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奧迪雙鑽四驅車能在水裡頭玩兒嗎
最多隻能在很淺的水灘里玩!但是得做防水處理,不然馬達,電池就是一次性的用品,這樣玩是很傷電池馬達的,
一休模型店 專賣四驅車手繞馬達,經濟實惠的四驅車馬達
② 玩轉四驅(23)奧迪四驅技術詳細講解
奧迪quattro 四驅系統歷史簡介 既然說的是SUV車型,那就一定要關注它們的核心部件,也就是四驅系統。我們對奧迪的 quattro 四驅系統並不陌生,因為它是第一家應用四驅裝置拉力賽並取得巨大成功的汽車製造商。在分析其四輪驅動系統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奧迪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的歷史。
「奧迪quattro和大眾4Motion的區別」
●奧迪品牌介紹
奧迪品牌由奧古斯特·霍奇於1909年7月16日創立。奧迪著名的四環標志代表了四個汽車品牌:奧迪、DKW、霍馳和漫遊者。四大品牌於1932年6月29日組成汽車聯合股份公司。
"奧格斯·霍奇"
1965年,二戰後在巴伐利亞重組的新汽車聯盟被大眾收購,隨後在1969年3月10日,新汽車聯盟與NSU汽車公司合並。新公司名為奧迪-NSU汽車聯盟有限公司,1985年,奧迪-NSU汽車聯盟有限公司的名稱簡稱簡化為AUDI AG。同年,該公司的總部遷至因格爾的斯泰瑟姆。奧迪有限公司現在是大眾汽車的子公司。
●奧迪四輪驅動技術歷史回顧
奧迪目前使用的四驅系統是大家熟悉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車上的logo是中國網的「quattro」,尾部是小壁虎的Logo。
quattro這個詞在義大利語中的意思是「四」,對於奧迪來說,還有其他的意思。1980年,奧迪開發了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並將其搭載在基於奧迪80底盤的雙門轎車上,該車也叫quattro。此外,奧迪還有一家名為quattro的子公司,專門從事高性能車的試驗和研發。因此,quattro不僅代表了奧迪的四輪驅動技術,也代表了一款車型和一家公司的名字。
「奧迪quattro賽車」
「奧迪quattro概念車」
奧迪quattro技術出現於1980年,至今經歷了六代技術演進。最早這項技術應用於汽車,採用的是開式中心差速器+前軸開式差速器+後輪軸開式差速器的結構。1987年,奧迪正式將標志性的托森中央差速器引入第二代quattro系統,並一直沿用至今。在此期間,quattro系統得到了不斷的研究和創新。
第三代quattro首次應用於自動變速箱車型。在第四代quattro系統中,首次應用了B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和EDL電子差速器系統。通常情況下,前後軸之間的扭矩分配比為50: 50,差速器在自動鎖止時可將高達80%的扭矩傳遞給前軸或後輪軸。第五代quattro與ESP系統相結合。
「奧迪Q7是Q系列的首款車型」
2021年,奧迪第六代quattro技術正式上市。Quattro的核心技術中央差速器升級為C型,行星齒輪結構的扭矩感應C型中央差速器更加精緻,自動鎖止功能響應時間更快。同年,搭載quattro全時四驅技術的奧迪Q7正式上市。這款動感十足的頂級豪華SUV標志著奧迪Q系列的誕生。
第六代quattro系統採用Toson C型中央差速器。它和上一代最大的區別是,正常情況下前後軸之間的扭矩分配比控制在40:60。當路況不理想時,系統可以自動調整到25:75或75:25。
由於前橋和後輪軸之間的開式差速器,當某個車輪因為失去對地面的抓地力而轉彎空時,四輪驅動系統中的電子差速器系統會通過ABS系統對打滑車輪施加制動力,從而避免打滑車輪失去更多動力,從而盡可能使兩個同軸車輪保持相同的轉速。
●關於托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我再次引用網路中的解釋:
Torsen這個名字來源於扭矩感應牽引,Torsen的核心是蝸輪蝸桿嚙合系統。從Torsen差速器的結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雙蝸輪蝸桿的結構。正是它們的相互嚙合互鎖和扭矩從蝸輪到蝸輪的單向傳遞,實現了差速器的鎖止功能,限制了滑動。正常曲線行駛時,前後差速器為傳統差速器,蝸輪不影響半軸輸出速度的差異。比如汽車左轉時,右輪比差速器快,而左輪慢,左右速度不同的蝸輪可以與同步嚙合齒輪緊密配合。此時,蝸輪沒有被鎖定,因為扭矩是從蝸輪傳遞到蝸輪的。當車輪一側打滑時,蝸輪蝸桿部件起作用,通過托森差速器或液壓多片離合器可以非常迅速地自動調整動力分配。
可能通過我們對每一代奧迪quattro系統的講解,我們都無法明確區分,所以我們做了下表,相信會幫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每一代四驅系統的區別。
●奧迪品牌四輪驅動車型在售
奧迪搭載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的品牌車型包括A4、A6、A8、TT、R8等轎車、跑車以及Q5、Q7等SUV車型。剛剛發布官方地圖的 奧迪Q3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也正式加入了奧迪的四驅車型。今天的文章主要針對SUV車型,所以其他車型暫時沒有提及,未來我們會推出四驅車文章。請保持冷靜。
除了經典的立式發動機和托爾森差速器之外,剛剛上市的奧迪TT和奧迪Q3都是採用卧式發動機平台和Haldex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的車型。這種結構雖然原則上是大眾4motion系統,但也叫quattro,因為它屬於奧迪品牌。
下面,我們將進入今天四驅的具體內容,介紹奧迪Q5和奧迪Q7的四驅系統以及它們在測試中的表現。
奧迪Q5四驅系統
●奧迪Q5車型介紹
此前,奧迪Q5在中國有進口和國產車型。動力配置方面,進口車型可選擇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和3.2L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的變速箱均採用當今先進的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輸出達到350N·m/1500-4200 rpm。3.2L V6發動機最大功率199kW,最大扭矩330N·m/3000-5000 rpm。相比之下,2.0T發動機在扭矩輸出方面表現更好,輸出速度范圍更廣。
「奧迪Q5有進口和國產兩款車型」
2011款國產奧迪Q5僅搭載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動力輸出方面與進口車型完全相同。關於變速箱,除了2.0T動力變速箱,其他車型都放棄了之前的雙離合變速箱,使用了8速Tiptronic變速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普通的「8AT」變速箱更耐用,能更好地承受扭矩壓力,最終奧迪Q5的四驅能力得到提升。通過下面的介紹,你會更加清楚這一點。
●奧迪quattro四輪驅動結構
奧迪Q5是基於托森差速鎖結構的全時四驅系統。傳統的開式差速器用於前軸和後軸之間,它們沒有鎖定能力。為了有效實現輪間限滑,奧迪Q5採用EDL電子差速系統實現。
奧迪Q5正常情況下,quattro系統會在行駛過程中根據路況自動調整前後軸的動力分配。在正常使用中,前軸與後輪軸的分配比為40: 60。在極限狀態下,前軸可以獲得高達65%的動力,後輪軸可以獲得高達85%的動力。
●奧迪Q5
價格:57.7 ~ 67.8萬元
進口奧迪Q5採用的是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所以車輪在一側打滑時,對打滑車輪的制動控制並不明顯,這也是避免離合器負荷過大現象的一種保護動作。在十字軸的測試過程中,車輪空的轉動造成了部分扭矩損失,但最終勉強通過測試,但整個過程不夠順利。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一汽奧迪-奧迪Q5
價格:37.98 ~ 56.77萬元
進口奧迪Q5在越野測試中失敗。廠家更換了一汽生產的2011款奧迪Q5的變速箱。這次使用的是ZF的8AT自動手動變速箱。其實還是傳統的液力變矩器結構,多擋設計使其傳動比更密集,換擋速度更快。
在四驅系統的結構上,與之前的奧迪Q5完全相同,更換了8速Tiptronic變速箱,廠家還宣稱新款奧迪Q5的車輪電子輔助制動更強。那麼能提高它的越野能力嗎?讓我們的測試告訴你!
本次測試並沒有沿用老款車型測試的斜坡和挖坑方法,而是採用了難度更大、更專業的四輪驅動性能測試設備,測試新款車型的脫困能力。在測試儀器的坡道上,將滑輪組分別放置在車輛的對角車輪位置。新奧迪Q5的左前輪和右後輪同時到達滑輪組的位置時,會出現短暫的打滑現象。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電子輔助剎車系統連接迅速且明顯,所以全新奧迪Q5在面對橫軸測試時能夠順利通過。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通過對比奧迪Q5配備的不同變速箱,可以看出它們在越野能力上有很大的差距。在之前搭載雙離合變速箱的奧迪Q5車型中,面對車輪的電子輔助制動時,發動機扭矩會持續輸出。此時離合器會打滑,會使自身過熱造成損壞,所以廠家弱化了車輪的電子輔助系統,這也是制約其解脫的根本原因。
2011款國產奧迪Q5車型上市時,奧迪改用了傳統變矩器結構的8AT變速箱。與精緻的雙離合變速箱相比,8AT更能經受折騰,因此電子輔助制動系統可以充分利用,提升越野性能。
更換變速箱後,奧迪Q5成功通過了十字軸的測試。與高科技的雙離合變速箱相比,成熟的產品不一定落後。兩個變速箱之間沒有更好更合適的。面對SUV車型,8AT變速箱能讓其發揮更好的越野性能,這才是最重要的。
奧迪Q7四驅系統
●奧迪-奧迪Q7
價格:81.50 ~ 131.1萬
奧迪Q7的四驅結構與Q5相同,是基於Tosson差速結構的全時四驅系統。正常情況下,中央差速器將以40:60的比例將動力傳遞給前後軸。遇到特殊路況時,前輪可按需分配15% ~ 65%的動力,後輪可分配85% ~ 35%的動力。
奧迪Q7裝配的可調空氣動懸架系統,尤其是對於前懸架較長的車輛,通過提升底盤來增加接近角,提高了車輛本身的通過性。不同的高度調整,既能保證奧迪Q7的高速性能,又能提高其通過能力。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奧迪的四驅系統沒有模式選擇,也沒有差速鎖按鈕,所以越野行駛時模式選擇沒有問題。司機只要把握好方向,控制好油門,就能輕松脫困,難度不大。這里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如果在越野過程中車輪打滑,不要慌,也不要松開油門,保持油門平穩,輔助制動系統啟動後就可以順利脫困。
Q7還有陡坡緩降功能,下坡時通過制動車輪,車速可控制在20km/h左右。當車速在20-60 km/h之間時,系統會根據車速和車身的穩定性來調節制動力,最大限度地保護車輛下坡時的行駛安全。
奧迪Q7是國內一款3.0L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00kW,扭矩400N·m,廠家還通過對發動機的不同調整,推出了最大功率245kW,最大扭矩440N·m的大功率車型。在變速箱方面,他們都使用穩定性更強的8AT變速箱。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普通AT變速箱的動力輸出比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傳遞更直接,這也提高了車輛本身的脫困能力。為了擁有更強的越野能力,奧迪Q7也選擇了使用普通的8AT變速箱。
●總結:
在奧迪Q7面向十字軸的測試中,打滑的車輪被電子輔助系統快速制動。通過時可以看到電子輔助系統迅速介入,制動力很強。但是奧迪Q7的四驅系統沒有低速四驅模式,這就意味著這款3.0T發動機在面對太惡劣的路況時,無法在低速提供更大的扭矩輸出,所以如果你想駕駛奧迪Q7挑戰極限,我勸你放棄這個想法!奧迪Q7的軸距已經超過了3m,配備的295/40 R20輪胎也不是為越野設計的。面對一些不好的道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困境。與專業越野車相比,它還是城市化了很多,它的四輪驅動系統更多的是提高高速的穩定性和轉彎的極限。
●編輯摘要:
通過以上文章,相信大家對奧迪Q5、Q7的四驅結構和性能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我們簡單總結一下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的優缺點。
優點: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可以在任何路況下合理快速地分配車輪之間的扭矩。Toson差速器純機械式,可靠性高。
缺點: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笨重,成本高。越野能力有限,駕駛員無法主動控制駕駛形態。
Quattro這個詞有太多的榮譽和歷史。不知道什麼時候quattro已經成為奧迪品牌的象徵,奧迪引以為豪的資本。這次我們介紹了奧迪的Q5和Q7 SUV車型。作為奧迪的兩款拳頭車,Q5和Q7已經被各種高科技配置武裝到了牙齒。奧迪將最能體現自身科技產品的quattro四驅系統帶入這兩款車是合理的。
在我看來,將quattro系統引入像Q5 Q7這樣「衣冠楚楚」、追求精緻精緻的車型,還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著名的quattro更適合他們,在日常駕駛中提供更高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在鋪裝路面上行駛時,Toson差速器以40:60的分配比將動力傳遞給前後軸。轉向後輪的動力輸出特性為車輛提供了更高的操控性能,尤其是在直線加速和彎道行駛時。另一方面,在未鋪裝路面的情況下,托森差速器可以及時、快速地在車輪之間均衡分配動力,從而增強車輛在未鋪裝路面上的脫困性。
部分車型參數配置
@2019
③ 奧迪雙鑽四驅車
呵呵,小時候是高手,你在齒輪的位置弄些潤滑油,盡量減輕上殼的重量,還有電池,用雙鑽的充電電池就會很好的發揮性能了。
④ 如何評價奧迪雙鑽的迷你四驅車
首先明確幾點
迷你四驅車是一種入門級競技模型(如有不服,請去打田宮老爺子的臉),迷你四驅車的賽事也是國家體委所承認認可的車模比賽。當然,非要當成電動玩具車來玩也不是不可以。
奧迪雙鑽並非山寨,更不是盜版,而是合法的田宮授權(還不服的請去論壇求真相),合作關系至少從1993年奧迪雙鑽創立起直到1998年結束。
奧迪雙鑽的四驅車確實存在過侵權,但那不是主要的。
迷你四驅(迷你四驅車、四驅車、軌道車),(日語:ミニ四駆;英語:Mini 4WD)是由日本田宮模型公司生產,非無線遙控的1/32比例可動賽車模型。迷你四驅使用兩枚AA型干電池及FA-130型電動機作四輪驅動,能於設有牆壁導航的賽道上進行比賽。
迷你四驅車誕生至今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比賽風格也已經基本定型,田宮的比賽稱為田宮例,也稱技術道,賽道中有馬鞍,跳台,好漢坡等設置,車輛需要爬上爬下跳來跳去,比賽中出現翻車,飛車,竄道,逆行一律取消成績。
這是田宮的場地:
奧迪雙鑽最初引進田宮的四驅車的時候,比賽風格也是和田宮一樣的。不過後來雙鑽逐漸走上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競速,簡單地說就是比快,但絕對不是電池和馬達的比拼。
⑤ 四驅如何使用
剛入手一台14年方門212,請哪位大師指教一下,軸頭鎖止上,不掛四驅可以正常行駛嗎?對什麼有損害嗎?平時軸頭沒有鎖上,可以掛高速四驅,或者低速四驅行駛嗎?軸頭沒鎖掛四驅時是四驅工作嗎? 軸頭離合的目的是斷開前面的半軸和輪子。如果越野多,可以不用裝軸頭離合,直接用原廠的死蓋子。如果公路多,軸頭離合就free,斷開前面的半軸,噪音會低很多。不斷開也可以,就是噪音大點。free的情況下,前半軸和輪子是斷開的,掛了四驅,也只是前傳動軸轉,前輪不會轉。 兩驅車分為前驅與後驅。一般的兩驅車都是後驅動,也就是後輪推著前輪跑。四驅的212就是可以把四輪變成驅動,這樣在險惡的道路上才能後輪推,前輪拽,以此達到順利通過的目的。早期的二蛋沒有安裝軸頭離合器,所以車子在行進的時候前差速齒輪也在轉動,這就把不必要的重量作用在了前軸、差速齒輪和傳動軸上,減少了這些零部件的壽命,同時帶來一些額外的振動、行駛阻力加大、轉向阻力沉重、燃油消耗增大。新的二蛋,是全輪驅動的越野汽車,為了使汽車能更好的適應好路、壞路的行駛條件,在前輪軸頭裝上軸頭離合器。在良好路面上行駛時,不需要前輪驅動,這時可使軸頭離合器分離,將前輪的軸頭離合擰到F(ree)位置。使前驅動橋內的各傳動零件不參加工作,讓前橋荷載最小。而使用四驅時,必須將前軸離合器處於結合狀態,將前輪的軸頭離合擰到L(ock)位置。如果處於分離狀態,前橋差速器就不能將動力傳遞給前輪,達不到四輪驅動的目的。現在的二蛋會有驅動檔把,列舉二蛋在不同路面行駛時的最佳選擇。2H:高速位置,兩後輪驅動。在市區或乾燥,堅硬,平坦的路面行駛。油耗低,機器磨損小。4H:高速位置,全四輪驅動。在淋濕、冰雪路面上行駛4L:低速位置,全四輪驅動。在陡坡、沙地、泥濘地或冰雪路面越野行駛 還記得學車時那種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嗎?這個安全距離沒有指標還記得學車時涉水和冰雪路面「要慢速通過」嗎?這個慢也沒有指標普通冰雪路面就是轎車都可以根據路面情況開到80(直行)你還是不明白二蛋,當你考慮冰雪路面多快有傷害時,其實不掛4驅都可以我一般掛四驅就是別的車不敢開或者我需要輕鬆通過才會4驅,大多數車友也是這么乾的。 一切從實際出發,掛四驅時是為了保證通過,不是追求高速,除了鍵盤俠考慮,車主一般不關注,我是不會這么因好奇而毀車的 @2019
⑥ 關於奧迪四驅車的一些知識,我有急用,內容嗎。就一些關於奧迪四驅車的就行了,比如它的原理,就是它為什
……是四環的奧迪還是雙鑽的奧迪?……
雙鑽的奧迪我拆過,裡面是一個電機作為主驅動,電機的輸出軸是直連後輪的,但是在軸上有一個傘狀齒輪,同時有一根與車的前後方向的軸,兩端套著傘狀齒輪,分別和後軸和前軸上的傘狀齒輪嚙合,這樣電機在驅動後輪的時候,部分動力通過後軸傘狀齒輪-傳動軸傘狀齒輪-傳動軸-傳動軸傘狀前齒輪-前軸傘狀齒輪傳輸到前軸,前軸即可獲得動力從而驅動前輪轉動。
至於四個圈的奧迪——沒錯,四驅系統就是奧迪最早創造的,並且藉此在WRC上面終於擊敗了稱霸十年之久的Lancia。
其基本原理與雙鑽的那個一樣,不過有幾點不同。
第一,Audi的引擎一般是前置,而奧迪的話……在後軸上,算是後置引擎……所以他的動力分配是從前向後分配的。
第二,Audi的動力配備要遠遠比小玩具復雜得多,首先一點就是它的動力輸出不是從引擎直接出來的,而要走變速箱,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Audi是可以自主拐彎的。Auldey則是藉助外力轉向(那個叫導向輪吧……)並且由於車體輕,對輪胎的影響並不大,所以並不需要Audi上面裝備的一樣重要的東西——差速器。差速器就是在轉彎的時候將左右兩邊的輪子上分配不同的轉速和動力,這樣讓兩邊的輪胎轉速不同,有利於轉彎,否則肯定會有一邊輪胎打滑。
第三,主軸結構。小車上面用一根剛性軸就行了,但是對於Audi而言,傳動主軸必須要使用兩端萬向節形式的萬向軸。
⑦ 奧迪雙鑽四驅車怎麼樣
大約90年前,奧迪早期的四輪驅動質量很好。當時奧迪也用了田口的模具,生產出來的四驅質量真的沒得說,主要是「四驅小子」系列。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田口不再授權奧迪使用自己的模具,奧迪開始使用自己的模具生產四驅車。這時候質量還是差!特種兵系列
奧迪雙鑽四驅車怎麼樣
大約90年前,奧迪早期的四輪驅動質量很好。當時奧迪也用了田口的模具,生產出來的四驅質量真的沒得說,主要是「四驅小子」系列。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田口不再授權奧迪使用自己的模具,奧迪開始使用自己的模具生產四驅車。這時候質量還是差!特種兵系列有初版和後期再版也不錯。隨後奧迪雙鑽石四驅開始進入巔峰時期。在此期間,我猜是因為版權原因,奧迪停止生產特種兵系列四驅,開始生產自研的「夢之隊」系列。雖然是自主研發的,但我們還是能看到它原型的影子。比如著名的「異形」原型就是天宮的「Z-9紅色光速」,小白龍原型就是「旋風沖鋒」而且加上更多新的4x4配件,夢之隊系列真的火了!後來奧迪雙鑽想「錦上添花」,先後推出了「野隊」(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就原諒我的惡)和「星隊」系列。但是它的「個性」造型確實讓四驅玩家難以接受,這個系列的銷量也並不理想。至此,奧迪雙鑽4x4的沒落已經顯現。隨後,奧迪雙鑽公司被慘無人道地重組為「奧菲動畫」。此時我們心中的「奧迪雙鑽,我的伴侶」可以說是真的離開了我們。隨後,「奧菲動漫」推出了全新的四驅系列「展龍四驅」,並推出了同名漫畫《展龍四驅》。個人覺得劇情和車模都是垃圾,整個動畫似乎只是為了宣傳其產品而製作的。後來當地電視台開始播出日本動畫片《四驅兄弟》,掀起了四驅熱潮,各種品牌的「四驅兄弟」系列四驅車開始出現在市場上。很多四驅玩家驚訝地發現,奧迪Double Diamond居然生產了這個系列的產品,而且價格非常低。買的開心,打開盒子,發現質量再也比不上以前的奧迪雙鑽了。仔細看盒子,奧迪雙鑽醒目LOGO下有一行小字。。。。。「授權使用帶補償商標」,廠家其實是奧達。至此,徹底砸了奧迪雙鑽4x4的牌子!此後,除了EVA版的《異形與附魔》、《火之鳳凰》和限量版的《火》之外,奧迪雙鑽再也沒有生產出像樣的4x4。相比之下,田口的四驅則是幾十年如一日,不僅四驅,田口的其他車型也是業內數一數二。(雖然我也討厭日本鬼子,但不得不接受別人的「匠氣」比我們強很多。)綜上所述,如果樓主想入坑,可以選擇購買田宮的4x4。如果非要買奧迪,可以選擇買早期的「特種兵」和「夢之隊」系列,但價格可能會稍微高一些。其他品牌,宇星王默(注意,還有兩個叫王默,一個叫巨星王默,巨星王默質量一般,和奧達差不多。另一個是台灣省的艾王,不過好像艾王從來沒有生產過4x4,但是它的馬達很牛逼。練手也是不錯的選擇。
奧迪四驅quattro優缺點有哪些
quattro這個詞在義大利語中是「四」的意思。1980年,奧迪開發了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並將其搭載在基於奧迪80底盤的雙門轎車上,該車也叫Quattro。此外,奧迪還有一家名為quattro的子公司,專門從事高性能車的試驗和研發。那麼奧迪quattro有哪些優缺點呢?
quattro的出現意味著四輪驅動系統最早出現在汽車上,最早誕生於1980年,至今已經發展了37年。從最早的鎖止 差速器 到托森差速器,再到現在的冠齒輪差速器,傳承了七代的quattro,被業界稱為全時四驅大師。
Quattro是唯一沒有電子干擾的全時四驅純機械限滑差速器。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奧迪quattro也分為帶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和不帶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奧迪Quattro的特點是穩定舒適,還有一定的越野型,相當於全能選手。
quattro使用十四年後,第四代Quattro首次增加了「EDL電子差速系統」的功能。當一個車輪打滑時,「電子差速系統」可以利用液壓控制單元對打滑的車輪進行制動,有效增強另一個車輪的驅動力,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電子限滑系統」。
體育場製造了奧迪quattro系統:一方面,對系統的可靠性進行了測試和論證;另一方面,quattro系統的出色性能也通過出色的成績得到了證明。由於Quattro和Traction的順利應用,奧迪的車型在冰天雪地、碎石滿地的路況下性能更加穩定充足,站在了汽車四驅系統的前列。
可以說,奧迪在車內安裝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是對汽車行業的革命性貢獻。加上四輪驅動系統,汽車可以輕松應對打滑,空轉彎和側滑!所以,奧迪的四驅系統之所以強大,與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更新迭代息息相關!奧迪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天生的冠軍和成功! 奧迪雙鑽四驅車怎麼樣 奧迪四驅quattro優缺點有哪些 @2019
⑧ 關於奧迪雙鑽四驅車改裝,急
1,減小車子的重量。增大車子的擾流的干擾性。
2.輪胎盡量用扁平胎。降低重心,減小車子在運動中的線速度。增大它的穩定性。
3,不換馬達的話,就 換齒輪比大的齒輪,也能 較好的提高車速
4,龍頭換較大的導輪。
⑨ 奧迪雙鑽四驅車
車輪要「輪中輪」的!(就是輪子裡面還有齒輪!你應該知道吧!)輪胎按環境換!馬達要裡面是超導體的(你現在還沒學物理吧...)要「光速」吧,裡面放的是銀絲!龍頭要那種發白的硬塑料做的那種吧(忘了是什麼了)鳳尾跟龍頭是配套的!(我說的是便宜的那種,我認為不必要裝龍頭鳳尾,會減速的!底盤好就不裝了)底盤一定要好,要不然容易壞,要防彈地盤吧!(超耐摔,我就有一個,至今還沒壞,但是裡面的馬達套壞了!配件不好配)!
像風暴、光速這樣的馬達確實不錯,不過我的馬達是自己改的,豹王馬達外殼+發燒級馬達軸芯,軸心我照迷你天地纏了一種「單線雙繞跳線繞法」,扭力和轉速都不錯。不過一般還是喜歡用風暴,可惜風暴有一次丟了…… 龍頭鳳尾什麼的嘛……建議用玻璃鋼或者纖維的,上閃電飛龍環需要讓車子輕起來,不要用那些接地的東西,沒什麼用的…… 像LS說的,滾珠軸承很重要。除了六角軸的,建議用滾珠軸承的導向輪。我記得以前有個「風火導輪」蠻不錯,外面一圈是「賽鋼」的材料。我用的是小的那款。還有一款是全金屬的,我比較推崇那個,但是沒買。 車輪我覺得不用下太大功夫,原廠的輪胎就不錯,塑膠的比較輕,橡膠胎抓地也不錯,我換了鋁合金的那個很窄的輪胎以後覺得也沒什麼變化。 關於馬達我要提醒你一定要裝磁鋼!物理學上也說過增加磁感應強度可以提高轉速的。我買了一個超薄的稀土硼鐵的,蠻不錯。導電片也最好用鍍金的或者鍍銀的(只是那麼說吧,要是真鍍金鍍銀還了得,得賣多少錢啊!) 潤滑油,最好用牙簽一個齒一個齒的抹,有點耐心哦!我一直都這么弄,效果不錯的。 如果只是普通比賽,沒有車檢,我可以告訴你一個非常無敵的改裝: 先把底盤的前面,就是類似F1的那個T型的橫著的部分剪掉,留下一小部分,然後在上面裝一個接地的東西(MS是叫蛙腳吧),中間夾一個滾珠軸承導輪接地,要是覺得不結實可以用膠粘一下,最後把前輪去了。最後的效果就是一個「三輪車」。鳳尾一定要用雙層導向輪,否則容易過彎時候飛出去…… 這個改裝方案是我一個朋友的,速度有大幅度的提升,缺點就是難看……而我比較追求華麗,所以沒那麼改…… 最後提醒你一點,改裝馬達要小心! 呵呵……說了這么多,其實我已經有幾年不玩四驅車了……已經是高二的學生嘍! 不過一提這些還是覺得很開心,過去我媽媽很支持我玩的,而且給了我很多現金資助啊……呵呵!
⑩ 四驅車如何正確操作
四驅車正確操作要學會預見性減速停車;行進中不要換入低速四驅擋;轉彎不能太快。以下是具體介紹:1、學會預見性減速停車:由於四輪驅動能非常有效地保持附著力使車前進也會使駕駛者很容易忘記路面的濕滑。有預見性地減速或停車有充裕的時間讓剎車發揮作用。正確應用剎車技術:降擋利用發動機牽制力使車減速連續踩剎車而不讓車輪抱死或側滑。四輪驅動能幫助安全地駕車爬上易打滑的山坡但在下山時並不比無四驅時更安全在打滑的路面上減速有沒有四驅不會有分別。2、行進中不要換入低速四驅擋:如果在行進中換入低速四驅擋會嚴重損壞分動箱正確的做法是換入低速四驅前要將車完全停住多數四驅車在將分動箱換為低速四驅時要求踏下離合器或將變速器置於空擋或停車擋。3、轉彎不能太快:要記住四驅車的重心要比兩輪驅動車輛高特別是那些用較大輪胎或裝舉升器升高車架以提高通過性的車更是如此。在彎道和急彎中行駛中四驅車更容易發生側滑甚至側翻。四驅車並非轎車不適合快速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