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世界年度車第一輪投票結束,青主最看好這7款
"2020世界年度車"評選日前已經結束了第一輪投票,此輪投票將決定全部入圍車型中哪10款能晉級下一輪。
除了"世界年度車WorldCaroftheYear"大獎,本年度還設有另外四個車型獎,分別是:
世界年度豪華車WorldLuxuryCar——
入圍車型:寶馬X5、寶馬X7、寶馬Z4、凱迪拉克CT5、凱迪拉克XT6、賓士EQC、賓士GLE、賓士GLS、保時捷911、保時捷Taycan、豐田GRSupra;
世界年度性能車WorldPerformanceCar——
入圍車型:AlpineA110S、奧迪RS6Avant、奧迪RS7Sportback、奧迪S8、奧迪SQ8、寶馬M8、寶馬Z4、賓士AMGA35/45、賓士AMGCLA35/45、保時捷718Spyder/CaymanGT4、保時捷911、保時捷Taycan、豐田GRSupra;
世界年度都市車WorldUrbanCar——
入圍車型:現代Venue、起亞SoulEV、MiniCooperSEElectric、歐寶/沃豪Corsa、標致208、雷諾Clio、雷諾ZoeR135、大眾T-Cross;
世界年度汽車設計WorldCarDesignoftheYear——
入圍車型:入圍世界年度車的全部車型。
另外,本年度還首次增加了"世界汽車年度人物"的獎項,由各評委自由提名。
各獎項"三強"名單將於3月初日內瓦車展揭曉。
文|青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投票的投是什麼意思
投:投入
投票:選舉或表決時,把表示自己意向的票投入票箱。選舉或表決議案的一種方式。
Ⅲ 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的歷屆回顧
基本信息
啟動時間:2010年6月6日
合作單位: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
旅遊衛視
評審團主席:靳尚誼
評審團構成:兩岸三地近百位藝術與設計巨匠和社會各界頂尖精英
獎項設置
30年成就獎:向30年中國當代藝術的最高成就致敬
年度貢獻獎:表彰中國當代藝術領域最傑出的創新成就者
年度設計大獎:表彰中國當代設計領域最傑出的創新成就者
年度新銳獎:鼓勵中國最具潛力和創新精神的藝術新銳
年度設計新銳獎:鼓勵中國最具潛力和創新精神的設計新銳
首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亮點
《藝文中國》系列節目
第一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啟動後,在近一年的時間中,主辦三方與各領域的傑出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共同傾力推出了52期《藝文中國》電視專題節目,通過對中國當代視覺藝術、建築、設計、音樂、舞蹈等領域的知名人物進行訪談,深度回顧30年來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的發展與變遷。
頒獎盛典
2011年3月17日,第一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頒獎盛典在北京751 D-park時尚創意廣場隆重舉行。包括藝術界泰斗靳尚誼、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等在內的數十位傑出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設計師,以及包括國際著名影星張曼玉、著名企業家馮侖、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在內的近百位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加了當晚的活動。為了深度展現奧迪品牌與中國當代藝術和設計的緊密合作,頒獎典禮舉辦場地79罐被披上富有科技感的鏡面不銹鋼外衣,化身為一朵祥雲,成為一件獨特的公共建築裝置。場地內安放著主題為「空間」的裝置藝術品,以全新奧迪A8L的ASF奧迪空間框架結構為創作主體,營造出一種漂浮在空中的藝術效果。全新奧迪A8L也為出席當晚頒獎典禮的嘉賓提供了貴賓用車服務。
獲獎者簡介:
徐冰:30年成就獎
徐冰:是中國當代最早蜚聲海外且至今仍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成名作《天書》系列以圖象性、符號性等議題深刻探討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思維方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國後陸續創作《新英文書法》《鬼打牆》《地書》等,均對國際藝壇產生巨大震動。1998年他榮膺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2007年獲美國版畫藝術終身成就獎。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邀請,做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現為獨立藝術家,生活工作於紐約。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布朗士美術館、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捷克國家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曾被邀請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芬蘭、義大利、德國、韓國等國的重要聯展。
譚盾:年度貢獻獎
譚盾是著名音樂家、作曲家和指揮家,中國先鋒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1999年,譚盾創作的歌劇《馬可·波羅》贏得格萊美最佳作曲獎。2001年,他為電影《卧虎藏龍》的作曲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日本實驗音樂大師武滿徹這樣評價他:「他集東西方的精髓於一體,創作了一個獨特的聲音世界。」
劉家琨:年度設計大獎
1995年,劉家琨為畫家何多苓設計工作室,成為他「藝術家工作室」系列中的代表作。劉家琨設計的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運用了卵石、青石等本地資源,在2006年獲得了美國《商業周刊》和《建築實錄》聯合頒發的「最佳公用建築」獎
。
寧浩:年度新銳獎
寧浩早期曾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他於2006年拍攝的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曾在兩岸三地引起轟動,並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多個獎項。更憑借2009年上映的電影《瘋狂的賽車》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為中國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之一,是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
劉治治:年度設計新銳獎
中國著名新生代創作人,劉治治的作品主要建立在視覺研究之上,曾獲日本「Rong」平面設計競賽最高獎等眾多獎項,也曾受邀參加包括2005年和2007年「大聲展」等國內外眾多平面設計展覽,並擔任2008年「東西兩塊-德國設計師邀請展」的策展人。
《藝術與設計大獎》部分藝術家陣容
張曉剛: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在北京。多次參加國內外的藝術展覽,作品被國內外多家美術館、畫廊、以及私人收藏。他的作品是當代藝術所蘊世故的中國情境的最佳體現。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他運用近現代中國流行藝術的風格表現革命時代的臉譜化肖像,傳達出具有時代意義的集體心理記憶與情緒。這種對社會、集體以及家庭、血緣的典型呈現和模擬是一種再演繹,是從藝術、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發的,因而具有強烈的當代意義。曾於1997年榮獲英國coutts國際藝術基金會所頒發的亞洲當代藝術家。
崔健: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成名曲為1986年的《一無所有》。
張洹:1965年出生的張洹是中國最傑出的行為藝術藝術家之一。他在家鄉河南學習油畫,也曾教過藝術史,此後轉向行為藝術這種更直接地與現實世界互動的方式。他的身體成為他的表達手段和藝術語言。
米丘: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職業藝術家,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形成了米丘獨特的空間概念,他在上海成立的工作室進行了30多項藝術交流項目,而將繪畫、雕塑、建築、多媒體融於一體的願望2000藝術計劃則被稱為創
造深圳新文化的開始。願望2000藝術計劃於2000年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
他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羽翼成為了他個人的藝術形象。 基本信息
啟動時間:2012年11月5日
頒獎時間:2013年5月9日20:00-22:00
頒獎地點: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
網路論壇時間:2013年5月9日14:00-15:30
網路論壇地點:Audi City Beijing
大獎主題:「融匯東西的未來創造」
協辦單位: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是由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創立的一座公益目的綜合性藝術中心,UCCA通過廣泛的藝術和文化項目持續推動本土藝術環境的發展與國際交流,展現當下藝術、設計等領域中的先鋒力量。
紐約中國中心(CCNY)是首個中美高端經貿文化平台,位於9/11遺址重建的世貿大廈一號樓內。中國中心集合全球頂尖創意、設計、藝術力量,融合國際商貿、頂級文化藝術、高端生活方式於一身,將在國際政經和文化交流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主席團主席:靳尚誼
主席團成員:第一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獲獎者代表、國際知名藝術家與設計師、權威媒體代表、大獎主辦方代表、協辦方代表等共9人
評審團構成:
專業評審團-兩岸三地近百位藝術與設計專家及核心專業媒體主編
媒體評審團-國內外近30家知名藝術與設計專業媒體
公眾評審團-關注當代中國藝術與設計發展的社會公眾
獎項設置
傑出成就獎:長期獲得代表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最高水準的國際認可
年度藝術大獎:2011-2012年度代表中國當代藝術最高水平的成就
年度設計大獎:2011-2012年度代表中國當代設計最高水平的成就
年度藝術新銳獎:2011-2012年度最具潛力的創新藝術表現
年度設計新銳獎:2011-2012年度最具潛力的創新設計表現
核心候選人名單
傑出成就獎:蔡國強、崔健、顧德新、劉小東、張永和
年度藝術大獎:沈偉、宋冬、汪建偉、向京、張曉剛
年度設計大獎:陳幼堅、都市實踐、馬岩松、如恩設計研究室、朱錇
年度藝術新銳獎:胡曉媛、梁遠葦、馬秋莎、鳥頭、王光樂
年度設計新銳獎:多相工作室、廣煜、Masha Ma、張馳、Xander Zhou
評審規則
1.所有獎項均由專業評審團(權重50%)、媒體評審團(權重30%)、公眾評審團(權重20%)三方投票產生。
2.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採用在線投票方式。
3.每個獎項得分最高的候選人為獲獎者,如同一獎項得分最高的候選人超過一名,則評審團成員需要分別闡述評選原因,由大獎主席團進行最終裁定。
評審流程
2012年12月,候選人確定。大獎籌委會審定大獎候選人名單。
2013年01-02月,評選核心候選人。專業評審團從每個獎項30位候選人名單中評選出每個獎項5名核心候選人。
2013年03-04月,專業評審團投票(權重50%)。專業評審團在線對核心候選人進行投票,從每個獎項5名核心候選人中選出3名並標注名次,根據名次先後,其占總統計權重依次為30%,15%和5%。
2013年03-04月,媒體評審團投票(權重30%)。媒體評審團在線對核心候選人進行投票,從每個獎項5名核心候選人中選出1名。
2013年03-04月,公眾評審團投票(權重20%)。公眾評審團在線對核心候選人進行投票,從每個獎項5名核心候選人中選出1名。
2013年04月,統計加權。大獎籌委會對三方投票統計加權後確定獲獎人。
2013年04月,大獎主席團對獲獎人進行復議,最終確定大獎獲獎者。
2013年05月,頒獎盛典。公布獲獎者名單。
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亮點
與北京國際設計周合作
北京國際設計周創立於2009年,由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部門聯合主辦,立足於「創新國家、世界城市、設計之都」三個定位。每年於國慶「黃金周」舉辦的設計周匯聚了國際頂尖的設計作品,為中國創意設計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012年,一汽-大眾奧迪作為本屆設計周的官方合作夥伴及唯一指定貴賓用車,在設計周期間不僅為所有蒞臨設計周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全新一代奧迪A6L貴賓用車服務,還聯手藝術家費俊、李心路展示了融合奧迪A7 Sportback完美設計和奧迪connect先進技術的「奧迪互聯城市」作品,成為本屆設計周上最引人矚目的亮點。
以網路論壇形式啟動大獎
2012年11月5日晚8點,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史無前例地採用純互聯網發布的創新形式,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盛大啟動。本屆大獎啟動儀式通過網路視頻、網路社區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藝術家、設計師、行業精英與廣大公眾之間的深度對話。當晚,超過20萬網友通過在線觀看的方式關注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近5千名新浪微博用戶參與了本次大獎啟動儀式「分享奧迪藝術瞬間」的活動,新浪微博發表、轉發數超過4千次。此外,更有超過1萬名在線網友通過大獎官方網站和新浪微博與現場嘉賓積極互動,通過網路形成了一個規模盛大的思想交流論壇。紐約中國中心藝術總監翁菱、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著名當代藝術家汪建偉、著名建築設計師朱錇、著名企業家馮侖、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公關總監盧敏捷與在線觀眾圍繞「融匯東西的未來創造」這一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共同探討推動「中國創造」的現實與未來路徑。
公眾參與評選
3月26日,以「融匯東西的未來創造」為主題的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公眾評選正式啟動。秉承面向未來的「傳承·創新·引領」理念,共設立「傑出成就獎」、「年度藝術大獎」、「年度設計大獎」、「年度藝術新銳獎」和「年度設計新銳獎」五大獎項。25位核心候選人以各具特色的藝術與設計語言描繪中國人的時代記憶、揭示未來中國文化的潮流走向。 年度設計新銳獎:Masha Ma
2000年,MASHA MA前往英國留學,相繼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得女裝設計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成為最近五年第一個進入在倫敦時裝周舉行的聖馬丁時裝設計碩士課程畢業媒體秀的中國(大陸)學生。她的碩士學位畢業作品吸引了眾多國際媒體的關注,與諸多國際設計獵頭公司如INDESIGN、INBETWEEN、SMITH & PYE簽約,作品被倫敦著名設計師多品牌精選店B STORE直接購入。
年度藝術新銳獎:梁遠葦
梁遠葦,1977年生於西安,199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她的攝影、繪畫等作品關注的是每日生活里語言符號學意義上的美好與壓抑的聯結點。作為N12的成員之一。還在學生時代的梁遠葦即開始舉辦展覽並且吸引了國際范圍的關注。她的大部分作品關注的主題是私密性、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個體自身的感受及其所帶來的感動。顯然藝術家認為正是這些感動,填滿了內心與日常生活的空白空間。
年度跨界推動獎:馮侖
馮侖.生於1959年,是文革後第二屆正式大學生。20歲的時候,馮侖成為中共的一員,接受過正統教育,自然深諳正統意識形態及其語言方式。自1991年開始,領導並參與了萬通集團的全過程創建及發展工作。1993年,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策劃並領導了對陝西省證券公司、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東北一間上市公司等企業的收購及重組。
馮侖於2009年12月8日晚在哥本哈根「中國商界氣候變化國際論壇」上闡述「立體城市」建設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改善城市的低密度分散化傾向,提升城市密集度,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在1平方公里內,打造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常住10-15萬人,城市中50%勞動人口本地就業,實現節地、節能、中密度、高強度投資、產業先導、自主就業的中國未來集約高效、生態宜居城市。
年度設計大獎:馬岩松
馬岩松,1975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獲建築學碩士以及Samuel J. Fogelson優秀設計畢業生獎。曾經在倫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和紐約埃森曼建築事務所工作。馬岩松2004年回到中國並成立了北京MAD建築事務所,同時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
馬岩松的代表藝術裝置作品「魚缸」,「墨冰」曾分別在中國國家美術館和中華世紀壇展出。2006年,MAD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了「MAD in China」展覽,與威尼斯雙年展同步展出;同年在北京Tokyo Gallery舉行了名為」MAD Under Construction」 的建築設計個展。
The Absolute Towers是馬岩松2009年作品。該建築位於Hurontario街和Burnhamthope路十字路口的東北角。由於第一座MAD大樓的巨大成功,開發商決定建立第二座50層大樓。大樓外觀像是人類曼妙的身軀,所以當地人稱第一座 Absolute Tower 為瑪麗蓮夢露。
年度藝術大獎:沈偉
沈偉, 著名美籍華人編舞家、視覺藝術家和導演。他於2000年在美國紐約創辦「沈偉舞蹈藝術」並任藝術總監至今。沈偉獲得過多項國際榮譽,其中包括有舞蹈界「奧斯卡」之稱的「尼金斯基獎」(2004年)和美國創造性人才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2007年)等。2008年,他受邀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擔任創意策劃和《畫卷》篇編導。
傑出成就獎:崔健
崔健被譽為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成名曲為1986年的《一無所有》。代表作有《一無所有》、《最後一槍》、《新長征路上搖滾》、《給你一點顏色》等等。自1990年代中期以後,崔健逐漸淡出中國歌壇,但是在2005年一張向崔健致敬的專輯《誰是崔健》,再次證明他在中國搖滾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主題網路論壇
簡介
2013年5月9日,由一汽-大眾奧迪舉辦的「融匯東西的未來創造: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主題網路論壇」在Audi City Beijing隆重舉行。圍繞「全球本土化」與「在地性」的話題,奧迪與著名藝術家、設計師、策展人、企業家,就「在地性」對中國當代社會、經濟、文化各領域創新發展的現實意義,以及如何推動「中國創造」未來發展的重要命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簡介
「在地性」指向每一個具體的區域不可比擬的地域性特徵。由於區域的原有價值系統與其它價值系統接觸(主動或被動),使得這種特徵每時每刻進行著自我重構,在沖突和協調間實現自我創新。這種現象也與正在面向世界的中國頗為相似,它普遍存在於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之中。對「在地性」的探討,了解它對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將為未來的中國創新力提供思想動力。 簡介
「全球本土化」是應對「在地性」的核心。它既非傳統的全球化,也非簡單的本土化,而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條彼此兼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創新路徑。 「全球本土化」的終極解決方案是打造「本土創造性」。加強「中國創造」的軟硬體建設,強化「中國創造」與「全球創造」之間的雙向互動。 邵忠(現代資訊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邵忠,北京清華大學 EMBA 碩士、資深出版人、專欄作家。現任現代資訊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編輯,全面致力於將國內出版業走向國際化。一九九三年創辦現代傳播集團,旗下現有《周末畫報》、《新視線》、《東方企業家》、《生活》、《號外》、《汽車生活》、《Lohas》等國際化、時尚化、高品味的平面媒體,是引領中國高檔刊物潮流的代表之一。
翁菱(著名當代藝術策劃人、紐約中國中心藝術總監)
翁菱,1967年出生於重慶,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89年以來先後任職於華南師范大學美術系和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1996年始主持中央美術學院畫廊,策劃並舉辦了「趙無極六十年回顧展」等近40個海內外重要展覽及交流活動,獲得學術界高度關注。
朱哲琴(奧迪品牌環保大使、音樂藝術家,「世界看見」親善行動創始人)
朱哲琴,音樂藝術家,「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創始人。中國新音樂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國樂壇奇才。 「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創始人。祖籍湖南長沙,生於廣州,曾在北京、成都、上海學習音樂和聲樂。
劉治治(第二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專業評審、著名設計師)
劉治治,1999年至2003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設計系。2003年於YIFEI VISION工作室任平面設計部藝術指導。2004年任德國古納雅爾出版集團特邀藝術顧問。2005年參與創立米未平面設計工作室,曾參加上屆大聲展。
Ⅳ 奧迪將建立電池組裝廠!投120億歐元猛攻電動車!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計劃在其英戈爾施塔特工廠附近建立一家電池組裝廠。與此同時,該公司宣布將對該工廠進行投資,以確保電動汽車產量快速增長。目前,奧迪正在加速轉型。該公司轉型是為了奪回被梅賽德斯-賓士和寶馬奪走的「地盤」,並抗衡來自特斯拉的壓力。
去年11月底,外媒報道稱,奧迪正在推進一項重組計劃,以幫助其向電動汽車轉型。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宣布,計劃在2025年前在德國裁員9500人,以節省部分資金向電動化轉型。當時,該公司還表示,到2029年,重組將使該公司節省60億歐元(合66億美元),進而使該公司的利潤率保持在9%至11%。
去年11月底,奧迪還公布了其未來五年計劃。該公司計劃,在2024年前在電動汽車方面投資120億歐元(約合929億元)。此外,該公司計劃2024年前在研發、固定資產、工廠設備等領域投資約370億歐元。
奧迪還表示,到2025年,該公司計劃推出約30款電動車型,其中20款將是全電動車型。屆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將從3.5%增長到40%左右。
此外,該公司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20多款車型,其中包括4款新能源汽車和13款奧迪運動車型。到2021年底,該公司將在中國市場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本周,奧迪已逐步關閉了其在英戈爾施塔特、科納爾、布魯塞爾、比利時、墨西哥和匈牙利的工廠。
日前,奧迪發布的2019財年關鍵數據顯示,該公司的全球銷量超過184.55萬輛,同比增長1.8%;營收達到557億歐元,同比實現微增;營業利潤達到45億歐元,同比增長27.7%。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2020年,奧迪將上市哪些車型
日前,奧迪發布的新產品投放規則顯示,在2020年奧迪將投放一系列車型,其中1月將投放RS5Sportback,二月將投放新款Q7,三月全新一代S6和S7車型將上市,四月將迎來新款A6L、新款A4L和全新的Q3Sportback,5月將推出R8和Q7e-tron,六月將投放新款RS4Avant,七月將迎來A8L60TFSI和全新一代S8,八月我們將迎來新款A5、新款RS5、新款S4、新款A4Avant和新款A4Allroad,九月RSQ8將上市,而10月e-tronSportback也將到來。在12月,還有e-tron國產版和A8Le-tron。
Ⅵ 投票的投是什麼意思
投票的投:放進去。
投[tóu]
1.拋,擲,扔(多指有目標的):~籃~彈(dàn )。
2. 跳進去:~河;自~羅網。
3. 放進去,送進去:~入。~資。~標。
4. 走向,進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師(從師學習)。~訴。
5. 發向:~射。~影。
6. 寄,遞送:~遞。~稿。
7. 合:~合。意氣相~。
8. 臨,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投票 投票是選舉人使用自己選舉權利的一種方式,有選舉人將所要選的人的姓名寫在票,或在印有候選人姓名的選票上做出標記,投入票箱.可以填寫投票人自己的姓名也可以不寫,不寫則成為不記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