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網上有人說奧迪車不好
我是寶馬車主,買車時候就沒看上奧迪!就拿寶馬銷售的話說:買了奧迪的車主在換車基本都會選擇換寶馬賓士的車,而寶馬和賓士的車主 ,都會換同品牌或者更高檔的車!
奧迪現在沒啥優勢,A3銷量基本殘廢,A4L賣不過寶馬3系,A6L賣不過寶馬5系!Q5都好多年前的產品不改款沒啥優勢,Q7越改越丑!所以奧迪的產品哪裡是銷量最好的,眼瞎啊???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 汽車 也是如此,越是頂尖的產品,越會有人罵。因為只有罵最好的才能凸顯自己。
奧迪不止銷量好
其實奧迪不僅僅是銷量好,口碑也是最穩定的。因為奧迪最早進入中國,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最充分,產品保有量大,對待批次產品BUG能夠迅速反應。這都是銷量紅利造成的。也就是說,賣得越好的車,故障率越低。雖然德國車普遍都有小毛病,奧迪也不能倖免,但相對於賓士寶馬來說,奧迪質量最好。
被罵的不止奧迪
汽車 行業里被罵的最多的絕不是奧迪,大眾、豐田都是被罵的對象,無論切入點是什麼,反正能有機會抓住他們的小辮子,就會大罵特罵。因為他們的銷量全球銷量數一數二。
罵的越多銷量越好
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可以秒殺漢蘭達,那個可以秒殺途觀,看似都比他們強,但實際上是比不上人家才拿人家比,怎麼沒人聽說秒殺力帆520啊,因為那是真弱,秒殺他們沒意義。
這個其實也不算全負面影響,奧迪早期A6L的官車光環形象,已經在老一輩的百姓面前賺足了口碑,以至於在國內能夠與賓士寶馬齊名共享BBA榮譽,而且奧迪的車,都要比其他同級別的豪華品牌,所以這也給一部分人已經不足以買到寶馬賓士的車主,有了入門豪華級的享受,國人自古以來,講究門面,所以這也給很多人一種虛榮心,就像一台別克頂配君越,一台簡配奧迪A3,停在一起,不懂車的只認車標的人,都覺得開奧迪A3的一定比開君越的更有錢,說回來,沒有哪個 汽車 品牌一點污垢都沒有,所以這也給很多人一種僥幸心理,我買到的車,不一定就是壞的,再者,先前開過奧迪的,也有一部分成為了忠實的奧迪粉,所以,路上開的奧迪,自然就越來越多,誰不想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好的品牌
車企被黑實屬正常現象,尤其是奧迪這樣的大品牌,被黑真的是太正常不過了,畢竟樹大招風,同時存在「水軍」那麼強大的勢力。
其實奧迪被黑的程度真的不算高,和捷豹路虎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奧迪在國內的保有量那麼高,所以那樣的「唾沫」對比那樣的銷量數據,奧迪的負面聲音真的算不上什麼了。
奧迪在國內絕對稱得上是豪華品牌銷量榜上的頭牌,奧迪四個圈的標志雖說沒達到遍布大街小巷的程度,但也絕對是出鏡率極高。奧迪雖然沒有寶馬那炫技的操控、也比不上賓士那優質的豪華,但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奧迪除了打出那一手 科技 牌之外,在操控與舒適度方面也是達到了不錯的水平。
就像前段時間發布的奧迪A8車型,高端的無人駕駛技術,達到了超越同級別的LEVEL 3,這樣的成績可以就是對比賓士寶馬兩位大哥也是領先了一步。而旗下的其他產品也是異彩紛呈,奧迪A6一度戴上了官車的帽子雖然不太值得炫耀,但好歹是一種高知名度,新款A3、A4、A5年輕化的設計也是給年輕一代帶來了新的選擇。
不論是哪款車總會或多或少的有些小毛病,但是一些品牌的這些問題就容易被放大,而問題之所以被放大的原因,實在是因為保有量太大了,所以這個問題放在奧迪上同樣適用。
車企被黑屬正常,但是槽點卻輕易無法掩蓋它身上的光芒。
說奧迪好的,是你只有一台奧迪!等你擁有一台寶馬和一台奧迪以後,你就漸漸開始明白哪裡不好了。去寶馬保養,機油都是標準的,全國統一價。去了奧迪,進口國產機油給你選,一大推亂七八糟的忽悠。保養一個一萬一個建議7500。奧迪的售後也是見識了。這只是一個方面,對比的越多,你會發現問題越多!
我是四川成都的,其實奧迪寶馬都差不多,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誰也比誰好不到那裡去,要真換車也不可能從奧迪換成寶馬,怎麼也的是保時捷了!我奧迪Q5,開了三年了,也沒遇到你們說的燒機油,其他的問題更是沒遇到過。
下面是大合照,全家福
我一直就沒搞懂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黑奧迪。當初賓士寶馬看不上中國,都不願意來開發中國市場。奧迪就看好這一塊市場,跑到中國來發展,最後做的很好,當然也是因為中國市場,奧迪才活了過來。而且後期奧迪一直在做本土化工作,BBA中,採用小排量,加長這些都是從奧迪開始的。看到奧迪在中國混的風生水起的,賓士寶馬眼紅了,才想著這里有好多錢可以掙,之後才進入中國。這個時候竟然大家就覺得賓士寶馬比奧迪高一等了,我說這跪舔得要不要這么厲害,當初他們可是瞧不上你的,現在為了利益來巴結你,你還樂呵樂呵的呢,我們新華字典里把這種行為叫做賤。論品牌 歷史 ,奧迪也不比賓士寶馬差,特別是絕對不比寶馬差。論技術,奧迪的四驅,RS系列也是排的上號的。論價格,奧迪還是這三家裡最便宜的。這三家同一級別的車,綜合素質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個人喜好而已,不知道哪兒來那麼多噴子亂噴。雖然奧迪按照目前這個趨勢下去,如果不放點大招出來被寶馬趕超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每次看到評論里說什麼買奧迪都是買不起豪車強行裝逼的人,我只想對他說,你們買賓士AB,寶馬12的都是億萬富翁。
我曾經是大眾帕薩特1.8自吸和奧迪2.0t老A6L的車主,但現在早就換了。說實話,大眾和奧迪的機油損耗確實太高了,別的車都是一萬公里保養,不會報警。奧迪7500保養,經常都報警。帕薩特更不用說了,5000,機油燈准亮!一點不誇張,大眾車主很多都是後備箱備一桶機油,這也是4S店建議我的……
了解技術的人不會這樣單純的認為奧迪是在燒機油,去看看奧迪的壓縮比,個人認為一個產品缺陷最多隻佔20%,40%是人的原因,40%是修壞的,其實奧迪一直在做機械技術的最前沿,很多 科技 的東西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奧迪車上面,日本車說是可靠耐用是一直沒有什麼實質的創新技術,一個產品改良好幾十年肯定可靠,但是談不上 科技 ,總是把賣相做的很好,但是實質的東西一直沒有變,奧迪缸內直噴,分層燃燒就夠日本學好久了,關鍵是技術達不到。包括賓士和寶馬,賣點不一樣。你想去感覺 科技 最前沿的東西,可以選擇奧迪最新的東西,賓士的銷量提升是因為他的產品線問題,其實德國人做的車都很好,問題是國產後哪家企業最良心?之前2.4V6發動機是消耗機油大,但是不能說他技術不好,我們只能去說德國人拿我們國人當小白鼠了,但是最後德國人為此付出代價,那就是全部免費更換發動機總成。所以說縱觀一下,個人覺得奧迪車或是奧迪本身還是好的。
奧迪開過6萬公里就開始犯病了,寶馬10萬之內也要出問題,賓士稍好點。
拿車當玩具,德系美系。
拿車當工具,法系日系。
不得不提一下雷克薩斯,這個畜生根本就不壞啊:我韓國客戶的ES350,7年開了30萬公里,除了換油水輪胎,機關沒動過。我在韓國時給我開,還跟新的一樣。他自己又換了個LS460。
B. 買了奧迪車之後,你感覺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不怕你笑話,我十年前開的是一輛兩箱的菲亞特派力奧,配上我有點高大威猛微胖的身材,每天低頭彎腰鑽進鑽出,有點萌萌的。兩廂車,又便宜,特點就是好停車,扔哪裡都不擔心。後來調到北京,小型車更是彰顯了優勢,有個犄角旮旯就能停車,省了不少停車費。有一次,我出差一個月,把車停在街角的縫隙里,回來找不到了,原來人家修路把車給拖走了,找回來滿是灰塵,一點也不心疼。
到北京過了一年,混上了中高層,有些同事就說,你還開派力奧啊,不要太低調啊,讓我們下屬怎麼買車啊。有時候搞接待,我主動送客人,人家都盡量不選我的車,呵呵,看見別人一臉嫌棄的樣子,決定買台中檔的大車,家人坐著寬敞,開出去至少別掉價,誰讓咱們是中國人呢,擺脫不了面子思維。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派力奧是外地牌照,十年前管得沒有現在這么嚴格,滿街開著跑。現在外地牌照要辦進京證,五環里限制,被罰了幾次之後,決定換車。沒想到運氣爆棚,很快就搖到了號,在多重因素共振下,尤其是搖號之後,半年之內必須購車,所以,家裡決定馬上換車。
2012年初,我當時的目標車型是20萬-25萬左右的車,當時想的就是符合職場環境和人際氛圍。
【1】那個時候,公司高層人員的公務用車清一色的是奧迪A6,家用小車一般都是中級寶馬和中級賓士,價位在30-50萬之間。因為他們年薪在80萬左右,一是消費得起,二是符合當時的民間通俗標准,三是公私都可以用,比如偶爾接送客人,開到會場,也顯得與周圍車輛比較搭。
【2】那個時候,公司中層沒有專車,公務用車就向辦公室申請,填寫派車單。家用車一般就是帕薩特、凱美瑞之類的,價位在25萬左右。約定俗成吧,比高層稍微低一個檔次。論資排輩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中層尤其注意和剋制,人家不一定缺錢,只是要遵守潛規則,你再有錢也不能比你的上司開車的檔次高呀。普通員工可以不在乎,但中層還是比較理性和守規矩的。
開奧迪的費用問題。
【1】剛才特意看看了油耗。城市裡開,儀表盤顯示百公里10-12個油,高速路上勻速100-120公里百公里6.7-7.8個油。95號汽油的油價現在是6塊多,百公里大概40元到70元之間。
【2】保養有點小貴。我基本就按5000公里小保、6萬公里大保,就在家附近固定了一個大型奧迪4S店,辦了積分卡,下載了它的APP,把保險什麼的都串聯起來,經常有一些大禮包活動,買保險送保養修理費,雜七雜八加起來省不少錢。平時小保1500元左右,比如今年五一出遠門前做了小保,打了組合拳,把所有優惠券都用上,只花了900多塊,安安心心地出遠門了。
【3】保險費用。我就是那種開車穩健的人,不飆車,不賭氣,慢悠悠地開車,保險費已經降低了最低折扣,現在一次3000元左右了。每次買保險,有時候從電話消費那裡買,還返現900多,如果去定點的4S店買,折現到APP里修車保養費700元左右,總之保險費降低到了2000多元。
【4】機油問題。我今年由於開到了7000公里才做的保養,機油報警了,十年就這一次報警。4S店說,如果堅持5000公里小保的話,機油問題也不是事兒。以後我就堅持5000公里小保,車上就不用備機油了。
開奧迪十年的缺點。一是啟動時總感覺有點肉,油門踩下去有點鬆弛的感覺,但是我開車比較穩健,也不追求什麼操控性,這一點可以忽略。二是倒車時有點肉,不給油沒力氣,收音機的聲音會弱一點。三是保養有點小貴,可能是我只去大型4S店做保養的原因吧,但是,你善於打好優惠組合拳,多少可以省一點。
現在的汽車市場,可以說是風雲變幻,新車層出不窮,包括電動車更是花樣百出,特斯拉、蔚來等電動車也是小貴呢。我說心裡話,十年了,我也看過各種新車型,好看的也很多,但是,怎麼看我的奧迪A4L2013款都不過時,開到哪裡辦事都有面子。有些車就不一樣,當時看著好看,幾年過時之後,怎麼看怎麼有點「土」。奧迪屬於BBA,尤其是奧迪系,幾十年以來都這么經典,怎麼看都不過時,大方得體,厚重踏實。這是我看好奧迪的主要理由。
還有關鍵的一點,反復提醒。如果你在體系內工作,買車雖然是私人事務,但還是奉勸你要照顧單位的整體氛圍和人際環境,買車要盡量符合大眾的評判眼光,當然你非要特立獨行,就算我沒說這話。比如,你是一個中層或業務主管,非要開輛賓士寶馬,即便是小賓士小寶馬,但給人的感覺總是有點超標,有點炫耀張揚的意味。開奧迪車,大家就沒有這種感覺,因為有奧迪就是公務車的刻板印象托底,奧迪A4L就容易自然而然被人們所接受,能融入周圍環境,不惹人眼紅妒忌,最關鍵的是永不過時,即使是十年過去,開出去也沒有任何心理障礙,依然是路上的一道風景線。
C. 奧迪A4L這款汽車的優缺點有哪些呢分期3年的話,多少錢就可以開上
奧迪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奧迪汽車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奧迪每一款推出的車型都備受大家的矚目,其中,奧迪A4l現在也被改動成更為年輕的版本,那對於這一個新開發的車型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
奧迪A4L雖然優點很多,但是缺點也是有的,比如說它的內飾上雖然質感感覺還不錯,但是相比同價位的寶馬三系和賓士c級,總覺得差點意思,還達不到一個豪車的標准,同時,終端優惠也比較大,這就導致奧迪A4L配置也偏低,最低配置是沒有後排出風口的,只有頂配才有主動剎車等安全配置
同時,在減震方面,奧迪A4L40 tfsi版本的懸架沒有45 tfsi那麼偏向支撐性,面對減速帶等大顛簸時還是不夠柔韌,總之,奧迪A4l總體上性價比還是很高的,預算在30萬左右的,可以考慮這輛車
D. 奧迪A4L這款汽車有哪些利與弊呢
奧迪a4L在同級別車型當中有著很高的性價比,且這款車型的動力是非常強勁的,在質量方面的表現也比較出色,空間表現非常不錯,舒適性也比較好,這款車型唯一的缺點就是在日常行駛的過程中,機油的消耗情況是比較嚴重的。每一輛車子都有著一定的優點和缺點,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選擇,總體來說奧迪SL的各方面表現都是比較不錯的,而且無論是長途駕駛還是短途駕駛,都非常的合適。運動版本的奧迪a4L是比較值得入手的一款車型。
內飾也進行了升級,看起來會更加的有檔次一些,內飾會以灰色和黑色為主,所以會給人一種非常穩重的感覺,而且坐在駕駛位視野也會更加的廣闊。奧迪a4L的方向盤在設計方面也比較獨特,操作起來非常的舒適,而且儀表盤的清晰度也是非常高的。
E. 二手車買奧迪有什麼壞處
奧迪車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愛燒機油,別的我都感覺可以!
F. 奧迪汽車質量怎麼樣懂車的人不買奧迪的原因
國內豪華車的市場,總有一個品牌是讓無數人對它著迷,它就是奧迪。奧迪的歷史悠久,至今已經100多年,對於它的歷史發展,很多人都不怎麼了解,那麼我們就來見證一下奧迪在這100多年的發展經歷了什麼,然後來看看網友很關注的奧迪汽車質量怎麼樣。G. 奧迪A3,車子停著好4個月沒開了,想問對車子的影響有多大
怎麼能減小這樣的影響?怎麼能減小這樣的影響? 問題不大,只是對電瓶不好,你准備開的時候做一次保養就可以了,電瓶滿電。 這個對電瓶影響最大,會導致電瓶壞掉,建議一個星期發動一次,一次發動10分鍾就沒有問題了 現在可以正常啟動嗎,主要是電池電量是否充足 你好,沒什麼影響的,放的時間長了對電瓶不好 換機油保養一下就好 對起動電池損電大大影響電池壽命,建議一個月充電一次。你可以到專業維修店裡面充也可以自己買充電器充也可以,一定在充電時注意電池正負極不要接反 你好,汽車長期放置,發動機內部機油變質,氧化,對發動機造成潤滑不好,磨損大,噪音大,請及時更換機油,檢查線路有沒有老鼠咬,車內清洗一下 你好,對電瓶影響大,影響其壽命,應該隔幾天把車打著,讓電瓶充充電。 @2019
H. 奧迪A4的優缺點是什麼
大空間、新外形、高配置是A4的明顯優勢。
I. 奧迪車一般都有什麼毛病
我開過兩款奧迪A6L2.0T的
,之前05款的08年奧迪那傢伙是真燒機油啊,一千公里加一升,有很多人說我的不燒,怎麼怎地,吹牛逼那是,開了6年別的毛病沒有隻是保養,後來換了12款A6L,有可能只是我自己車的毛病,問誰誰不知道,沒碰過這毛病,什麼毛病呢,冬天,在外停車,停幾個小時以上,剎車不歸位,啟動車走,剎車和油門來回踩,但是剎車踩完不歸位,松不開,踩下去不回來,等反復走個幾分鍾以後逐漸恢復正常,等你開到修配廠這毛病沒有了,4S店問過,其它修配廠也問過好多人,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問題的,我和他們說是不是剎車油不防凍的問題,他們都說不是,尤其是天冷,超過零下15度以上應該是,0下20多度那肯定是會出現這種事情的,我問過好多司機說也沒遇到過這情況,難道只有我自己的車這樣嗎?
前年車賣了,除了這情況外其它沒有任何毛病,不燒機油了,有過一次報警缺機油,然後就沒有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只有一次,的確缺機油了,是我使用s檔頻率過多了吧,也開了6年除了保養沒修過任何地方,
我自己的休驗是,不要兩萬公里換火花塞,原廠的白瞎了,六萬公里不要換變速箱油,換完總感覺不如原廠不動時好,換油時我自己看了的,油非常清,換完油之後總感覺哪裡不對是的,不如不換,有可能是我多慮了?
開奧迪車非常省心,12年奧迪周機器蓋的次數都有數的,除換機油時打開其它時間沒打開過,輪胎沒問題只管開。
其它型號的奧迪沒開過,至於有什麼問題不便評論,沒有發言權。
A4LB8運動型車主。二代ea888配cvt。10款10年上牌,落地46w。目前10.4w公里。准時7500一保養,每個保養周期不用再添加機油,但是機油尺會顯示耗了4分之3了。用的力魔5w-40。感覺這不能算毛病吧 。里程數多了之後低速變速箱有點闖檔。機腳膠壽命不太長,時間長了車子抖得不行,9萬公里換的,原車的橡膠都裂的不行了。懸掛開始滲油了。發動機滲油就不用說了。電子設備年歲長了簡直要了親命,無鑰匙進入壞了,變道輔助壞了。中控屏偶爾死機。
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行駛質感,噪音控制都很好。小毛病有,但是從沒給撂路上。
奧迪車的缺點:與歐系比,操控差;與日系比,配置低;與法系比,外觀老;與國產比,價格貴。奧迪面相未來,當然也會考慮到現在奧迪所成在的問題,奧迪 汽車 也有其缺點,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燒機油,有些新車賣出去就成在燒機油超標的問題,還需要換發動機,只是目前還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考慮到成本計算的問題,這些問題是要想辦法解決的,畢竟是連續三年獲得發動機比賽第一名,奧迪是一個國際著名豪華 汽車 品牌。其代表的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讓奧迪成為世界最成功的 汽車 品牌之一。
J. 奧迪汽車質量怎麼樣懂車的人不買奧迪的原因
在國內豪華車市場,總有一個品牌讓無數人著迷,它就是奧迪。奧迪有著100多年的悠久歷史,很多人對它的歷史發展不太了解。那麼我們先來見證一下奧迪這一百年都經歷了什麼,再來看看網友們非常關心的奧迪車質量問題。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自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標志,象徵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奇和漫遊者合並的汽車聯盟公司。當時汽車聯盟公司的生產領域包括所有乘用車,從摩托車到豪華車。
戰爭不僅能毀滅人類,還會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二戰的爆發使得汽車聯盟停止了乘用車的研發,被迫生產軍車。戰爭結束,汽車聯盟癱瘓,隨後幾年,幾乎無人駕駛。
戰後汽車聯盟開始重建,在Stated成立了新的汽車聯盟公司,Ingall,也就是奧迪的前身。隨後,新汽車聯盟被戴姆勒、收購;並購賓士公司,使得戴姆勒、梅賽德斯-賓士已經成為聯邦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
1964年,由於金融危機,戴姆勒、賓士將所有權分批轉售給大眾。兩年後,大眾汽車擁有新汽車聯盟的所有股份。
1968年,新汽車聯盟發布了奧迪100車型,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迅速成為當時銷量最高的車型,奠定了奧迪之後的自主品牌的基礎。1977年,最後一輛NSU R80汽車下線。此後生產的汽車品牌都是奧迪品牌。
1980年,全時四驅第一批量產誕生,採用了 奧迪quattro 永久四驅系統技術,並在拉力賽中獲得巨大成功。你一定見過很多車上的壁虎標志。其實是奧迪 quattro 技術的標志,意思是擁有超強附著力和抓地力的四驅系統。這個符號在之前的一些機型上直接貼在了這只壁虎身上,導致很多人跟風。現在大部分車輛都是用下面的英文標識來標記這款車型是否有其四驅技術。
1993年,奧迪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輛採用全鋁車身框架結構(ASF)的汽車。ASF是高強度鋁合金框架結構,所有面板都嵌入其中,所以也具有承重功能。由於使用了這些高強度的鋁合金面板,鋁制車身還具有出色的剛性,提供了出色的防撞功能,同時大大減輕了車身重量。
次年,奧迪加速發展,新車不斷出現。全鋁奧迪A8首次公開亮相,第四代奧迪100更名為奧迪A6投入市場。隨後全新奧迪A4投入市場並取得巨大成功,過去一年在德國售出12萬輛。隨後,奧迪TT跑車、奧迪A3、新奧迪A6和奧迪A12也相繼上市。
1998年,在奧迪即將迎來百年華誕之際,奧迪成功收購了義大利著名跑車品牌蘭博基尼和英國賽車發動機公司科斯沃斯。
進入21世紀,奧迪開始進入輝煌時代,後續車型逐漸確立了豪華運動風格。之後奧迪A8,奧迪RS4,奧迪Q7,奧迪A5等。都很好的體現了這種風格。
奧迪與中國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986年,當時是第一次正式接觸。兩年後,奧迪汽車的技術開發仍在繼續,1988年將生產許可證授予一汽。但直到1993年,奧迪才正式與一汽達成合作。1996年,奧迪200 v6正式上市。
1999年,一汽奧迪a6在長春下線,正好填補了當時中國高檔豪華車生產的空白。
2001年,奧迪A8在中國市場正式上市,這標志著奧迪系列旗艦產品登陸中國。隨後,全新奧迪A4和奧迪TT跑車也相繼在中國上市,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選擇。
奧迪進入中國已經25年了,現在市場上的主力車型有 奧迪A4L 、奧迪Q5、 奧迪A6L 、奧迪A3、奧迪Q3、奧迪A6L。接下來介紹一汽奧迪2017年最暢銷車型奧迪A6L。
奧迪A6L是在一汽奧迪海外版全新A6的基礎上開發的轎車系列,是A6的換代產品。奧迪A6L有1.8T、2.0T、2.5L、3.0T排量選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或模擬8速cvt無級變速箱,售價40.6-74.6萬。
奧迪A6L可謂是高管車的代表作。奧迪在這個級別有很強的市場影響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其他競爭對手必須更加努力。
奧迪車質量如何?從2017年汽車可靠性報告來看,奧迪汽車的質量高於行業水平。這份報告是J.D .電力公司的調查。作為全球最權威的市場調研公司之一,J.D. Power以獨立客觀著稱,在全球汽車和金融行業的調研能力遙遙領先。但是國內情況會比較特殊,只能作為參考。其實奧迪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也沒有什麼大的質量問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