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2款奧迪a7駕駛模式選擇在哪
2012款奧迪a7駕駛模式選擇在中控屏幕下方的空調控制區域下方。2012款奧迪a7奧迪A7提供了節能、舒適、自動、動態四種駕駛模式。駕駛模式選擇在中控屏幕下方的空調控制區域下方,空調區域下方區域,分別為駕駛模式選擇、車身穩定系統、前風擋除霧、雙閃、後風擋除霧、駐車雷達/影像、駕駛輔助系統設置、音量調節。所以2012款奧迪a7駕駛模式選擇在中控屏幕下方的空調控制區域下方。
Ⅱ 奧迪A7使用說明書
1、首先是空調區域下方區域,分別為駕駛模式選擇、車身穩定系統、前風擋除霧、雙閃、後風擋除霧、駐車雷達/影像、駕駛輔助系統設置、音量調節。
2、主駕前方設有燈光控制區,大燈採用觸控式開啟,帶有自動大燈,此外,還控制後霧燈、示寬燈等。
3、前排主副駕座椅均設有坐墊/靠背等多向電動調節,並且還帶有四向電動腰托。
4、在內後視鏡上方為天窗以及車燈燈光控制區,能夠開啟全車閱讀燈、室內迎賓燈、天窗,還有緊急呼救與保養提醒的功能。
5、奧迪A7配備了四門車窗一鍵升降功能,門板設有電動折疊、外後視鏡調節/加熱、車窗控制、後門兒童鎖等功能按鍵。
Ⅲ 現實生活中奧迪a7真的可以自動泊車嗎
個人覺得你應該是看過那個宣傳視頻了,在國外是可以實現的因為滿大街都是免費無鎖的WIFI,但是國內現在還不能實現,目前這種半自動駕駛只能通過WIFI進行實現,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Ⅳ 奧迪A7詳細配置以及HUD功能介紹
奧迪A7詳細配置:
1、外觀方面
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整體感覺更為凌厲。作為一款中大型轎跑車,車頭整體感覺更加扁平,大尺寸的六邊形格柵更具氣勢。同時還可選裝S-Line套件,對前杠、進氣口、擴散器等部位進行升級。
2、尾部造型
是全新A7的一大亮點,貫穿式LED尾燈點亮效果非常炫酷。並在尾部配有隱藏式擾流板,高速時會自動升起。
3、內飾方面
採用了家族式設計,幾乎與A8保持一致,上下兩塊大屏取代了舊款上面的一系列按鍵,視覺效果和科技感的體現都非常棒。
4、動力方面
有與A8L相同的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50kW,最大扭矩500Nm,並且還配備了48V輕混系統,匹配一台7速雙離合變速箱,四輪驅動,官方給出的0-100加速時間為5.3秒。
5、配置
真皮車門內飾、手動可調方向盤、行車自動落鎖裝置、胎壓監測(主動式)、上坡輔助以及剎車輔助等都是全系標配。像可加熱後排座椅、前/後排座椅按摩、鋼琴烤漆內部裝飾以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這些都是新款A7新增的配置。
並且新款A7的擁有ACC自適應巡航、HUD抬頭數字顯示等有科技含量的配置,可以選裝夜視系統、全景攝像頭,自動泊車等,使得整車的舒適性和科技感都充分符合奧迪的檔次。
HUD功能:
HUD這項配置,把源於戰斗機的超前科技賦予到汽車上,當視野受限於前方時,這套系統可以把時速信息、導航路徑、碰撞危險警告等信息隨時投射在你眼前。這個功能不僅彰顯了科技基因,更讓司機時刻保持駕駛的專注,體現了安全性。
Ⅳ 國內 奧迪a7 有自動泊車入庫嗎
A7全系沒有標配自動泊車入庫系統,我的A7是2013款50TFSI也不例外,一定要選裝才可以。
Ⅵ 奧迪a7可以升級自動泊車嗎
奧迪a7不可以升級自動泊車。根據查詢相關資料得知,汽車的功能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是固定了不能夠再更改的,因此如果需要升級汽車功能需要返廠加裝汽車自動泊車系統,自動升級是做不到的。
Ⅶ 奧迪A7倒車鏡開遙控打開怎麼設置
設置方法:
首先,需要啟動車輛並在Audia7顯示屏上打開菜單選項,然後在其中選擇車輛選項。在汽車顯示屏的車輛界面中,單擊車輛設置選項。然後,在車輛顯示屏的車輛設置界面上單擊中央門鎖選項。最後,單擊並縮回中央門鎖選項中的後視鏡以完成設置。
奧迪A7新款A7造型採用全新包圍造型,前大燈也換裝了奧迪全新家族化設計,並引入了LED光源。新A7融合更多動感細節設計,在現款車身線條基礎上搭配全新設計的燈組和進氣格柵,讓人無法拒絕。
Ⅷ 奧迪自動泊車怎麼用
【太平洋汽車網】車輛前方有車位的時候,橫向縱向都可,立即按下自動泊車鍵,並且把速度控制在20KM/H以下,靠近相應方向的障礙車輛(1.5米以內),讓側面的感應器掃描出准備停入的位置,要讓車輛超過空位,保持直行。
直到儀表顯示屏出現一個"R"和曲線時就可以掛入倒檔,控制速度了,一定注意儀表顯示屏的提示。
因為有時候會示意往前開,(如果停車位在左邊,需要打左轉向才能感應,其他步驟不變)。註:自己的車輛一定要在您准備停的車位之前按下自動泊車鍵。
自動泊車是指汽車自動泊車入位不需要人工控制。汽車製造商之所以開發能夠自動泊車的汽車,是意識到消費者的需求。自動泊車能夠幫助駕駛員自動停車。
自動泊車技術有助於解決人口密集城區的一些停車和交通問題,駕駛者不用再擔心因技術不過關而泊不好車。自動泊車技術可以將汽車停放在較小的空間內,這些空間比大多數駕駛員能自己停車的空間小得多,這就使得車主能更容易地找到停車位,同時相同數量的汽車佔用的空間也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