緊致細膩,橡膠一老化,主觀鬆散感,會更明顯。(第三張圖,大家只看紅箭頭即可,我手指是半軸防塵套開裂的位置)
而本次修整主旨是:「重獲新生」!
所以,主要內容就圍繞以上三點開干!
V10把發動機艙塞得很滿,「犄角旮旯」的密封圈根本無從下手。
所以,唐長老要把整個動力總成抬下來。
(接下來開啟多圖連播,文字說明在「每組圖」後面)
抬下發動機,不僅要拆掉螺絲銹死的排氣管,還要拆掉傳動軸。
唐長老在扎馬步,一旁學習的淘車顧問牛群笑得合不攏嘴。
拆掉發動機上的各種感測器插頭,各種管路接頭。
因為機艙擁擠,一個完整的手都塞不進去,過程相當艱難。
唐長老拆了整整一個晚上!才把這台「重型機炮」抬下來!
倉庫丁老師隨即就緒,逐一訂購配件。
從厚厚的油膩看,滲油不是一天半天了。
至於漏點,後來得知,是發動機上方的機濾底座滲漏,機油順著缸體一直流了下來,才有如此奇觀。
可惜唐長老手太快,沒拍到當時的慘狀,密封圈便換好,油漬也清洗干凈了。
機濾底座在「龜殼」(進氣歧管)下面。
氣門室蓋也有明顯滲漏。
開蓋,更換氣門室蓋墊!
氣門室蓋墊的點火線圈位置(氣門室蓋中間的小洞)的密封圈都「碎」成了一個一個的。
而新的,是連在一起的。
舊的捏起來發硬,發脆。
微距鏡頭下,可以明顯看到被機油「硬化」的痕跡。
而新的,Q彈爽滑!
洗干凈殼體,換上即可。
當然,抬一次發動機,工時不菲。縱使其他密封圈暫時沒漏,也快要壽終正寢了。
所以,我們要把能換的密封圈,統統換掉!
最耗時的,要屬水泵底下的機油散熱器密封圈。
換它需拆掉水泵,換掉水管。
水管是橡膠件,卡箍固定。年紀大了一拆一裝,難免漏水。
不僅是水泵上面的,所有拆過的橡膠管都要換掉。
還是那句話,抬一次發動機不容易啊。
機油散熱器密封圈,終見廬山真面目!
機油散熱器,鋁做的,中空,單手輕松拿起。
接下來我們換機腳。
全家福(缺一個前置機腳)。
動力總成底部6個,3對。1對變速箱機腳(最左),2對發動機機腳。
我用紅箭頭標出3個,另一面還有3個。
加上發動機側面,斷掉的前置機腳,一共7個。
兩個變速箱機腳之間有個「梁」,變速箱被掛起,機腳起到緩震作用。
變速箱機腳。
大號發動機機腳,插頭不知是感測器,還是電調阻尼。
反正,反正就高級!
新機腳上身,帥!
小號發動機機腳,藏在排氣管內側。
新舊大號發動機機腳對比,舊的矮了不少。
小號發動機機腳,舊的矮了半個手指。
表面布滿裂紋。
邊角也能塞進指甲,新的不能。
用我的小胳膊按壓,舊的硬得像石頭,新的Q彈。
變速箱機腳更誇張,直接斷掉了。
換新,定有質的飛躍。
目前,奧迪S8的發動機和車身已合體。
其他還在繼續維修中,截止發稿,維修項目如下(可能會有增加):
豪車修整,費用大頭本就是配件。又是蘭博基尼的發動機,配件價格自然不低,給大家個參考:氧感測器,一個1610元,這次換了4個,哈哈!
當然,也有省錢的玩法,比如用品牌件,拆車件代替原廠件;砍掉一些不影響性能發揮的項目等等。
但是,既然都入手蘭博基尼V10了。像C先生一樣,精益求精,修整出一台完美老車,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事兒。
最終費用嘛,還沒修完,就不給大家說了。
最後,感謝大家觀看。
希望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經典老車!
㈢ 顏值即正義!奧迪Q2L用車體驗在此淺談
??提車大半年了誇誇我的小車車??FIRSTLOOK??
年初去萬達看電影出來下了大雪一抬頭看到了同款藍色小夥伴還是廣東的車牌遠道而來呀雞凍的心冰凍的手拍了一張嘻嘻嘻希望認識更多Q2小夥伴呀???♀????♀????♀?ENDING???♀????♀????♀?
㈣ 盤點汽車圈的「五福車」:紅旗配「愛國」,誰會最「敬業」
一年一度的「集五福」活動即將開獎了,每逢這個時候,身邊的人見面打招呼都變成「給我一個XX福唄」,那畫面簡直不要太歡脫。可以說,這樣的集福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全民娛樂的方式了。
寫在最後
大家對於上面的搭配也不用太認真,如果你覺得有更好的車型可以對應得上的話,不妨在評論下方分享你的想法。還沒集齊的車友,趕緊「掃一掃」上面的「福」字,說不定就有你想要的好運氣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好看的外表,有趣的內核,Cayenne提車作業
在第十二個結婚紀念日當天下訂保時捷卡宴。對於所有愛車的人來說,車子不只是交通代步工具,車子還見證了家庭生活的不同階段,或許是單身的時光,或許是甜蜜的二人世界,又或是幸福的小家庭。車子忠實可靠的陪伴你,記錄下那些擁堵的車流,風雨交加的日子,還有暴風雪裡的陡坡泥濘,見證過無數你努力奮斗的歲月,以及那些無比旖旎、難以磨滅的旅途風光。不知道別的愛車之人怎麼看待車子,於我而言,車是可靠的兄弟,也像家人。加上之前的工作的關系,我想我應該算得上女人中真正愛車的漢子。先上一組現在家裡三輛車的全家福組合,中間是可愛靠譜的奧迪Q5大白,左邊是穩重低調的賓士大S,右邊是時尚內涵的月光藍卡宴,像極了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的樣子。
照片里的亮點是,車號帶有326,辦理掛牌手續的日子也是3月26號,是不是很講究?
㈥ 奧迪q5l可以加裝360全景攝像頭嗎
【太平洋汽車網】奧迪q5l可以加裝360全景攝像頭,360度全景影像系統通過安裝在車身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廣角攝像頭,把四個不同方向畫面在中控台的高清屏幕上顯示,影像解析度清晰明了,更好的觀看路面狀況,倒車影像帶軌跡輔助,消除駕駛盲區,更方便倒車泊車增強行車安全性。
全家福照片前攝像頭支架原廠高清攝像頭360模塊前攝像頭安裝位置替換帶360孔位的後視鏡殼後攝像頭安裝360調試360前景360度無盲區360全景有沒有必要安裝?現在人在車上,盲區又讓我們顧及不到,行人不管你車子怎麼走看到有縫就串,還有小區里小孩子也比較多小孩不知道危險到處亂跑,讓我們這些車主們心驚肉跳。
產品與原車系統的兼容性方面,原廠配件是車輛廠家在車輛設計研發階段同步正向設計研發,與車輛其他機械結構及各方面部件在設計初期就充分考慮到相互間的功能結構兼容性和穩定性,可以說有著最佳的兼容性和穩定性;而第三方品牌產品基本上都是在分析原廠功能結構及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利用自身硬體及技術條件進行的逆向研發,其研發的產品無論從研發技術,產品工藝等各方面與原廠均有較大差別,大多數還停留在模仿外形的階段,形成市場上常見的難以分辨的差不多現象,對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無法直接分辨真假仿冒產品,也無法保障產品加裝後對原車功能結構沒有不利影響。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㈦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奧迪Q2L和遠方的田野
現在的我,漂泊在鄭州。鄭州是個擁擠而又繁忙的城市,經常看不到藍天白雲,有著性格鮮明的四季,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總是來得令人措不及防。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留在鄭州工作,我嬉皮笑臉,因為我懶,懶得去適應別的城市,我更願意呆在自大學就跟我混了十年有餘的城市,繼續慵懶的活著。離開老家商丘古城,來到綠城鄭州,我不知道下一站會邁向哪裡,但是卻開始相信宿命,並接受和享受這安排。自大學畢業的時候計劃著一件件將要完成的心願,去感受蒼山洱海的浪漫,踏上西藏的朝聖之路,飛向象徵愛情約定的天涯海角,攀岩五嶽之巔;轉眼間,我不再是少年,可我的心願清單卻還沒啟程;沒有人攔著我,是我自己敗給了生活,看起來積極努力,熱愛工作;事實上,苦苦掙扎,渴望突破~為了讓自己不再忙忙碌碌,失去自我。2019年6月,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先買個車。也是機緣巧合,遇見了小2,第一眼並沒有一見鍾情,卻在四目相對中逐漸傾心,最終選擇了它,並帶它回家。
最後,放一張買了小二之後的旅行圖,終於踏上了我的心願之旅,來到了美麗的大理,看到了蒼山洱海,感受到了心心念念的悠閑時光,這次旅行讓我豁然開朗,這世界遠比想像的寬廣,聽說遠方很美,所以我不會怕天黑。那就向著月亮出發吧,即使不能到達,也能站在群星之中。
㈧ 拿著人家媽媽的奧迪A3去改低趴,來談談吧
先說說吧車主是我孩子的媽這個女人大一的時候就跟著我,辛苦了十幾年。我就奇怪了,怎麼我都變中年油膩大叔了,怎麼她還是那麼的漂亮[發呆][發呆][發呆]我估摸這吧,就因為她平時對我的各種好,這一拍腦袋啊,我就想著給她換個車吧。早幾天超跑GK5停在學校門口被人颳了,還沒噴漆,不是都說GK5不掉價嘛,就看看能賣多少錢吧,合適就換個新車給她。就這樣,我們開著超跑GK5去了奧迪4S店開始裝逼之旅。銷售小哥哥還挺熱情,帶著咱們又是試車又是介紹的,再把超跑GK5(買了一年七個月的自動天窗版,跑了7K公里,全車原版原漆無事故)打個價還有7W塊錢,直接就只置換了2019款的2.0運動版。這提車、上牌、日常使用,一切正常,日子也就這樣平凡的過著。直到2020年1月的某天,看了遛遛哥的一個視頻,他是直接把他的車改了一套國產的空氣懸掛,還挺好看。我這一估摸,不是有句老話嘛。就算做一條咸魚,也要做最鹹的那條。好像是這么說的[偷笑][偷笑][偷笑]說干就干,打了電話給我用了十二年的御用維修師,電話了一頓騷操作,總結了一下一些道聽途說的方案,訂貨,開干。廢話了這么多,下面各位就來看看我覺得還過得去的作品吧。小弟混跡汽車之家十二個年頭,頭一回發這么長的帖子,各位車友多多支持,不喜勿噴。謝謝![抱拳][抱拳][抱拳]
㈨ 為什麼網上有人說奧迪車不好
我是寶馬車主,買車時候就沒看上奧迪!就拿寶馬銷售的話說:買了奧迪的車主在換車基本都會選擇換寶馬賓士的車,而寶馬和賓士的車主 ,都會換同品牌或者更高檔的車!
奧迪現在沒啥優勢,A3銷量基本殘廢,A4L賣不過寶馬3系,A6L賣不過寶馬5系!Q5都好多年前的產品不改款沒啥優勢,Q7越改越丑!所以奧迪的產品哪裡是銷量最好的,眼瞎啊???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 汽車 也是如此,越是頂尖的產品,越會有人罵。因為只有罵最好的才能凸顯自己。
奧迪不止銷量好
其實奧迪不僅僅是銷量好,口碑也是最穩定的。因為奧迪最早進入中國,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最充分,產品保有量大,對待批次產品BUG能夠迅速反應。這都是銷量紅利造成的。也就是說,賣得越好的車,故障率越低。雖然德國車普遍都有小毛病,奧迪也不能倖免,但相對於賓士寶馬來說,奧迪質量最好。
被罵的不止奧迪
汽車 行業里被罵的最多的絕不是奧迪,大眾、豐田都是被罵的對象,無論切入點是什麼,反正能有機會抓住他們的小辮子,就會大罵特罵。因為他們的銷量全球銷量數一數二。
罵的越多銷量越好
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可以秒殺漢蘭達,那個可以秒殺途觀,看似都比他們強,但實際上是比不上人家才拿人家比,怎麼沒人聽說秒殺力帆520啊,因為那是真弱,秒殺他們沒意義。
這個其實也不算全負面影響,奧迪早期A6L的官車光環形象,已經在老一輩的百姓面前賺足了口碑,以至於在國內能夠與賓士寶馬齊名共享BBA榮譽,而且奧迪的車,都要比其他同級別的豪華品牌,所以這也給一部分人已經不足以買到寶馬賓士的車主,有了入門豪華級的享受,國人自古以來,講究門面,所以這也給很多人一種虛榮心,就像一台別克頂配君越,一台簡配奧迪A3,停在一起,不懂車的只認車標的人,都覺得開奧迪A3的一定比開君越的更有錢,說回來,沒有哪個 汽車 品牌一點污垢都沒有,所以這也給很多人一種僥幸心理,我買到的車,不一定就是壞的,再者,先前開過奧迪的,也有一部分成為了忠實的奧迪粉,所以,路上開的奧迪,自然就越來越多,誰不想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好的品牌
車企被黑實屬正常現象,尤其是奧迪這樣的大品牌,被黑真的是太正常不過了,畢竟樹大招風,同時存在「水軍」那麼強大的勢力。
其實奧迪被黑的程度真的不算高,和捷豹路虎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奧迪在國內的保有量那麼高,所以那樣的「唾沫」對比那樣的銷量數據,奧迪的負面聲音真的算不上什麼了。
奧迪在國內絕對稱得上是豪華品牌銷量榜上的頭牌,奧迪四個圈的標志雖說沒達到遍布大街小巷的程度,但也絕對是出鏡率極高。奧迪雖然沒有寶馬那炫技的操控、也比不上賓士那優質的豪華,但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奧迪除了打出那一手 科技 牌之外,在操控與舒適度方面也是達到了不錯的水平。
就像前段時間發布的奧迪A8車型,高端的無人駕駛技術,達到了超越同級別的LEVEL 3,這樣的成績可以就是對比賓士寶馬兩位大哥也是領先了一步。而旗下的其他產品也是異彩紛呈,奧迪A6一度戴上了官車的帽子雖然不太值得炫耀,但好歹是一種高知名度,新款A3、A4、A5年輕化的設計也是給年輕一代帶來了新的選擇。
不論是哪款車總會或多或少的有些小毛病,但是一些品牌的這些問題就容易被放大,而問題之所以被放大的原因,實在是因為保有量太大了,所以這個問題放在奧迪上同樣適用。
車企被黑屬正常,但是槽點卻輕易無法掩蓋它身上的光芒。
說奧迪好的,是你只有一台奧迪!等你擁有一台寶馬和一台奧迪以後,你就漸漸開始明白哪裡不好了。去寶馬保養,機油都是標準的,全國統一價。去了奧迪,進口國產機油給你選,一大推亂七八糟的忽悠。保養一個一萬一個建議7500。奧迪的售後也是見識了。這只是一個方面,對比的越多,你會發現問題越多!
我是四川成都的,其實奧迪寶馬都差不多,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誰也比誰好不到那裡去,要真換車也不可能從奧迪換成寶馬,怎麼也的是保時捷了!我奧迪Q5,開了三年了,也沒遇到你們說的燒機油,其他的問題更是沒遇到過。
下面是大合照,全家福
我一直就沒搞懂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黑奧迪。當初賓士寶馬看不上中國,都不願意來開發中國市場。奧迪就看好這一塊市場,跑到中國來發展,最後做的很好,當然也是因為中國市場,奧迪才活了過來。而且後期奧迪一直在做本土化工作,BBA中,採用小排量,加長這些都是從奧迪開始的。看到奧迪在中國混的風生水起的,賓士寶馬眼紅了,才想著這里有好多錢可以掙,之後才進入中國。這個時候竟然大家就覺得賓士寶馬比奧迪高一等了,我說這跪舔得要不要這么厲害,當初他們可是瞧不上你的,現在為了利益來巴結你,你還樂呵樂呵的呢,我們新華字典里把這種行為叫做賤。論品牌 歷史 ,奧迪也不比賓士寶馬差,特別是絕對不比寶馬差。論技術,奧迪的四驅,RS系列也是排的上號的。論價格,奧迪還是這三家裡最便宜的。這三家同一級別的車,綜合素質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個人喜好而已,不知道哪兒來那麼多噴子亂噴。雖然奧迪按照目前這個趨勢下去,如果不放點大招出來被寶馬趕超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每次看到評論里說什麼買奧迪都是買不起豪車強行裝逼的人,我只想對他說,你們買賓士AB,寶馬12的都是億萬富翁。
我曾經是大眾帕薩特1.8自吸和奧迪2.0t老A6L的車主,但現在早就換了。說實話,大眾和奧迪的機油損耗確實太高了,別的車都是一萬公里保養,不會報警。奧迪7500保養,經常都報警。帕薩特更不用說了,5000,機油燈准亮!一點不誇張,大眾車主很多都是後備箱備一桶機油,這也是4S店建議我的……
了解技術的人不會這樣單純的認為奧迪是在燒機油,去看看奧迪的壓縮比,個人認為一個產品缺陷最多隻佔20%,40%是人的原因,40%是修壞的,其實奧迪一直在做機械技術的最前沿,很多 科技 的東西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奧迪車上面,日本車說是可靠耐用是一直沒有什麼實質的創新技術,一個產品改良好幾十年肯定可靠,但是談不上 科技 ,總是把賣相做的很好,但是實質的東西一直沒有變,奧迪缸內直噴,分層燃燒就夠日本學好久了,關鍵是技術達不到。包括賓士和寶馬,賣點不一樣。你想去感覺 科技 最前沿的東西,可以選擇奧迪最新的東西,賓士的銷量提升是因為他的產品線問題,其實德國人做的車都很好,問題是國產後哪家企業最良心?之前2.4V6發動機是消耗機油大,但是不能說他技術不好,我們只能去說德國人拿我們國人當小白鼠了,但是最後德國人為此付出代價,那就是全部免費更換發動機總成。所以說縱觀一下,個人覺得奧迪車或是奧迪本身還是好的。
奧迪開過6萬公里就開始犯病了,寶馬10萬之內也要出問題,賓士稍好點。
拿車當玩具,德系美系。
拿車當工具,法系日系。
不得不提一下雷克薩斯,這個畜生根本就不壞啊:我韓國客戶的ES350,7年開了30萬公里,除了換油水輪胎,機關沒動過。我在韓國時給我開,還跟新的一樣。他自己又換了個LS460。
㈩ 改款Q7堪比換代,動力換芯標配7座,最豪華的全家福
繼奧迪A4L換新之後,家族重量級成員奧迪Q7也於近日推出大改款車型,售價68.98-86.68萬。車市尚未復甦,但奧迪已經開始挑動市場神經。
相對全新A4而言,「全新」一詞用在Q7身上顯然更加貼切,不僅外觀設計越發犀利,連動力總成也煥然一新,改動力度不亞於換代,以全新姿態繼續接戰老對手寶馬X5。
2019年Q7銷量不及X5,市場對Q7換代後的風格尚在觀望,且對X5的運動性能更加熱衷。2020款在運動方面繼續強化,保留老款車型犀利設計基礎上,視覺效果更加低趴,整體造型向轎跑姿態進化,官方稱為有RS系列味道。
此外,「燈廠」奧迪在燈光設計方面也有新手筆,頭燈與尾燈均採取全新的「分段式」設計,可選裝的HD矩陣式LED大燈帶激光大燈,整體燈光排布和設計更為精緻,燈腔內部構造也更加復雜。
雖然在造型上繼續向運動風格考慮,並進一步提升科技感,但在內部布局方面,Q7卻頗有團隊意識,全系標配7座,「全家福」意圖不言而喻,藉此與X5及GLE區隔開來。此外第三排座椅還支持自動放倒,電動折疊等功能。
與此同時,2020款Q7的內飾設計也向家族化設計語言「歸隊」,較上代車型,新款車型採用了受到好評的三屏設計,尤其中控雙屏提升了整體內飾科技感,在寶馬偏向運動豪華,賓士採用「連屏」設計之外,奧迪的科技風也漸漸自成一派。
不過本代Q7最大變化還是動力總成,舊款車型3.0T機械增壓發動機退出舞台,取而代之是3.0T+48V電氣系統的組合。峰值扭矩提升到500牛米,0-100公里加速僅為5.9秒;即便是入門級產品2.0T版本,加速成績也達到7.1秒。
在保留V6布局渾厚底氣基礎上,48V電氣系統不僅可在起步加速時助發動機一臂之力,更能兼具環節屬性,在剎車時充當動能回收儲備器,在55到160公里/小時的車速范圍內松開油門,全新奧迪Q7可在關停發動機的情況下慣性滑行40秒。該車理論油耗為9.3L/百公里左右。
同時作為一款SUV,2020款奧迪Q7也對越野表達了一定程度的沖動,全系標配全時四驅系統,並標配中央機械式限滑差速器,鎖止時可以40:60比例將動力傳送至前後軸,同時全時四驅系統在濕滑路面或低摩擦路面可提供額外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此外,新款Q7還配備了空氣懸掛,在3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自適應空氣懸架可以增加60毫米的離地間隙,加強車輛道路通過性,隨著速度增加,懸掛會自動降低車身高度,在車輛超過160公里時速時,車輛會比平時降低30毫米高度,進一步保證平穩的行駛狀態。
總結
大改款Q7用實用性和科技感來詮釋了對「豪華」的理解,如7座布局,更能增加公路行駛安全的四驅系統,以及全面翻新的內飾設計。未來在於賓士GLE和X5能否取得突破,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