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網上有人說奧迪車不好
我是寶馬車主,買車時候就沒看上奧迪!就拿寶馬銷售的話說:買了奧迪的車主在換車基本都會選擇換寶馬賓士的車,而寶馬和賓士的車主 ,都會換同品牌或者更高檔的車!
奧迪現在沒啥優勢,A3銷量基本殘廢,A4L賣不過寶馬3系,A6L賣不過寶馬5系!Q5都好多年前的產品不改款沒啥優勢,Q7越改越丑!所以奧迪的產品哪裡是銷量最好的,眼瞎啊???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 汽車 也是如此,越是頂尖的產品,越會有人罵。因為只有罵最好的才能凸顯自己。
奧迪不止銷量好
其實奧迪不僅僅是銷量好,口碑也是最穩定的。因為奧迪最早進入中國,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最充分,產品保有量大,對待批次產品BUG能夠迅速反應。這都是銷量紅利造成的。也就是說,賣得越好的車,故障率越低。雖然德國車普遍都有小毛病,奧迪也不能倖免,但相對於賓士寶馬來說,奧迪質量最好。
被罵的不止奧迪
汽車 行業里被罵的最多的絕不是奧迪,大眾、豐田都是被罵的對象,無論切入點是什麼,反正能有機會抓住他們的小辮子,就會大罵特罵。因為他們的銷量全球銷量數一數二。
罵的越多銷量越好
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可以秒殺漢蘭達,那個可以秒殺途觀,看似都比他們強,但實際上是比不上人家才拿人家比,怎麼沒人聽說秒殺力帆520啊,因為那是真弱,秒殺他們沒意義。
這個其實也不算全負面影響,奧迪早期A6L的官車光環形象,已經在老一輩的百姓面前賺足了口碑,以至於在國內能夠與賓士寶馬齊名共享BBA榮譽,而且奧迪的車,都要比其他同級別的豪華品牌,所以這也給一部分人已經不足以買到寶馬賓士的車主,有了入門豪華級的享受,國人自古以來,講究門面,所以這也給很多人一種虛榮心,就像一台別克頂配君越,一台簡配奧迪A3,停在一起,不懂車的只認車標的人,都覺得開奧迪A3的一定比開君越的更有錢,說回來,沒有哪個 汽車 品牌一點污垢都沒有,所以這也給很多人一種僥幸心理,我買到的車,不一定就是壞的,再者,先前開過奧迪的,也有一部分成為了忠實的奧迪粉,所以,路上開的奧迪,自然就越來越多,誰不想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好的品牌
車企被黑實屬正常現象,尤其是奧迪這樣的大品牌,被黑真的是太正常不過了,畢竟樹大招風,同時存在「水軍」那麼強大的勢力。
其實奧迪被黑的程度真的不算高,和捷豹路虎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奧迪在國內的保有量那麼高,所以那樣的「唾沫」對比那樣的銷量數據,奧迪的負面聲音真的算不上什麼了。
奧迪在國內絕對稱得上是豪華品牌銷量榜上的頭牌,奧迪四個圈的標志雖說沒達到遍布大街小巷的程度,但也絕對是出鏡率極高。奧迪雖然沒有寶馬那炫技的操控、也比不上賓士那優質的豪華,但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奧迪除了打出那一手 科技 牌之外,在操控與舒適度方面也是達到了不錯的水平。
就像前段時間發布的奧迪A8車型,高端的無人駕駛技術,達到了超越同級別的LEVEL 3,這樣的成績可以就是對比賓士寶馬兩位大哥也是領先了一步。而旗下的其他產品也是異彩紛呈,奧迪A6一度戴上了官車的帽子雖然不太值得炫耀,但好歹是一種高知名度,新款A3、A4、A5年輕化的設計也是給年輕一代帶來了新的選擇。
不論是哪款車總會或多或少的有些小毛病,但是一些品牌的這些問題就容易被放大,而問題之所以被放大的原因,實在是因為保有量太大了,所以這個問題放在奧迪上同樣適用。
車企被黑屬正常,但是槽點卻輕易無法掩蓋它身上的光芒。
說奧迪好的,是你只有一台奧迪!等你擁有一台寶馬和一台奧迪以後,你就漸漸開始明白哪裡不好了。去寶馬保養,機油都是標準的,全國統一價。去了奧迪,進口國產機油給你選,一大推亂七八糟的忽悠。保養一個一萬一個建議7500。奧迪的售後也是見識了。這只是一個方面,對比的越多,你會發現問題越多!
我是四川成都的,其實奧迪寶馬都差不多,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誰也比誰好不到那裡去,要真換車也不可能從奧迪換成寶馬,怎麼也的是保時捷了!我奧迪Q5,開了三年了,也沒遇到你們說的燒機油,其他的問題更是沒遇到過。
下面是大合照,全家福
我一直就沒搞懂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黑奧迪。當初賓士寶馬看不上中國,都不願意來開發中國市場。奧迪就看好這一塊市場,跑到中國來發展,最後做的很好,當然也是因為中國市場,奧迪才活了過來。而且後期奧迪一直在做本土化工作,BBA中,採用小排量,加長這些都是從奧迪開始的。看到奧迪在中國混的風生水起的,賓士寶馬眼紅了,才想著這里有好多錢可以掙,之後才進入中國。這個時候竟然大家就覺得賓士寶馬比奧迪高一等了,我說這跪舔得要不要這么厲害,當初他們可是瞧不上你的,現在為了利益來巴結你,你還樂呵樂呵的呢,我們新華字典里把這種行為叫做賤。論品牌 歷史 ,奧迪也不比賓士寶馬差,特別是絕對不比寶馬差。論技術,奧迪的四驅,RS系列也是排的上號的。論價格,奧迪還是這三家裡最便宜的。這三家同一級別的車,綜合素質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個人喜好而已,不知道哪兒來那麼多噴子亂噴。雖然奧迪按照目前這個趨勢下去,如果不放點大招出來被寶馬趕超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每次看到評論里說什麼買奧迪都是買不起豪車強行裝逼的人,我只想對他說,你們買賓士AB,寶馬12的都是億萬富翁。
我曾經是大眾帕薩特1.8自吸和奧迪2.0t老A6L的車主,但現在早就換了。說實話,大眾和奧迪的機油損耗確實太高了,別的車都是一萬公里保養,不會報警。奧迪7500保養,經常都報警。帕薩特更不用說了,5000,機油燈准亮!一點不誇張,大眾車主很多都是後備箱備一桶機油,這也是4S店建議我的……
了解技術的人不會這樣單純的認為奧迪是在燒機油,去看看奧迪的壓縮比,個人認為一個產品缺陷最多隻佔20%,40%是人的原因,40%是修壞的,其實奧迪一直在做機械技術的最前沿,很多 科技 的東西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奧迪車上面,日本車說是可靠耐用是一直沒有什麼實質的創新技術,一個產品改良好幾十年肯定可靠,但是談不上 科技 ,總是把賣相做的很好,但是實質的東西一直沒有變,奧迪缸內直噴,分層燃燒就夠日本學好久了,關鍵是技術達不到。包括賓士和寶馬,賣點不一樣。你想去感覺 科技 最前沿的東西,可以選擇奧迪最新的東西,賓士的銷量提升是因為他的產品線問題,其實德國人做的車都很好,問題是國產後哪家企業最良心?之前2.4V6發動機是消耗機油大,但是不能說他技術不好,我們只能去說德國人拿我們國人當小白鼠了,但是最後德國人為此付出代價,那就是全部免費更換發動機總成。所以說縱觀一下,個人覺得奧迪車或是奧迪本身還是好的。
奧迪開過6萬公里就開始犯病了,寶馬10萬之內也要出問題,賓士稍好點。
拿車當玩具,德系美系。
拿車當工具,法系日系。
不得不提一下雷克薩斯,這個畜生根本就不壞啊:我韓國客戶的ES350,7年開了30萬公里,除了換油水輪胎,機關沒動過。我在韓國時給我開,還跟新的一樣。他自己又換了個LS460。
『貳』 2022款奧迪q3投訴問題嚴重
2022款奧迪q3投訴沒有問題
『叄』 奧迪汽車銷售被指存在「價格歧視」是怎麼回事
進入2017年,購買奧迪小轎車的消費者發現,奧迪的銷售政策有了「歧視」的味道,不同身份的人享受的優惠不同。比如,公務員可以多享受1%—2%的折扣,個體戶卻不可以;對大學教授有優惠,中小學教師卻沒有……
『肆』 2022奧迪q5l投訴率最高
不是。截止到2022年10月13日,奧迪汽車官方發布奧迪A4L被投訴最多,佔到出現此問題車型的44%,q5l不是投訴率最高,它是第二高的,佔到了29%。奧迪q5L是一汽大眾於2018年7月6日在貴州安龍宣布正式上市。
『伍』 又召回近40萬輛車、主銷車型全中招 奧迪到底怎麼了
2020年4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公告,一汽-大眾奧迪 汽車 有限公司宣布召回部分國產及進口奧迪 汽車 。
此次涉及召回的奧迪 汽車 包括2019年9月19日至2019年10月30日生產的部分進口奧迪A4 Avant 2.0T和A5 2.0T 汽車 ,以及2017年8月17日至2020年3月24日生產的部分國產奧迪A4L 2.0T、A6L 2.0T和Q5L 2.0T 汽車 ,共計391874輛。
一汽-大眾奧迪在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供的召回計劃中表示,此次召回原因是受供應商製造原因,部分啟動發電機的逆變器內部可能會存在細小的注塑氣孔,當有濕氣在氣孔聚集可能導致逆變器內部電子元件發生電解短路,進而可能導致啟動發電機內部局部積熱,極端情況下不排除引發車輛起火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4月發布的第三期涉及奧迪品牌的召回公告。前兩次分別是4月3日宣布召回部分2015-2018款奧迪TT 汽車 ,共計1442輛和4月24日宣布召回部分2010-2014年款進口奧迪A1、A3 汽車 ,共計21042輛。
召回榜上的常客
作為伴隨中國 汽車 市場成長時間最長的豪華品牌,奧迪在銷量上揚,收獲大量客戶的同時卻在產品質量上走下坡路。
就在2020年4月初,海關總署曾針對進口奧迪車型在口岸集裝箱內自燃發布過公告,暫停涉事奧迪車型進口,並要求奧迪公司提供解決方案,消除風險。此次宣布召回可以看作是奧迪對海關總署公告的回應。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起奧迪品牌在國內召回已超過了30次,召回范圍幾乎涉及到了所有奧迪品牌在華銷售的產品。其中因各種原因導致車輛存在自燃風險的召回也屢見不鮮。在第三方平台上,一汽-奧迪A4L、A6L和Q5L也都穩居細分市場投訴榜榜首。
奧迪A4L
奧迪A6L
奧迪Q5L
不光在國內,在海外市場奧迪也是召回榜里的常客,並且多數召回原因都與燃油泄漏易造成自燃風險有關。除了進口新車在集裝箱內自燃這種神奇事故,早前在新車處於研發階段時,奧迪的測試車輛也曾經因自燃被媒體廣泛報道。看來這個以四驅為傲征戰沙場的豪華品牌並沒有吸取教訓的習慣,火氣依然不小。
奧迪A7測試車自燃
肆意揮霍的品牌價值
如果說產品自燃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不能將責任全部推給奧迪。那此前曝出的排放作弊、濫用地圖和發布物化女性的廣告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因銷量而飄得不只一星半點的奧迪。
2017年對於奧迪來說是個值得銘記的時間點,當年的3月15日奧迪在全球新聞年會上使用了缺少了台灣、藏南、阿克賽欽與南海等區域板塊的中國地圖。作為一個當時已進入中國市場近30年的品牌來說,這是一個不應該犯,也不能被原諒的「錯誤」。
2017奧迪全球新聞年會官方PPT上使用的中國地圖
同年6月,奧迪在德國被指控為旗下車型安裝排放作弊軟體以應對排放檢測,這也成為了曝光大眾集團排放造假的導火索。一年之後,服務奧迪28年,時任奧迪品牌CEO的魯伯特·施泰德因涉嫌阻撓或掩飾對柴油門調查而鋃鐺入獄。
前奧迪品牌CEO魯伯特·施泰德
同樣是在2017年,一直以來在視頻廣告上充滿創意的奧迪終於也在這個優勢項目上栽了一回。2017年7月,奧迪二手車在國內發布的某條廣告視頻將女性比做牲口和奴隸,把代表美好生活的婚禮變成了充滿不對等的盤問和諷刺。實在不明白這樣一條三觀問題如此突出的視頻廣告是怎麼一步步通過審核並投放出來的,豪華品牌的格局不應該是這樣。
奧迪二手車廣告截圖
強行捆綁賓士、寶馬
除了品控著急、營銷上的騷操作不斷之外,奧迪在國內市場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捆綁賓士、寶馬。「BBA」這樣的說法加上銷量上的你追我趕讓奧迪成功把守住了在中國消費者眼中一線豪華品牌的形象。但是,這種形象隨著競品的圍剿和自身終端價格體系的不穩定而接近土崩瓦解。
作為豪華品牌,奧迪其實也享受過加價賣車還供不應求的美好時光,曾經也憑借quattro四驅車型對標競品的後驅車型而獲得碾壓式的優勢,但隨後奧迪就陷入到了以價換量的怪圈之中。雖然產品看上去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只要沒有大額讓利,消費者就無動於衷。預算充足點的直接上賓士、寶馬,預算緊張的也能夠在二線豪華品牌里選到合適的產品,這讓處在中間的奧迪尷尬不已。實際上從品牌價值上看,奧迪與賓士、寶馬還是存在差距。
奧迪主銷車型里前驅版本面對賓士、寶馬的後驅同級競品時,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而當對手都提供四驅版車型時,quattro這個金字招牌也逐漸暗淡。
現在連二線豪華品牌里的代表也開始蠢蠢欲動,有喊出「無後驅、不豪華」的凱迪拉克,也有在品質上吊打的雷克薩斯,還有深耕 汽車 安全的沃爾沃。它們都想把奧迪從BBA里給攆出去。在產品質量、營銷和終端渠道把控上問題重重的奧迪似乎也再難依靠捆綁德系同僚來穩定市場地位,畢竟現在的消費群體對於品牌和產品有著更高的要求。奧迪,且行且珍惜。
『陸』 8月汽車質量投訴排名出爐,哪些汽車被投訴的最多
非常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作為一個汽車發燒友來說,相信小編的一些個人見解,可以給題主跟小夥伴們帶來幫助。
在本次汽車質量投訴榜上,最令人搞笑的就是比亞迪了,可以說這次汽車質量投訴榜,給比亞迪做了一個無形的廣告。針對於比亞迪最多的投訴就是提車慢,消費者交了定金,卻遲遲提不到車。這也反向說明了現在比亞迪汽車的質量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銷量正在進一步提升。
消費者們對於這次的汽車質量投訴榜怎麼看呢?大傢伙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柒』 奧迪因為什麼被罰款1000多億
因為在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境保護署指控大眾汽車所售部分柴油車安裝了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軟體,可以識別汽車是否處於被檢測狀態,繼而在車檢時秘密啟動,從而使汽車能夠在車檢時以「高環保標准」過關,而在平時行駛時,這些汽車卻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達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而奧迪稱包括A1,A3,A4,A5,A6,TT,Q3和Q5在內的大約210萬輛奧迪與大眾柴油車排放造假案有關。所以對奧迪進行了懲罰性的罰款。
『捌』 人民日報評奧迪廣告抄襲,奧迪廣告翻車誰來擔責
人民日報評奧迪廣告抄襲,奧迪廣告翻車一事,說到底是由於奧迪宣傳部門對於合作廣告公司提交的廣告審核不嚴格,才會造成廣告翻車!當然,也許奧迪宣傳部門可能就沒有知識產權侵權這種意識,相信經此一事,奧迪的宣傳部門今後再審核合作廣告公司提交的廣告會著重查看無論是廣告畫面還有文字有無侵權行為!
奧迪廣告翻車,說到底是合作廣告公司的責任!畢竟,奧迪是甲方,合作的廣告公司是乙方,乙方出現侵權行為,殃及到了甲方,甲方後續是可以起訴乙方要求賠償的!介於此,此次奧迪廣告翻車,奧迪丟了口碑,而涉事的廣告公司後續可能會牽扯到多重官司當中!北大滿哥可能會起訴該廣告公司,把廣告公司列為第一被告,把奧迪列為第二被告!當然,廣告公司若是能傾盡全力促成此事和解,後續公司的損失可能會降低!目前來看,北大滿哥並未表態是否起訴,也就是說涉事廣告公司還有時間去爭取達成和解!
人民日報評奧迪廣告抄襲,奧迪廣告翻車一事你怎麼看?
『玖』 7月份哪些汽車投訴最多點評「投訴榜單前十」車型
又到了了解每月 汽車 投訴情況的時間了,7月份又有哪些車被投訴呢?近日,車質網發布了7月份投訴最多的前十款車型,其中馬自達阿特茲毫無懸念地拿到了投訴冠軍,而馬自達CX-4也進入榜單,排名第三。
排在第二位的是吉利星越,投訴量達181例。
日系車方面,凱美瑞也進入榜單前十。
德系車是本月中榜大戶,上榜車型達4款,分別是速騰、朗逸、邁騰和奧迪A4L。值得一提的是,奧迪A4L是榜單前十中唯一的豪華車。
另外進入榜單前十的分別是標致408和現代領動。
接下來, 汽車 民生網將對中榜車型進行一一點評。
第一名 | 馬自達阿特茲:7月投訴量294例
點評:阿特茲再次奪冠並不意外,從中可以看出,該車確實存在問題,需要廠家高度重視,更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別老是念叨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要拿出整治的實際行動來。
阿特茲被投訴主要集中在異響問題上,其異響覆蓋了車身、中控台、天窗和轉向系統,和前期被投訴的問題無異。
盡管一汽馬自達作出了回應,表示將首先對問題車輛進行檢查維修,通過維修,大多數車身異響會得到解決,只有部分會出現反復,與此同時將遵循三包政策,解決車主的問題。
一汽馬自達的回應,並沒有令阿特茲車主滿意,據車質網的網友表示,確實有4S店員工對於車輛進行了維修,但有的會反復出現,無法從根本上去解決,甚至維修費用還需要自負。
第二名 | 吉利星越:7月投訴量181例
星越被投訴的主要問題為車載互聯故障、制動異響及銷售售後服務中的問題,和上月無異。
本月該車投訴量181例,較前幾個月下降明顯。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車銷量不高但投訴卻不少,需要引起消費者的重視。
第三名 | 馬自達CX-4:7月投訴量132例
如果結合CX-4的銷量來看,其投訴比還是很高的。
從投訴情況來看,該車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車身異響、中控台異響和天窗異響,另外還有廠家服務態度的問題,其投訴問題和阿特茲如出一轍。
還是那句話,廠家要高度重視,相關部門也不能置若罔聞,畢竟涉及太多車主,而且問題一直存在,一直難以得到妥善解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四名 | 標致408:7月投訴量123例
標致408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動機燒機油、故障燈亮、前後橋異響和輪胎開裂等老問題。
該車7月投訴量達到123例,相比之前兩個月又有所反復。
這款車銷量不好,但投訴比率卻不低,說明了什麼?消費者還是要謹慎購買,哪怕降價再厲害,都得悠著點,不然買回家就是一塊心病。
第五名 | 大眾速騰:7月投訴量97例
速騰的主要問題表現為變速箱異響、頓挫、抖動以及輪胎開裂等問題,依然和之前的投訴問題無異。
從7月投訴量來看,速騰較前幾個月投訴有所降低。
據車主反映,速騰的變速箱問題主要在切換雙離合時感受明顯,這或許是個老話題,也是個老問題,因為大眾自有了DSG變速箱以後,其異響、頓挫、抖動的問題就一直伴隨而來,所以在購買大眾車時,一定要有這方面的心理准備。
第六名 | 大眾朗逸:7月投訴量95例
朗逸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車內異味、變速器異響、制動異響和輪胎開裂等,這些問題都是老問題。其中,車內異味的問題是由於材質選用導致,不排除上汽大眾在壓縮成本。而變速器異響等問題,也是由於雙離合導致。
不過,不管是投訴量還是排名,朗逸投訴量較上半年都有所降低。
朗逸的高銷量一直是大眾的典範和驕傲,其每月4萬左右的銷量,相對於這些投訴量來說,確實是很低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問題是存在的,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既是車企的責任,也是消費者對你更好的信任。
第七名 | 現代領動:7月投訴量75例
現代領動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變速器異響、轉向系統卡滯、異響和車身生銹等。
領動能夠上榜,而且投訴量達75例,反映了這款車還是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此外,有車主反映,該車的底盤減震偏硬,駕駛感受偏廉價,還有日行燈容易不亮,車門把手容易掉等。
第八名 | 豐田凱美瑞:7月投訴量74例
凱美瑞投訴的主要問題集中在機油增多、半軸滲油、座椅故障和儀表台開裂等等。
凱美瑞是豐田的精典車型,其市場存在的時間也較長,但是依然出現了較為集中的故障,而且還有豐田品牌加身,這說明無論是豐田品牌,還是凱美瑞本身,都不是神造的,都會存在因技術原因以及供應商原因,或者是質量把控的原因,使得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問題。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豐田對機油增多的問題似乎不以為然,並聲稱「機油液面超過F刻度線及機油蓋出現乳化現象,不涉及品質問題」,要求各4S店跟客戶進行細致說明,並希望得到客戶的理解。
不管機油增多是多大的問題,作為消費者來講,機油增多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現象,僅憑廠家的說辭,怎麼能消除消費者的疑惑?廣汽豐田該做的,就是盡快解決機油增多的問題,以免夜長夢多,進一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第九名 | 大眾邁騰:7月投訴量68例
大眾邁騰被投訴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變速箱上,異響、故障燈亮、滑閥箱故障和電腦板故障等等。
除了變速箱這個老問題,還有車主投訴電腦板故障,說明該車又新增了一處「通病」,需要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第十名 | 奧迪A4L:7月投訴量67例
奧迪A4L被投訴,是本次榜單中唯一的一個豪華品牌,7月投訴量為67例,其投訴問題主要涉及到變速器異響、頓挫,發動機漏防凍液和車內異味等問題。
變速器的異響和頓挫依然是雙離合導致,而車內異味的問題,在經歷了一次輿論的發酵後,該問題竟然仍被車主投訴,雖然之前奧迪已經對此有過回應,稱奧迪的內飾材料已經經過專業檢測,都是環保性材料,不會影響人體 健康 ,但是如果是你,天天開著車,天天聞到這樣的異味,即使對身體沒有害處,你也能忍受?為什麼別的豪華車沒有異響,偏偏你奧迪A4L有?這個問題,我們也建議消費者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