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很多人都認為,奧迪的車就是比不過賓士和寶馬
這是因為品牌定位的問題,賓士寶馬的定位就是那些公司的高端人士,而奧迪則偏定位在藍白領小領導一點,從質量上說是差不多的。
㈡ 寶馬為什麼速度跑不過奧迪
寶馬的發動機和奧迪的發動機是不一樣的,發動機的扭矩不一樣,當然速度不一樣呀。
㈢ 寶馬為什麼沒有象賓士SLR SLS和奧迪R8那樣的超級跑車M6就是寶馬最強的跑車了么最快只能跑到250嗎
一樓,I8,5秒破百的成績,極速250也算才超跑?I8是電動混合的,奧迪和賓士早就有了,賓士的數據我沒查,奧迪的電動超跑都比I8提速快。
二樓,R8不算超破?4.2的R8不算超跑可能還說的過去,但是5.2的是真正的超跑,奧迪的R8GT國內沒有銷售,但是數據上根賓士的SLR和SLS是差不多的,按你的說法,SLR和SLS都能算超跑,為什麼R8不能算?
8系馬上就復活了,算了吧!十幾年前就吵著要復活,也沒見復活,超跑不同於普通的車型,普通的車型可以共享,而超跑屬於一個全新的領域,研發需要資金和技術支持。賓士SLR也是在F1邁凱輪的支持下才產生的,後來邁凱輪不和賓士合作,賓士在SLR的基礎上才衍生出了SLS。奧迪R8是奧迪在勒芒奮戰多少年積累的技術才研發出來的。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有成熟的技術支持,當然寶馬是不缺資金的,但是寶馬在F1混了這么多年,但是成績並不理想,曾經還因為成績差而推出F1,反觀奧迪賓士,前者9次勒芒冠軍,5次蟬聯,後者在F1也是叱吒風雲。
奧迪和賓士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前者是邁凱輪,後者是勒芒經驗和強大的大眾集團,大眾旗下的跑車有布加迪,保時捷,而奧迪旗下就有一個跑車品牌蘭博基尼,還支持太陽神阿波羅,號稱紐伯格林第二神車。
寶馬是有M系列,但是奧迪有RS,賓士有AMG啊!這三種只是高性能改裝車,並不是超跑。
所以說寶馬想在超跑行列跟奧迪賓士分庭抗禮還是有些難度的。
㈣ 奧迪的品牌力,為什麼總是不如寶馬和賓士
奧迪確實是一個沉沉浮浮的汽車品牌,但賓士和寶馬在二戰期間,也已經把當年的底子都打光了。實際上三大品牌的起步相差無幾。都是從80年代末開始,向豪華車市場全面進發的。奧迪A3,基本上19萬就可以拿下,還有A3兩箱的,有商家報價18萬,其實裸車在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折扣,所以十多萬就可以買一輛奧迪了。
作為後來者,奧迪需要作出更大努力才能證明自己,這使得奧迪在技術運用上比賓士寶馬激進。在V8試水後,奧迪推出第一代A8,便已用上全鋁合金車身,BBA老家德國包括整個歐洲,奧迪在售價和銷量上也不比BB差。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汽車之家站內搜索賓士寶馬奧迪三國殺這篇文章,總的來說奧迪在老家認可度是很高的。
㈤ 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奧迪比不過賓士寶馬
俗話說遠的香近的臭,遠來的和尚會念經。覺得奧迪比不上賓士寶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奧迪進入時間太長了,幾乎是跟中國汽車市場共同成長起來的品牌。沒有任何現象空間,也沒有了神秘感,所以感覺奧迪比不上賓士寶馬。
㈥ 賓士性能優於奧迪寶馬,為什麼市場表現卻不如寶馬
賓士銷量不如奧迪、寶馬的原因不僅是中國賓士和進口賓士兩大渠道整合不力的結果,更是賓士在產品線、動力總成和服務等的缺失。
當奧迪、寶馬紛紛上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時候,賓士還在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後來逐漸改為機械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但為時已晚,這個領域已經被奧迪的2.0TFSI、3.0TFSI和寶馬1.6T、3.0T、4.4T渦輪渦輪增壓發動機所侵染,當時賓士還在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這與歐洲和中國對排氣限制的政策是格格不入的。以前,寶馬的一個短板是缺少2.0T的,現在已經裝入新款車型中,普遍用到3系、5系、X1、X3、混合動力車型中,這是寶馬最新的發動機明星,對車型承上啟下的作用很明顯,對應對各種政策也是游刃有餘。
㈦ 奧迪為什麼比不過賓士寶馬
你好,說的這個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奧迪的歷史沒有賓士寶馬的歷史長,賓士從19世紀就開始做車了,而且一直做的都是高端品牌,而奧迪從九幾年才開始有了第一台八缸發動機,起步晚
㈧ 賓士寶馬為何在中國干不過奧迪
誰說的啊。沒這份數據啊。分析一下吧。奧迪A6,曾經的奧迪100都是中國政府的官車,你說政府采購大不大。奧迪性價比高,價格比賓士寶馬要低。但卻不失檔次,舒適性高,實用性大。另外就是樓上所說奧迪進入中國市場早啊。
賓士寶馬在中國早期就跟現在的勞斯萊斯一樣,但是到現在一個南方中等城市的賓士寶馬佔有量達到5,6w啊。
還有就是賓士寶馬是暴發戶,二奶車,沒有奧迪低調的內涵
㈨ 大家普遍覺得奧迪比不過賓士寶馬,是為什麼
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奧迪不如賓士寶馬?近幾年奧迪的溢價能力大幅縮水,與賓士寶馬基本拉開明顯差距。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同級別的奧迪a6和寶馬5、賓士e的差價在5萬以上。奧迪感覺像寶馬的等級,寶馬感覺像賓士的等級,賓士只認為是等級。奧迪品牌萎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了公務用車的支持,政府采購少了很多,降低了原有奧迪品牌的附加值,神秘感盪然無存,從而無形中把檔次降低到更高的水平。
其次,在品牌定位上,奧迪初步保持了「官車」在中國的形象。你沒看到政府出行都是奧迪A6。但尷尬的是,隨著「官車」光環的逐漸褪去,奧迪在中國的品牌形象也逐漸模糊,導致消費者對奧迪的品牌認知處於中間多年的不清晰狀態,奧迪只是在近幾年才通過強調科技感完成了品牌重塑。同時,賓士和寶馬分別在豪華和運動的道路上瘋狂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