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迪Q5L改裝,趁著年輕、還能再囂張幾年
廢話不多說,提車作業至第一次內飾大改動,之前的貼都詳細介紹過,直接進入主題! 這一次的改裝主要是外觀改裝,我還是從頭開始,從裸車到目前的所有改裝項目圖片?改裝清單,費用不多,喜歡我的風格的可以按照我的風格作為參考!
素車三
新車第一桶油。
【內飾篇】
頂棚麂皮
菱形真皮座椅
中控?4門版岑木板 4門黑色麂皮裝飾
全包圍腳墊
內飾氛圍燈
座椅靠背燈?天窗氛圍燈(當時拍攝效果沒有拍好,實際效果非常棒) 【外觀篇】
某寶買的星耀中網
原車19寸換20寸薄壁胎大輪轂(輪轂RS款)
開始貼膜,跟著形式走,水泥灰在奧迪身上才能把它的靈魂體現的淋漓盡致!
改造完以後
側面顏值無敵啊
炯炯有神的大燈配熏黑星耀中網 殺氣十足。
前臉一樣凶
卡鉗就算了,噴噴顏色得了。
側顏殺
屁股殺[色] 改裝清單列表可參考 接受私信 【外觀】 1、水泥灰貼膜(之前藍色沒貼膜之前貼過隱形車衣現在改了鈉多灰直接在車衣上貼膜,現在兩層膜保護原車漆哈哈) 2、RS輪轂 3、前後星耀包圍?4出尾喉 4、碳纖維尾翼 5、19換20胎 【內飾】 1、全車真皮座椅 2、中控?4門版岑木內飾 3、全車氛圍燈 4、頂棚麂皮(車內氛圍立馬變高檔) 5、4門版黑色麂皮 6、全包圍腳墊 因為在論壇發價格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就不在這里報價格了,外觀除了膜是進口的,其他都是某寶添的。 就這么多了,關注我,下次給大家拍長腿媳婦車模自駕游大片,改裝不易,發貼更不易,望版主加精!謝謝??
2. 奧迪全新Q5L怎麼樣
奧迪Q5L的車身尺寸為4765×1893×1659mm,車身側面修長,軸距加長達到2908mm,軸距增加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後排空間更加寬闊,提高了舒適度,也增加了後排的使用率。大燈運用了雙L造型更加富有科技感,犀利時尚,很有辨識度。後尾部變化最大的就是採用了隱藏式排氣,少了點野性多了些優雅。
奧迪Q5L的內飾也有了不少更新,進入駕駛室最為亮眼的就是將老款車型為鑲嵌式的中控大屏改為懸浮式設計。方向盤則變為了四幅式,手感更加出色。全液晶儀表盤,界面酷炫,解析度高,各種參數顯示清晰,一目瞭然。換擋機構也變成了推拉式電子檔桿,更上檔次。在操作系統上則升級為全新的MMI帶有手勢觸控面板,讓車主在使用時更加便捷。
奧迪Q5L在發動機上也有了新變化,雖然還是採用2.0T,但分成了高低功率兩個版本,高功率185千瓦,低功率為140千瓦,兩個版本高低搭配。
40 TFSI 榮享進取型和40 TFSI 榮享時尚型為2.0T 190馬力;45 TFSI 尊享時尚型、45 TFSI 尊享風雅型、45
TFSI 尊享運動型、45 TFSI 尊享豪華運動型為2.0T 252馬力。
變速箱新款採用大眾旗下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全新的變速箱可提供「跑車級」的換擋速度,換擋瞬間完成,在駕駛過程中獲得更運動、更平順的駕駛感。
3. 淺談2020款奧迪Q5L,帶你去了解最真實的它
提起奧迪人們一般首先會想到這是一個豪華品牌,BBA成了彰顯豪華的代名詞了,說起奧迪品牌有什麼車,大多數人直接會說奧迪A6和奧迪Q7,前些年各機關的公務車是奧迪A6已經成為了我們固有的印象,而奧迪Q7也被一些成功老闆的搞成了標配,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開出去氣質不輸給這輛款車的2020款奧迪Q5L,奧迪Q5與我國非常有緣分早在2008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奧迪Q5正式亮相,隨後借著奧迪品牌的影響力,以及產品自身的優勢奧迪Q5在中型豪華SUV的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並在這一市場中樹立了價值標桿,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新款奧迪Q5有什麼特別之處
稜角分明的前臉六邊形進氣格柵與奧迪Q7有些相似,但是他的前臉的設計非常具有設計效果,整體的風格很有運動感,六邊形的鍍鉻中網格柵看著非常霸氣,矩陣式燈組也是很有科技感,讓這款車的視覺效果變得精美高貴了不少,另外奧迪Q5L還配有了主動進氣格柵,具有風阻系數小發動機加熱時間短的優點
從側面看車燈的設計較為細長,看起來更加高大上
奧迪Q5L車身兩側線條優美,車窗周圍全部包上亮色條飾條,車內質感提升。就尺寸而言,長寬分別為4765 mm,1893 mm和1659 mm,軸距達到2908 mm,從數據來看,這款車的空間表現還不錯,尤其是後排空間。
再看看側身,有細長的線條把車子給連接起來,是的這款車看起來更加具有運動感
在奧迪Q5L的尾部設計上,流暢的線條感延續了家族式風格,多處運用橫向線條,突出轎車的橫向寬度,增強視覺穩定性。另外,尾燈內部還採用了一排排的 LED模組,造型極具科技感,夜間識別度極高。
矩陣式尾燈與前大燈相呼應
輪胎採用235/55R19的馬牌輪胎
剎車鉗要是也噴成紅色就漂亮了
輪轂也很漂亮
奧迪就是因為大燈過分的美麗而被車迷們親切的冠以了燈廠的稱號
底盤部分,盡管軸距增加,但在彎道、變道時,仍然是靈活的、完整的。前、後五連桿獨立懸掛,動力性能優良。通過調節底盤,懸架對路面的過濾也更加簡單直接
展廳里這台由於是40榮享時尚版的這款是190馬力的低功率版,並沒有360度全景影像
車頂小鯊魚鰭
後面自帶尾翼和高位剎車燈,讓行車更加安全
此車配有無匙進入系統及無匙啟動系統
主駕的車門板上集成了車門落鎖開鎖按鍵,電動後視鏡調節,四門玻璃升降開關,及後門開起按鍵,並且門板下方的儲物空間也不少
座椅具有前後調節,靠背調節,高低調節,腰部支撐的功能
雙色雙縫線的真皮座椅乘坐舒適包裹感也非常好
在內飾方面,全新奧迪Q5L以橫置的儀錶板設計取代了老款車型上的環抱式設計,明顯的強化了橫向感,另外,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帶有觸摸板的MMI系統以及手機無線充電板的加入,也讓奧迪Q5L更具豪華與科技的價值。
多功能方向盤,按鍵豐富調節順手,在左手下方是轉向燈和定速巡航撥桿,右手邊是雨刷控制撥桿
8·3英寸的彩色液晶屏操作是在檔桿前面的觸摸板上操作的,也非常順手
顯示屏下面是空調區,實體按鍵我還是非常喜歡的
飛機式檔桿,配有7速雙離合變速箱,調教的很好
大燈主開關
前機蓋開關在駕駛員左腿旁邊
檔桿前面的觸摸板就是用來調節中控屏上各項功能的
閱讀燈開關和天窗控制開關也是都設計在了中間這個位置
副駕駛也是電動調節座椅
副駕駛和後排的車門儲物空間都很不錯
中央扶手打開後裡面儲物空間不算很大,平時放點各種證件還是夠用的
裡面還有USB和AUX介面
一鍵啟動
超大軸距保證了後排乘客的舒適度,唯一感覺不好的就是地板中間的凸起太高了
全景大天窗真給力
後排當乘坐兩人的情況下,座椅中央的扶手可以放下來上面還有兩個杯托
打開前機蓋,上面也是有厚厚的隔音隔熱棉
動力方面,奧迪Q5L用的是2.0T的發動機,馬力最大可以達到一百九十馬力還有二百五十二馬力,這動力無論在城市用車還是高速長途都足夠用了
副駕駛前面的扶手箱空間也很大,原來CD機也藏在了扶手箱里
奧迪Q5L的後備箱空間也非常的大,深度很深
後備箱隔板下面是一個非全尺寸備胎
尾門也是電動升降的,尾門開起角度很大
後排座椅還支持46式放倒
放倒後是全平的,這樣拉大件物品也十分方便
後排為獨立空調,並配有兩個USB介面的點煙器介面
後攝像頭也是中規中矩的
細節考慮的很好,車內設計了幾個這樣掛物品的掛鉤
矩陣式尾燈
看完店裡的展車便和銷售員簽好了試乘試駕的協議,來到路上感受一下奧迪Q5L實際路況的感受
噪音控制的很好,胎噪和風噪幾乎聽不出來,底盤過濾細微的顛簸也很好,路上不方便停車,我們找到一個小花園開了進去看看這台45尊享時尚與展廳那台有什麼不同
外觀你分辨不出來哪裡有差別,我問了銷售員,他介紹最主要的發動機調校的功率不同,然後45尊享時尚還多了360度環影等功能
後剎車燈的識別度很高
我在小路上試了試車,方向盤力度很輕,指向明確
儀表盤顯示的信息很豐富
空調也是相當給力
這個觸摸板反應靈敏
全景大天窗晚上躺在車里看星星會很愜意
後視鏡角度也很大
45尊享時尚版帶有360度全景影像,倒車的時候你可以從顯示屏上看出你車前後左右都會有什麼障礙物
這360度全景影像畫面清晰而且還標注了你車輪偏離了多大
中控屏幕信息還是很豐富的
最後慣例來一張大鵬展翅,通過這次試駕奧迪T5L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我的大奧迪Q5L用車半年的心得體會等亂八七糟的事情
認證鑰匙。四驅是分時四驅,沒走過爛路,所以不知道性能如何,但燃油經濟性比上代應該有提升。腳墊、方向盤套、後備箱墊都是4S店贈送,質量一般。座套是某東上專車定製的,還不錯。鑰匙套也是某東的。這里建議買帶液晶儀表盤車的朋友,可以貼個膜,不怕被刮傷。
5. 奧迪Q5L有哪些優點和劣勢它的性價比高嗎
滿意滿意的地方有好多,最滿意的就是它的外觀和空間表現了,外觀顏值確實也是很高了,開出去也是倍有面子,檔次感十足了
最不滿意其實這台車子的後期動力儲備並不是很充足的速度較高的情況下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動力輸出,還有就是車內的噪音比較大,底盤舒適度也真的很一般,外觀的做工也不是很好,在這些細節上面要提升的空間還大著呢。
【空間】2.9米的軸距長度和1.89米的車身寬度足以說明Q5L有著龐大的車身尺寸,車內的空間布局也是極其合理的,後備箱特別大。
【動力】還是動力強勁的車子開著更爽一點,充沛的動力儲備隨叫隨到,特別是起步的時候絲毫沒有拖拉感。
【操控】它的底盤特別穩重,而且車輪的抓地力也非常強,同時,它的側向支撐性也是很OK的,總之我覺得這輛車開著特別有安全感。
【性價比】說起這款車的性價比,我覺得買車還是要買配置稍微好點的車,開始的時候試駕了低配的車,不過4s店裡低配的車也是加裝了一些配置了,按實際款有些配置是沒有的,所以我沒選擇低配的,加裝那麼多配置,我還是寧願就買這款車配置稍微好點的,新款的車確實性價比高,從外觀、配置、內飾的設計來說都很有進步,而且在價格方面也是有優惠,自己買回去之後也覺得值得。
6. 奧迪Q5L提車了20款45時尚,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本來想全款的,奈何全款裸車價貴1.1萬,還不如貸款…把剩餘的錢放余額寶賺錢回血。裸車加貸款手續費上牌服務費還有加裝行車記錄儀和v固膜。所有費用加起來42萬左右提車。看你們說的頓挫啥的沒感覺。之前一直開10款a6l和13款520,我感覺q5l體驗感好太多。好開多了。啟動啥的基本沒聲音,有的時候打火了還以為沒打火…新車就是香。哈哈。廢話不多說,上圖,另外吐槽下qq1氛圍燈。基本沒啥效果,就這點失望?,其他很滿意。功能太多了,哈哈,老車開久了,忽然感覺功能太多了,哈哈。
鑰匙認證,哈哈
7. 奧迪Q5貼量子膜好不好!
所謂好車貼好膜,好鞍配好馬,量子膜是全球生產工藝最先進的汽車膜,因為進入中國市場比較晚,相對其它品牌的知名度不高!造成很多顧客誤以為量子膜也是一人小品牌小廠家!量子膜的集團公司叫貝爾卡特是全球第二大汽車膜生產廠商!也是第五代磁控濺射技術唯一利用貴重金屬生產的廠家!目前世界上一流的廠家很多都是用第四代磁控濺射技術利用鋁材料生產的!整車貼下來一般都是在四個小時左右!詳情可來電網路下:壹捷汽車服務 羅湖店
8. 奧迪Q5L怎麼樣求中肯分析
奧迪Q5L的車身尺寸為4765×1893×1659mm,車身側面修長,軸距加長達到2908mm,軸距增加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後排空間更加寬闊,提高了舒適度,也增加了後排的使用率。大燈運用了雙L造型更加富有科技感,犀利時尚,很有辨識度。後尾部變化最大的就是採用了隱藏式排氣,少了點野性多了些優雅。
奧迪Q5L的內飾也有了不少更新,進入駕駛室最為亮眼的就是將老款車型為鑲嵌式的中控大屏改為懸浮式設計。方向盤則變為了四幅式,手感更加出色。全液晶儀表盤,界面酷炫,解析度高,各種參數顯示清晰,一目瞭然。換擋機構也變成了推拉式電子檔桿,更上檔次。在操作系統上則升級為全新的MMI帶有手勢觸控面板,讓車主在使用時更加便捷。
奧迪Q5L在發動機上也有了新變化,雖然還是採用2.0T,但分成了高低功率兩個版本,高功率185千瓦,低功率為140千瓦,兩個版本高低搭配。 40 TFSI 榮享進取型和40 TFSI 榮享時尚型為2.0T 190馬力;45 TFSI 尊享時尚型、45 TFSI 尊享風雅型、45 TFSI 尊享運動型、45 TFSI 尊享豪華運動型為2.0T 252馬力。
變速箱新款採用大眾旗下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全新的變速箱可提供「跑車級」的換擋速度,換擋瞬間完成,在駕駛過程中獲得更運動、更平順的駕駛感。
9. 奧迪Q5L提車五月分享作業,簡單聊聊我的使用感受
來汽車之家應該十多年了吧,看得多,發得少.之前是在雪鐵龍C5論壇發過幾篇文章.這Q5L提了五個月了,一直沒有發個帖子.疫情期間抽空照了幾張相,乘機發上來,也算是做個提車記錄和首半年回顧了.免不了俗氣,先來些圖片,再來寫體驗.
非全時,不過我無所謂.
說起買這輛車,可是機緣巧合.家裡原來有一輛雪鐵龍C5,和一輛308.大概是19年9月的時候,聽說一曾經的熟人因為車禍撒手人寰.我雖然駕齡也有16年,駕駛里程也二十多萬公里.可想想世間禍福來的太快,那輛308明顯有點不符合安全的需求,便開始想著把308給換掉.換啥呢?家裡2小,原來就挺喜歡途安和高爾夫嘉旅這總車型,雖然對空間有些需求,但是我對SUV其實並無感冒,我深知SUV的利潤高,智商稅較多.比如途觀和高爾夫嘉旅,進去其實坐姿高度差不了多少,就憑一個大輪轂和大屁股就賺了太多利潤.腦袋裡面搜羅了一圈,高爾夫嘉旅只有4T,途安的8T也停產了,賓士原來的B級也看過,好像是雙離合,保有量太少,也排除.最理想的就是寶馬二系麵包了.三缸自然不是我的考慮,四缸加愛信8擋才是我的目標,網上一搜羅,價格也不貴,20多一點.實際上在我心中,這2系的四缸可比x1那3缸要性價比高多了.拿好注意,拿好注意,看好價格,便朝4s店出發了.4S店一到,直接一盆涼水,這車不好賣,停產了.[流淚].不糾結,寶馬4S店裡繼續搜羅.X1一看,後排巨大.但是UKL這三個字是啥我還是明白的,entryclass,三缸賣這個價格,我還是不會認賬的.前驅1系的4缸還可以,心中作為備選,圖個動力,無法滿足二寶.三系青黃不接,老款是好車,但是沒有動機,在我心中C5不必3系差太多,放在家中有些雷同.店裡的其他車到都是好車,無奈不適合我(銀子).此處補一句,後來發現忘了問問3系GT,雖然平台老,但是空間還挺合適.寶馬出來,對面四個圈映入眼簾,去看看唄,拉上老婆就去了.進門最先看到的是奧迪Q3,那個騷藍色,真不錯,我原來就了解Q3這個車的,心中知道短板就是空間,後排人的空間不行,後備箱受益於圓潤的造型,也基本上是廢了.不過這個新款我是一看就.看中了,後排空間可以,座椅還可以前後調節.短板沒有了,看看其他關鍵的.內飾可以,其實我對內飾沒啥追求的.作為理工男汽車行業技術人員自然要了解一下技術.底盤不用說,絕對是千年不變的PQ平台,當然,現在搞個新名字MQB也就那麼個事情.發動機14T也就是標到250,考慮車重應該是夠了,卻不充沛.變速箱是奧迪,自然不會是乾式.心中這個車已經基本選定.再看了看邊上的奧迪A3,也可以,就是感覺小了點,將來家用擴展性不夠,只能給老婆代步.和寶馬1的2T類似,可以滿足一點動力的小需求.和銷售了解了了解價格,Q3其實有點超出預期,畢竟是這個平台,14T如果要個非丐版落地要28了,如果要2T的,要過30.過30買個A級車拉出來的SUV,還是有點超出我的預期的.順便說一下我的購車觀念,我看車,首先是看級別.A就是A,B就是B,C就是C,.每個車我一看,底子上是ABCD我是清楚的.我常常和同事說,車不可跨級而戰.每一個級別,無論你堆什麼動力總成上去,後者是拉長,加高,底子是不變的.這個平台可以決定底盤的架構,車身的用料的級別,特別是NVH方面和行駛質感.說遠了,扯回來.在奧迪裡面還看了一下A4,A6.A4無太多感覺,A6是好,畢竟是C級車,且內飾是新設計,問了問價格.......買不起.
心中大體決定了Q3,開始回家做點功課.發動機:4T還是覺得小了,還是要2T的,低功率就夠了.喜歡雙噴射的發動機,進氣道噴射可以極大的緩解氣門側的積碳.變速箱:沒得選,不是說DSG多好,只是覺得改進了這么多年,不能還有問題吧.車身和內飾:無功無過吧,液晶屏也不能給我太多好感.內飾做工級別符合這個級別的要求.儲物空間都有植絨覆蓋.前排座椅後背有塑料包覆.車門上面鐵件的部位都有塑料包覆.內部.空間也湊合,後排座椅可移動,後備箱底板可以上下移動開始研究一下底盤,開始搜羅了一下圖片,一搜不得了,觸目驚心啊,用料完全和大眾一樣,都是鋁換鋼.底盤鉸接部分就是徹徹底底的高爾夫水平.開始對行駛質感有了懷疑.懷疑就要驗證,隔了幾天決定去4S店試駕.到了4S店,先問價,2T的優惠少,沒現車,辦下來要30多了.心中有點猶豫了,不過還是要求了試駕.試駕車也是2T的,正好體驗.試駕後徹底絕望,動力還行,不過底盤太普通,偏硬不說,關鍵是沒有質感,找了一點有小坑哇的地方,沖擊感很強.說的直接一點,和我那308一個水平,甚至還少了一些韌勁.心中猶豫,如果說20萬買個A3是這個水平,我還可以接受,但是既然到了30萬,還是這個水平,我就有點糾結了.試駕完了,心中基本放下Q3,開始轉頭看了看A4L和Q5L.比較平台高了一級,A4比較普通,媳婦無感.不懂車的人就很直接,要SUV.再看Q5,看了看丐版,落地報36多,起步丐版也還湊合,除了布座椅,別的我都還接受.價格太高,回家再議.?回家,後續去了本田看了一下冠道,車還可以,但是有些看不上,用料還是太省,看習慣了歐洲車,真的接受不了日系那種用料,凡是看不到的地方都在省材料.加上沒有國六的2T,也就直接略過了.問了奧德賽,沒有燃油車了,只有混動,加價無車,拜拜.回去重新回憶一下購車需求.初衷是寶馬奶爸車,過渡到了奧迪,排除了Q3.又想了一下家裡的2台車,308車齡不長,但是畢竟不是長期選擇,C5是我的愛,可是是11年購車的,基本到了生命的末期.未來家裡長期還是打算只保留一個汽車,想想還是買一個B級車,或者一個B級衍生出來的SUV,每年有一兩次長途出行的需求,適度的空間可以提升一些舒適性.B級suv還是B級轎車,很快就鎖定,老婆只想SUV.我反而有點在Q5L和A6中間考慮了.在幾個店鋪比價乞丐版,最終談了一個Q5L裸車提車的,原車20個點優惠,無裝潢之類,全部落地34.奧迪A6的最低配要37多,算了,好是好,無止境.提車很簡單,也不是第一次買車了,按部就班,裸車提車,連膜都沒有貼.
十月提車,很少開,到3月底也就五千公里吧,其中包括一趟來回2500的長途.說一下體會吧.來說這個車,自然要和我過去十年的座駕來比較.分為幾個部分吧,動力總成,底盤,配置裝備,車身技術包括NVH部分.動力:40車型的這個發動機應該是現在大眾集團的主力發動機了,EA8883b型,不是以動力輸出為王道的機子,主打節能.雙噴射被很良心的保留下來了.320N的扭矩推動這個重量的車還是不錯的,可能我年齡大了,也是長期駕駛那230N的C5,開上Q5就是覺得動力夠用.變速箱無功無過吧,要是必寶馬的8AT,賓士的9AT整體肯定是不如的.而且液力變矩器的天生優勢就比較適合中國這種走走停停.DSG的這種特性放在德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每天開車基本沒堵車.買回來後,我特意嘗試過連續的走走停停,很明顯後面就開始闖動厲害,要避開擁堵開一段後,估計油溫下去了又會好一些.不過這樣說,和我以前開過的雙離合車還是有了很大的改進,可以明顯地感覺工程師要把這個車的和液力變矩器車類似的駕駛感受,給我老婆這種車盲來開,基本感覺不出來和液力變矩器的區別.這個動力總成的平順性還可以反正不怎麼吵鬧,在高速上120也就是穩穩的2000轉,噪音也大不到那裡去.對於30多的車,我覺得無功無過吧.油耗:低於我的預期,市區開開也就10個吧.高速可以做到8個以下.以我這個老C5車主來看,已經不錯了,畢竟車重1.8噸呢,怎麼說也有個4驅.底盤:說說地盤吧,說底盤,我必須和我的C5相比較.如果要我給一個總體的比較,我覺得Q5L是不如C5的.低區區間,平坦路面不用說,都可以.但是遇到井蓋,和小的不平,可以說C5是秒殺Q5L,C5的表現,我用一個字來形容,韌.可以將地面的顛簸化解掉.傳遞給身體的振動較小,而且給耳朵的反饋也是比較厚重的.Q5L給屁股的沖擊就會大一些.把胎壓放到2.2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而且傳遞給耳朵的聲音沒有C5那麼厚重.這一點以為那個車盲老婆的評價為准:開了幾天直接問我說怎麼這個車那麼顛,還不如C5有檔次.其實檔次感主要就是靠屁股和耳朵來感受的.中速:以國道70-100為典型吧,兩車相比,C5還是略好一點.高速,以高速120為典型吧,基本差不多.C5對長波的吸收會更好一些,Q5也可以吸收,就是反饋會快一些.C5會有一些比較優雅的上下起伏,而Q5少了這份優雅和從容.超高速:這個超高速是以中國的標准而言的.輛車我都開到過140160這個區間,Q5還是好一些,主要是體現在穩定性,尤其是給駕駛員的心理信心,這時候有點超出C5的控制范圍了,而Q5L還是比較沉穩的.過彎:Q5L完勝,不是說極限高多少,主要是側傾小.這和調教有關,也和基礎配置有關,畢竟是MLB,前面也就是雙叉臂的變形,後面就是復雜的多連桿.這個也沒法減配,動作太大了.制動:老本行了,助力器和我有重度關聯,此處不多說了.肯定和奧迪用了很多年的天合不一樣.誰好誰壞,我自己知道.卡鉗嘛:前面是義大利的貨,差不了.開了幾千公里沒怎麼見黑粉,估計就是performanceNAO了,反正我不飆車,不疾走山路,NAO就NAO吧,圖個輪轂干凈,盤耐用4驅:可能是看得太穿,非硬派的車,4驅也就不要太在意了.真要搞,還是分時硬派吧.現在這個降級的4驅,好在省油,估計重量也少一些.以上就是綜合的感受,從底盤整體而言,我是有些小失望的,畢竟車價差距在那裡,我那C5裸車才19.5.換到Q5L至少屁股沒有討到便宜.另外一方面,對這種差異差距,我還是很能從技術上理解的.車是由一定國家特性的,每個國家的車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用車需求.車企的功力也有所區別,雪鐵龍的特長就是底盤懸掛,C5這個車用一個前麥弗遜和極為復雜的後懸營造了一個極為舒適的底盤.尤其是後懸,這種傾斜放置的彈簧和避震沒有將上支點固定在車身上,而是支撐在了後元寶樑上,這種設計起到了一個類似於後整體副車架的效果,所有的輪子傳遞過來的沖擊都是被後副車架先吸收,然後再通過車架和車聲之間的橡膠傳遞給車身,這種用成本控制人員看來傻逼的做法只有psa能做的出來了.加上法國這個地方本來就是限速130,整個psa的和都沒有必要考慮超高速的穩定性.C5這個車也不必像C4C2這樣的小車強調在市區拐彎抹角的靈活性,這種需求下,調教出來的底盤也就湊巧迎合了中國的路況.反觀Q5.我也在德國生活了一年,對這個高速性能的需求是十分理解的,基本上高速上去就是150巡航,這種需求下,造出來的車輛就需要考慮150到200的穩定性.在不能應用空氣懸架這種可變技術的情況下,也只能讓舒適性妥協了.當然,到了中國為何不懂得改變和適配,這就是企業功力的區別了,也許是太懶吧,或者沒有授權FAWVW去干這些事.配置:不說了,我反正是丐版,基本上就是最基本的了,有個全景天窗,自動空調,自動大燈,電動座椅,藍牙電話,電動尾門.槽點一個,雨刮新車就響,雨天上高速難受.安全配置還可以,前方有情況可以自動剎車,老婆已經用到一次,我希望不要用到.後期打算去升級一些車道保持.布座椅很尷尬,現在在裸奔,打算臟了壞了去換打孔真皮.車身技術:用料還行,是個豪華品牌的用料,MLB平台發動機艙還保留了2分倉的概念,這個會幫助降噪.車身還是保留了不少鋁件,維修貴,對油耗有好處.發動機蓋還有行人保護,萬一出事了,行人受益,車主荷包遭殃.車身的隔音降噪還行,低速比我的C5好,30到130和C5差不多吧,過了130還是比C5強.看過大飆車,降噪的堆料還可以,沒有搞得很離譜.車身車門的密封性不錯,幾層橡膠密封還保持了這個基本應有的水平.幾個槽點.關門有點不好關,估計是橡膠的過盈量較多,預壓力比較大,這個可能就是為什麼130之後的噪音表現可以勝過我那台10年的C5.升玻璃的時候噪音太大,沒開幾天老婆就跟我吐槽這個點.不是說有雜音,就是聲音大.放在A級車上還算合理,放在B級豪華品牌是就有點次了.研究了一下,和玻璃接觸的密封條雖然是雙層,可是沒有植絨.去看我的C5居然是植絨的,怪不得C5升玻璃安靜.不是q5做的太差,而是c5用料太足吧.座椅,丐版,布藝的,我沒啥追求,還湊合.後排的確太直,坐久了難受.還是設計師太懶,軸距加長了,本可以做的更好.
寫了好多,總結一下吧.本想買個A級別奶爸車,結果買了個Q5L.30多買這個車吧,也就圖個性價比,產品力我覺得是在X3之下的.GLC就沒法比,感覺賓士主要是賣標的,反正有人買.如果給我多5個,我肯定考慮X3.既然少5個,Q5也是不錯的選擇.做了汽車行業好多年,看穿了一分錢一分貨,看過來太多減配的事情.走過了,也開過了幾個國家,,對車的需求也相對理性了.Q5L這個丐版還是很適合我的需求的.車子的底子可以,動力總成先進,基本的舒適性可以保證,配置家用也夠用.變速箱用的細心點,估計也可以扛過10年.接下來就是下一個用車循環了,希望平平安安,小毛病可以有,不要來些大的問題了.於20200328最後,版主給個精華唄[嘻嘻]
10. 奧迪Q5L真的很省油嗎它的性價比高嗎
45的動力是沒的說,給油就竄,地板油沒試過,感覺也用不到,但是俗話說雖然用不到,但不能沒有,超車信心感十足; 外觀也很符合我的審美,很年輕很有線條感,相比於之前老款的圓潤,我更傾向於這款的棱而有型; 空間簡直沒誰了,試駕的同級別都比較緊湊,當初選這車也比較看中空間吧,180的我坐後排腿部沒感覺到壓迫; 操控方面,速度慢時候特別輕,快一點就有點重了,有一點厚重的感覺,轉彎半徑也小,總之感覺像是在開轎車
【外觀】整個的外觀設計確實是非常漂亮的,但問題就是這個做工確實一般般,車漆做的不夠細致。
【內飾】內飾更加有范兒,就說這個車內的氛圍燈,車內的氛圍燈是30色的,真的很好看很時尚,晚上下班的時候開,配上車內19個喇叭的音響聽一聽優美的歌聲,讓我下班堵車也沒有覺得特別的煩躁。
【性價比】現在這款奧迪Q5L車性價比還是很高,主要功能齊全,滿足我們一家人的出行需求,特別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