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馬5系和奧迪a6哪個當婚車更受歡迎
A6更受歡迎。
原因:1、A6黑色車比較多,寶馬黑的比較少。2、奧迪保有量大,很容易找到很多輛一樣的車,車隊更整齊、好看。
❷ 為什麼要選奧迪A6
牌子好,質量好,配置高,動力強,價格適中,尤其推出了3。0T,在各大車廠中最先規避掉剛提高的稅率,以3.0的排量獲得4.0以上的動力,就是這樣啊,最重要口碑好
❸ 為什麼社會人總喜歡開奧迪A6L
1、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更多的預算去購買豪華車。當然A6L肯定有著自身的優勢。
2、價格優勢,奧迪在BBA豪華品牌中同等價位的車型,讓利幅度肯定是最大的。奧迪慣用的伎倆就是價格戰。上市沒多久後一般就會有優惠,有時候優惠幅度喜人。別看新車上市時丐版指導價有40多萬,如果不著急買車,等上一段時間再入手,落地都在40w以內了;所以說,奧迪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3、在營造科技感這件事上奧迪可是個中高手A6L的內飾設計放在同級別中獨樹一幟。中大型車的消費人群逐漸年輕化,拉絲鋁飾板也比木紋更適合他們。
4、奧迪家族式的外觀很耐看。雖然比不上賓士寶馬的外觀來得那麼有個性、時尚,但是它大氣啊。原本一直是官車形象,現在也慢慢改變了這個風格,但仍不缺乏穩重。A6L外觀中規中矩,不會讓人覺得太激進,符合大眾的審美。當然,現在的設計也越來越年輕化、運動化,滿足更多年齡階段消費者的需求。
5、動力。奧迪配備的EA888發動機,早已深入人心。2.0T的動力,完全能夠滿足用車需求。起步加速、超車,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其實,買這個價位的車,基本已經不需要考慮動力了,因為動力肯定不會差。
❹ 為什麼感覺買奧迪A6的比較多奧迪A6使用感受怎麼樣呢
開一款奧迪A6L,有檔次有面子,並且維修保養油耗都是相當劃算的,在C級車中銷量第一,並不是因為價格便宜,保養維修費用低,而是奧迪A6L,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不是其它車型能取代的。奧迪a6l外觀設計沉穩端莊,前臉六邊形格柵十分犀利,矩陣燈組閃亮精神,格外有科技感,車身側面修長勻稱協調,棱線清晰,不乏力量,尾部飽滿厚重,流水轉向燈點亮後也頗具辨識度。
並且雙離合和適時四驅也不一定不好,最起碼更省油了,也能看到現在的豪華車更趨向於家用的趨勢。經濟不好節約才最重要,性能只能往後排。在科技配置方面,奧迪A6L秉承了一貫的造車理念,「所有的高端科技,唯有以您喜歡的方式呈現,才有意義。」奧迪A6L的科技配置全面升級,帶來前所未有的的驚艷效果。
燈光,是奧迪品牌獨特的科技標簽。在豪華C級轎車全新奧迪A6L上燈光科技再升級,新一代高清矩陣式LED大燈不但具備更高的亮度以及更遠的照射距離,也更加智能。全新奧迪A6L看起來更加年輕動感,運動套件的設計讓它擺脫了以往老闆車的形象,更容易讓年輕人接受,這也是符合時代潮流的設計,畢竟接下的90後年輕人漸漸開始崛起。
❺ 寶馬5系跟奧迪A6怎麼選擇優缺點是什麼
寶馬5系跟奧迪A6怎麼選擇?優缺點是什麼?寶馬5系和奧迪A6L這兩款車都是豪華中大型車里銷量的佼佼者,他們兩個各有各的優缺點,可以說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哪一個更好一些呢?主要是因為而已。
所以,如果看內飾的做工和外觀,可能奧迪更適合一些奧迪一些吧,但是如果單純的論開起來的感覺和機械性能, 還是寶馬5系更勝一籌,您認為呢?
❻ 寶馬3系和奧迪a6哪個有面子
對於要求高的,用於商務用車的可以考慮奧迪A6,耐用動力強。如果用於居家或者普通上班代步,舒適好操控些的可以選擇寶馬3系。
如下:
1、外觀部分
奧迪A6外觀上的最大變化是,前臉上原本被前保險杠分開的散熱和進氣格柵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梯形格柵。這種奧迪家族最新成員的標志性前臉設計將復古、經典與現代、時尚有機地融為一體。全新寶馬3系基本沿用了海外版全新3系車型的設計風格,銳利的LED前大燈組與尺寸經過加大的亮黑色雙腎式前格柵相接,搭配前包圍進氣口和立體感的線條。
2、內飾部分
奧迪A6在內飾方面,色彩和材料的和諧達到了渾然一體的狀態,車廂內設計更具雕塑感,其華麗的材質、高貴的品味、和諧的色彩搭配和便捷的操作性再次顯示了奧迪在車內設計方面無人企及的領先地位。寶馬3系車型基本沿用了海外版車型的主體設計。例如,全新的懸浮式液晶屏配合全新造型的電子擋桿以及帶有M標識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
3、動力部分
奧迪A6搭載的3.0 TFSI發動機,能夠輸出213千瓦(29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20牛·米的強大扭矩。寶馬3系搭載的是新款B系列2.0T發動機,其功率為184馬力,與之匹配的依舊是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❼ 為什麼奧迪A6能夠成為「官車」
奧迪能夠成為「官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抓住了市場變革的機遇,同時順應市場需求變化,來改變自身的發展方向。有人可能認為大眾進入國內的時間比較早,這點沒錯,但是同期也有其他車企進入國內,而能夠順應消費者需求的品牌寥寥無幾,最終要麼被淘汰,要麼被徹底邊緣化。所以說,奧迪不僅抓住機遇,還巧妙的根據市場需求,讓自己發展壯大,做到一家獨大。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於當時自主品牌紅旗車型的各項指標達不到使用標准,最後經由國務院批准,正式將紅旗品牌停產。而政府部門急需的公務車輛,選擇采購國外的先進車型,大量購置各個品牌的進口車輛。
當時國際大環境有所好轉,德日美等國家的 汽車 品牌車型大量進入到國內,在實際使用中發現,這些ZB主義國家生產的 汽車 遠比自家造和東歐兄弟國家的車輛品質好上太多,發現了不足,那就改進唄。總不可能老是拿著大筆錢去買進口車吧?最後還是需要自己有能力自己造車。可是改來改去,發現沒有技術根本玩不轉。那就造成了迫切需要有技術的車企幫助。而當時又沒有什麼錢,能怎麼辦?那就走市場換技術的路線,拿出誠意去招商。
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當時國內 汽車 行業老大哥一汽。由於進口車型中,日系車的產品質量是最讓人信服的,而且當時我們和日本的關系已經緩和了許多,所以當時一汽最先找到日本 汽車 廠商。不過不知道日本人是看不上中國市場還是不願意共享技術,反正最終事情沒談成。後來也找過德國賓士和美國克萊斯勒,但是在具體合作事宜上依舊沒談妥。最終,跟這三家的合作只能是不了了之。
1987年,大眾集團的董事長來華考察,被一汽的規模震驚,估計他自己都沒想過中國竟然能有這么大的 汽車 製造廠家,當即明白了中國市場蘊藏的巨大潛力,立馬拍板將奧迪100車型在中國上馬生產。當然奧迪100車型已經是風靡德國的明星車型,而這一代車型又恰好是奧迪A6的前身,一汽當然願意接受這樣的橄欖枝,於是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
1988年,雙方就開啟了首次合作,由德國奧迪授權中國一汽生產奧迪100 汽車 ,採用的是德國原裝進口零部件,在國內進行組裝下線銷量的模式,先期生產了499輛奧迪100,優先供應ZF部門,即便後來加大產量,絕大部分都是供應ZF訂單。當時的奧迪100可謂是那個時代中國市場國產的絕對豪車,包括後來改款推出的奧迪200,壟斷了中國豪華車市場將近十年的時間。直到99年,最著名的奧迪官車A6橫空出世,國產後取代了奧迪200。至此,奧迪才算真正走上了官車之路。
而大眾集團的聰明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想要高端車市場,對於平民領域也沒有放鬆,大眾品牌國產後,推出的桑塔納、捷達,和A6一起,從兩個方向共同進發,攫取了大眾集團在中國成長的養分,進而不斷做大,最終成為了中國市場兩大巨頭品牌。
此前,奧迪憑借奧迪100帶來的先發優勢,未經面世就被國內政府部門搶購一空。此後,奧迪在公務車領域一路高奏凱歌,並長期雄霸中國官車市場。陸續帶來了奧迪A6、奧迪A4等車型,並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加長改造,並由此開創了豪車加長風。從此,奧迪牢牢占據著國內政府用車第一寶座,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官車」。
而在 汽車 還是「奢侈品」代表形象與地位的年代,很多私家車主也願意購買奧迪,認為其「有派頭」、開著它「好辦事」。
2013年的奧迪在國內火到什麼程度?還有一個側面事件可以證明。
那時候,黑色奧迪不僅是官車的標配,也成為了婚車的標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不少女孩都要求在結婚的時候奧迪當婚車,即便沒有奧迪A8、奧迪A6L也得有奧迪A4L,而且數量還不能少,要不然會讓人笑話。為了借到黑色奧迪當婚車,新郎們紛紛求爺爺告奶奶去找車。而對於黑色奧迪車主,一到好日子就被拉去當婚車,也讓不少人苦不堪言。
可奧迪的好日子,在2013年戛然而止。
2013年以後的奧迪:不再是官車
2013年11月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公車改革啟動,「官車」奧迪受到的市場影響無疑最為嚴重。
2013年之後,不僅政府用車不再考慮購買奧迪車,就連私家車市場也開始向年輕化、 時尚 化轉變,奧迪此前古板嚴肅的「官車形象」受到了挑戰。
官車的身份就此失去了,但奧迪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行動了起來。
在2013年公車改革以後,奧迪開始迅速轉變形象,加速推出了奧迪A3、奧迪Q3等一系列運動化車型,主打低端入門車,價格更便宜且造型更 時尚 ,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而在既有車型方面,曾經加價才能買到的奧迪Q5、奧迪A6L等暢銷車,在終端市場開始了大幅度的優惠,幾萬元的優惠成為了常態化,奧迪Q5在換代前夕甚至推出了10萬的大降價活動。而剛剛上市沒多久的奧迪Q5L,優惠也達到了8、9萬元,可見其瘋狂。
二戰結束後,我國基礎工業相對薄弱,要知道造車就是針對基礎工業的一次考核,當時我們的基礎工業不過關,所以想要造出 汽車 是無比艱難的、以及那個時代的外交關系,所以我們只能引進蘇聯及部分東歐國家的車子,可以說建國後首批公務車完全是東歐車,比如經典的 伏爾加、華沙 (造型像波羅乃茲)等;隨著時間逐漸的推移,第一批自主車企成立,比如 一汽、東風、上汽 等車企,它們的誕生預示著咱們已經不完全依賴進口車輛了,但那個時候這幾家車企完全是山寨路數,確切的說大部分用的是外國發動機,貌似當年還有一款車是匈牙利產的(外號大白熊,哪位叔叔知道這款車具體名字還望告知晚輩)最為高級。。。 就這樣我們靠著東歐進口車、部分自產車型堅持到了上世紀的70年代,隨著72年尼克松先生訪華之後,咱們的國際外交環境緩和,隨後不久與日本建交,這個時候大量日系中高端車進入咱們國內,實際上在 歷史 進程中,最可能成為咱們公務用車的是日系品牌,但還是那句 話機遇沒抓住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後,咱們國內就引進一批賓士,比如當時的沈陽有四輛左右(東北局兩輛、東北電管局兩輛),但當時的賓士並沒有得到重視(估計當時懂車的太少)所以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高級領導坐 伏爾加 、東北電力領導坐賓士;但總之在上世紀70年代後,公務用車形成了以豐田、日產等日系車位主、德系賓士為輔的局面,豐田皇冠、日產公爵、賓士w123皆為主流。。。
隨著國際外交環境日益好轉、經濟實力的不算提升,當時大量的進口車進入咱們國內,拿這些 德、日、美 的進口車,和當時的自產、東歐四破一比較,才發現資產車、東歐車的品質及性能太差,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發現自身的不足,所以我們迫切的需要技術, 汽車 工業有的時候需要源於外來的幫助,所以我們在那個時候迫切需要引進外國車企來 合資 ,理念就是 市場換技術 ,我們真是拿出了誠意,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消費潛力,這就是一塊具備無限未來價值的大蛋糕;我們拿出了足夠的誠意、下了血本,可依然沒有幾家外來車企重視,或許那個時代我們經濟不好、或許由於意識形態的問題,總之進展緩慢。。。 出現遞出橄欖枝的外國車企有兩家,分別是 大眾、標志 (最早其實想與克萊斯勒、豐田搞合資,但由於一些原因沒能實現),尤其是大眾對於我們合資的願望所表現出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所以第一家合資車企 上海大眾於1985年成立,廣汽標志於1987念成立 ;這算是拉開了我國合資 汽車 產業的序幕,但由於這兩個品牌終究不是豪牌、車型也偏小,所以作為高端公務用車終究有些不夠氣勢,所以這個時候大眾順水推舟把在二戰中遭受重創、戰後一蹶不振的 奧迪 引入國內,成立了一汽奧迪,奧迪當時雖然很慘,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依然定位於豪牌,就這樣 奧迪100 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上世紀90年代後的主流公務用車,實際上大眾都沒想到奧迪可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奧迪依靠咱們國內市場重新崛起。。。 寫到這很多朋友就可以明白,並不是說咱們多認可奧迪,只是在那個我們最需要愛外國車企幫助的時候,只有大眾、標志積極配合了,接受我們 市場換技術 的理念,才有了今日大眾在咱們國內銷量等於兩田一產總和的結果,如果當年豐田、日產、通用、克萊斯勒等企業表現的更主動些,如今國內市場的格局也許就不是這樣了,還是那句話機會是公平的,誰能抓住誰就能獲得更多財富;拿改革開放後的市場格局做交換籌碼,還不夠么?結果只有大眾看到了這個潛力,看似古板的德國人,也有靈光一閃的時候。。。
這部分就是題外話了,很多朋友總覺得奧迪的檔次低於賓士、寶馬,實際上奧迪最初的定位比賓士還要高一丟丟,只不過奧迪的發展歷程太 悲情 ,曾經輝煌的 汽車 聯盟在二戰後被徹底摧毀,先是被賓士收購,賓士不重視又出售給大眾,大眾也沒有把這個曾經的高端品牌當回事,只不過因為奧迪研發部門的能力強大,所以大眾留下奧迪,偶爾從奧迪處拿走點未申報的專利等;所以戰後的賓士、寶馬都迎來了蓬勃的發展,而戰後的奧迪卻過著寄人籬下的苦日子,所以這就產生了奧迪不如賓士、寶馬的假象,再一點就是當年的奧迪屬實換代慢、車型又少,這同樣給了我們一種奧迪很差勁的感覺,但實際上奧迪的品牌底蘊並不差,只不過發展歷程太艱辛。。。
總而言之上述就是奧迪成為早期公務用車的原因,實際上好多年前的公務用車很多,比如伏爾加、華沙、上海、積姆、紅旗、賓士、豐田皇冠、日產公爵等,其中賓士、日產、豐田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首先的公務用車品牌,只不過機遇沒抓住,而抓住機遇的是大眾、標志,只不過大眾成功的將機遇轉化成了 果實 ,奧迪成為主流公務用車,靠的就是大眾與我們積極的合作態度,所以大眾換來了十幾年後在咱們國內市場的繁榮,畢竟大眾幫了忙,所以奧迪理所當然的也就成了公務用車品牌。。。
奧迪車能作為BBA豪華轎車的名號,跟其被列為官方用車的原因有很大關系。奧迪車做為較早進入中國的外資品牌,從一開始進入中國就與根正苗紅的一汽合作,一汽中國 汽車 的先驅和搖籃。與凱迪拉克相比沒有走彎路。
進入中國後,奧迪車比起寶馬賓士品牌而言,雖然設計豪華,但品牌力要弱不少。說白了就跟大眾輝騰一樣,低調奢華。符合官方的采購選擇和口味。
奧迪車本身設計在R8出來之前,一直是中規中矩,穩重大氣的商務男風格。這個設計方向也是深得官方蓋章的成熟干練風氣。
最後,就是奧迪的價格跟幾個豪華巨頭比,還是有一些的距離,這也體現了其性價比的方面。
總之,官車的需求他基本具備,還具有合資的品牌優勢。被選為官車也是理所當然的。
奧迪A6成為官車,其實還是 歷史 的問題,且聽我細細道來: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那時候是紅旗)耗油不說性能又差,還經常出各種各樣毛病,無論是實用還是面子,都是說不過去的。經國務院決定就停產啦。於是尋找政府機關公務用車的擔子就落在了 汽車 業老大哥一汽身上。
一汽首先想到的是跟日本 汽車 廠商合作(想技術共享,實現國產),你別說,那時候跟日本關系還不賴。不過這日本人呢,也不知道是傻還是人家本來就志不在此,又或者根本就是不想共享技術,居然不太願意。那就德系美系找吧,一汽先後找到了德國賓士和美國克萊勒斯,但都在合作方面的事宜產生分歧,最終只能告吹。
時間拖著拖著就過去了五六年,來到87年10月,當時大眾集團的董事長哈恩來到中國考察,「順道」(其實肯定人為安排的啦)考察了一汽,結果被一汽的規模所震驚,援引他本人的話來說:「上帝,我怎麼沒有早一點發現中國有如此大的 汽車 廠。」隨後也不知道是有人建議呢還是哈恩自己想到的,就說啦「要不將奧迪 100 放到中國國產得了」。
這奧迪100正是奧迪A6的前身。考慮到奧迪100在德國當時已經是明星車型,車身結構全部是輕量化材料製成,更為重要的一點風阻系數僅為0.30,奧迪100成了先進設計的同義詞,於是一汽和奧迪當即就達成了合作的意向。
合作之後,1988年德國奧迪公司授權中國一汽生產奧迪100,第一批就生產組裝了499輛奧迪100,局限於當時國內對高檔豪車的了解,這一批奧迪100瞬間就被政府部門搶購一空,自然奧迪100成了名副其實的官車。
在當時,國產了的高端車也只有奧迪,所以機關里當然只有買奧迪了,而老百姓呢只能買桑塔那,年復一年,就形成了傳統和習慣了。
那大家會說,寶馬和賓士哪裡去了?這兩個傢伙進入中國市場晚於奧迪,而且奧迪在中國採取了差異化的市場細分策略,將低調和成功作為其市場定位。這與中國政府尋求低調而不失地位車型的需求相當吻合,奧迪作為政府公務用車就更顯得順理成章!
這個得從30年前的政治 歷史 說起了。
當年本來我國是有意讓戴姆勒 汽車 成為我們那時國家用車的。我國從廠家購買了一大批打折低價新車,但是沒有發動機,買的時候廠家承諾我們可以以低價配發動機。當我們開始了發動機選購時,戴姆勒突然要加價,而且費用特別高。幾乎一台發動機比一台車還貴並且對方毫無談判餘地。恰巧當時奧迪特別想進入中國市場,收到這一消息後,奧迪廠家技術人員等立即飛往我國,提供了技術方案,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後來戴姆勒得知這一情況,眼見煮熟的鴨子要飛了,就開出了條件說每台發動機只象徵性收入1元錢的費用,那時正在氣頭上的中國采購方堅決不使用戴姆勒發動機,從而使用奧迪發動機。那一次是奧迪幫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也是自己抓住了機會。
日後,德方奧迪廠家贈送了我們幾十台A8免費供我們國家領導使用,因為奧迪廠家那會兒得知,在中國是政治決定一切的,於是乎先免費給我們使用,。結果使用下來,領導們感覺都非常好,不論是動力配置還是安全性,可以說奧迪這一舉動是很成功的一次植入式營銷。
上面的領導用奧迪A8很好,接下來大批的征服官員都開始使用采購奧迪。當然不可能都使用A8 ,綜合各方面性能配置就選用了A6。
真正成為所謂我們老百姓口中的官車是第五代A6,當時的奧迪廠家內部代號為C5。
那是原裝進口的A6,也是最成功的一代之一。後續因為采購量實在太大。在和一汽談判討論後決定在中國長春建造一汽奧迪,一方面可以加大供貨,另一方面可以節約市場成本。沒記錯的話C5當年問世的價格相當於一套一線城市的普通居住房了,可以說是達官貴人的標配,那時了沒賓士寶馬什麼事兒,它倆在旁邊看著奧迪的銷量也是一點辦法都沒,因為在我國的確是政治第一。
後續推出了C6也就是第六代A6L,還破天荒的為我國加長了,這下更討消費者的歡心,一路大賣。銷售端市場上我們老百姓想買那車,要麼加錢要麼傻等著,反正就是買不到。從而很多消費者去買皇冠,本田,天籟等等。奧迪的銷量更是一路攀升,無可匹敵。當然人家的當時也是想方設法為中國市場改變,各種電子配置,加長,排量的隨機應變,我印象最深的是專為我國推出的2.4版本,這可真是破天荒的,同時也帶動了奧迪其它各個車型系列的銷量。還有各種噱頭,什麼2008中國奧運會特別版等等……
奧迪那時的成功現在想想是有原因的,他們足夠的為中國特供生產,別的廠家只能跟在屁股後面學。做生意的那時基本都是買的奧迪。
當然了,風水輪流轉,現在官方政策的取消,奧迪也沒有那麼的一家獨大了,但那也是我國的 汽車 發展史中一段里程碑式的存在。
我認為奧迪在11年左右大改款才真正被人譽為官車,也是燈廠出現的初型!奧迪一直秉承大眾的硬朗外形,還有平庸而不失大氣的內飾,從而顯出這個品牌的低調而不失地位品味的感覺!在那個改款的時代寶馬依然會讓人有一種濃濃的土豪感,甚至一看就是富人座駕,而沒有從政那種硬朗氣勢,而賓士這個品牌一直位居國人心中的第一地位,如果一班官員從賓士車下來會讓人認為腐敗感非常重,因為賓士就是一種凸顯貴族氣質的車,所以不太適合官員乘坐,而奧迪剛剛好在於其他兩個品牌之間,而且在質量和動力舒適度上都不比其他豪華品牌差,而且換代剛剛好適合爆發時世,所以非常符合國人審美觀和使用感受,從而就政府購入此品牌車!而發展到現在的年代其實官車的稱呼已經慢慢淡出了,因為現在有些國家部門都會用到其他品牌的車了,所以已經不一定是奧迪了!再加上現在國家紅旗車在所有的工藝上都有所提升,已經達到國家豪車級別,所以目前發展到現在紅旗和奧迪在官車中都很受歡迎了!所以奧迪的官車這個稱呼不是唯一的了,不要太在乎這些稱呼,不要什麼都向神壇推上去!今時不同往日!
❽ 為何滿大街都是奧迪A6汽車呢
看到這個標題,有些人可能會想,一台滿大街跑的奧迪A6有什麼好說的?一輛沒有個性的車可以說是平平無奇,但我今天想說的不是今天滿街跑的A6L,而是真正的A6。
圓潤的德系汽車
當這張照片出來的時候,是不是感覺整個人似乎都回到了15年前,甚至20年前,是的,今天我想說的就是這第一代的國產奧迪A6,底盤代號C5,在當年的中國大街上跑的德系車是像捷達和桑塔納這樣的方頭車,當時,中國人對德國汽車的印象也是方正的,然而,這款奧迪A6一進入中國,立刻打破了人們的觀念,原來,德國車也可以如此圓潤。
相比同時代的寶馬5系和賓士E級,奧迪A6似乎更接近我們普通的中國人,雖然他們也是德國血統,但對我們來說,這個圓頭小子就像一輛中國車,如今的中國街頭,很難見到這一代奧迪A6,二手車的價格已經達到1萬左右,然而,若不是金錢能養得起情懷的人,還是不要碰為好,幸運的是,奧迪A6的血脈一直延續下去,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一款純電動A6在路上悄然奔跑。
❾ 為什麼老總喜歡坐奧迪A6。
之所以都選擇奧迪A6是因為它的外觀比賓士和寶馬更有內涵。外觀設計與細節
突破時代的凌厲姿態
有人說時代是需要突破的,又有人說經典是需要傳承的,而我說,這才是你的時代。全新奧迪A6L,傳承經典C級轎車沉穩姿態,以凌厲線條突破你對行政級座駕的期望。全新奧迪A6L基於MLB-Evo這一先進平台打造,擁有更加豐富的設計空間和更先進的底盤結構。多層分段式腰線前所未見,這是高端沖壓工藝的結晶。平穩寬大的前臉,暗藏玄機,凌厲的折角引擎艙線條是突破曾經的痕跡,而暗藏於中網之中的多模組毫米波雷達才是指明了時代的方向。
雙面孔設計讓運動與豪華巧妙並存,只因你的選擇而變化。經典與突破並存,這是現代設計與工業製造的巧妙結合。優雅的線條從車頭傳遞至車尾,金屬鍍鉻式貫穿元素與多面立體線條塑造了肌肉感十足的車尾。簡約而不簡單的後現代主義設計風格讓全新奧迪A6L的車尾變得莊重而又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