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銳志和奧迪a4l哪個好
肯定A4L,檔次不一樣,至少在中國奧迪可以和賓士寶馬混到一個檔次,銳志再怎麼樣也是個掛豐田標的。
做工上,奧迪優於豐田。不要把銳志想的很好,表面V6+6AT+FR很光鮮,當你擁有以後你就會發現,其實豐田減掉了很多東西,比如後橋緩沖膠,皇冠是2個,銳志就減配成1個了,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貳』 銳界和奧迪A4L哪個好
要是喜歡品牌的話就選擇奧迪吧,畢竟A4L的品牌定位還是比較高端的,銳界的話空間相對大一些,通過性好一些,推薦還是A4L,有面子。油耗也低一些
『叄』 奧迪a4L跟豐田銳志車哪個好各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奧迪a4l天生燒機油,這個毛病永遠治不好,保養貴,需要加全合成機油,10萬公里要換渦輪總成,1萬多一個。而且再怎麼折騰也只是一輛前驅車。銳志雖然原廠動力不咋樣,可擁有300ps以上的改裝潛力,只要花點錢,可以改成隨時漂移的車,這是a4l這輩子都幹不了的事情。銳志只需要加93#,而a4l則需要加97#,無形中又幫你省下一筆油錢。而且a4是a級車,銳志是b級車,空間比它大,更適合在車內玩震動游戲~~~省下你懂得
『肆』 奧迪A4L一台好車嗎它的動力怎麼樣
動力:以前開帕薩特和邁騰的2.0T感覺加速迅猛,動力強勁;A4的2.0T相對來說比較溫和,可能是DSG和CVT的差別還是蠻大的
操控:轉向精準 , 就是新車的時候踩剎車會有異響。 可能是通病吧。
油耗:2.0T發動機,油耗完全在預期內,表現很好~很多人都「又想馬兒跑得好,還想馬兒不吃草」,車就是不會說話啊,要是會說一定就一句話:翻滾吧,牛寶寶~
舒適:舒適的話,覺得還行。很舒服到沒有,但是沒感覺過不適。就是這個台噪跟風噪覺得可以再降低一點就好了,開賓士那個靜音才覺得完美。另外一個空調的聲音也有點大。
『伍』 奧迪A4L和銳志哪個好
針對的用戶不同,奧迪A4L針對家用市場,外觀設計也比A6L要年輕些,所以適合一般家用,其實商用也可。
銳志是一台主打操控的運動型轎跑,前置後驅讓你有更多的駕駛體驗,這一點寶馬可以證明。如果在北方,建議選前驅或者四驅,不然下雪天和結冰路後驅很吃虧。
還有,銳志有2.5自然吸氣,A4L有2.0渦輪增壓,看你的喜好了
『陸』 銳界和奧迪A4L汽車哪個好
銳界口碑-優點|缺點|油耗-車型口碑
4.6分
高於同級6.48%
優 點:
功能齊全(21)隔音效果好(14)穩重大氣(12)座椅舒適(11)動力充沛(10)
缺 點:噪音問題(10)懸掛過硬(3)起步費勁(3)噪音過大(2)過彎傾側明顯(1)
『柒』 銳志和奧迪A4L
奧迪A4L天生燒機油,這個毛病永遠治不好,保養貴,需要加全合成機油,10萬公里要換渦輪總成,1萬多一個。而且再怎麼折騰也只是一輛前驅車。銳志雖然原廠動力不咋樣,可擁有300PS以上的改裝潛力,只要花點錢,可以改成隨時漂移的車,這是A4L這輩子都幹不了的事情。銳志只需要加93#,而A4L則需要加97#,無形中又幫你省下一筆油錢。而且A4是A級車,銳志是B級車,空間比它大,更適合在車內玩震動游戲~~~省下你懂得
『捌』 全新奧迪A4L,三款動力選擇+四驅,總有一款適合你
目前車市的競爭可謂是越來越激烈了,國產車的日漸崛起,合資車也越來越實惠,導致BBA三大廠商倍感壓力,也將加快更新換代的腳步,奧迪將迎來一款升級換代的B級車型——全新一代A4L。
各位小夥伴如果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銳志與奧迪A4L選擇哪一款
如果是這兩款車做個選擇,我估計您的預算應該是在25-30萬之間。首先說銳志 這款車的亮點就是後驅,具有很高的駕駛樂趣,技術成熟,但缺點是車輛技術相對落後,發動機技術近十年沒有重大改進,發動機動力也不是很好,2.5車型馬力不到200匹,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後驅的優勢。再來看A4,同樣是外觀好,技術成熟,但奧迪的科技配置及科技含量較高,CVT的變速箱也比銳志相對好點,品牌形象更是領先於銳志,缺點就是價格較銳志偏高,推薦35TFSI系列,前驅的驅動形式也無法帶來更多駕駛樂趣。綜上所述,如果預算低於25W,選擇銳志,高於25W選擇A4。只是建議,具體買哪一款還需要看您的用車需求。
『拾』 值得關注!改款奧迪A4L、兩驅銳際領銜,近期上市熱門新車點評
隨著各行各業的逐步復甦,中國車市也開始逐步呈現回暖態勢。近一個多月以來,又有多款備受關注的熱門新車上市投放。以下,我們將帶來最受關注的幾款車型點評。
改款奧迪A4L
指導價:30.58-39.68萬元
隨著改款奧迪A4L的上市,國內的豪華B級車市場BBA之間的競爭更趨白熱化。
新款A4L的改動、升級主要集中在外形以及配置方面。
外形方面,新款奧迪A4L採用了奧迪最新的家族前臉設計,且同時擁有致雅型和動感型兩種前臉風格。不僅看上去更有新鮮感,也更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配置部分,新款A4L全系配備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以及10.1英寸中控觸屏,並搭載最新一代MMI車載多媒體系統。這使得新車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方面完全接軌最新潮流。
動力部分,改款A4L全系配備2.0T發動機,35 TFSI、40 TFSI、45 TFSI三種動力配置,最大功率輸出分別為150馬力、190馬力、252馬力,全部匹配7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器。新車最大的變化是採用了奧迪全新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驅系統,並且下放到40 TFSI車型,這使得消費者購買四驅版A4L的門檻降低。
綜合點評:改款A4L的升級頗具針對性,在消費者注重的外形、配置以及使用體驗上提升了產品綜合競爭力,但售價相對老款卻並未有多大變化。在目前的豪華B級車市場,改款奧迪A4L是一款相當均衡的產品,其主要競品是寶馬3系。賓士C級在產品力方面,已落後於二者。
一汽-大眾探岳GTE
指導價:24.98-25.98萬元
一汽-大眾探岳是目前中型合資SUV市場的熱銷車型之一,探岳GTE的推出既有大眾布局新能源市場的策略因素,也有受迫雙積分壓力的緣故。
相對於燃油版探岳,探岳GTE在外形方面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部分細節區域會有專屬LOGO等。兩者之間的主要不同是在動力總成系統上。
探岳GTE配備一具1.4T發動機+電機+鋰電池組的PHEV插電混動系統,這套系統最大綜合功率輸出為155kW,峰值扭矩為400牛米,匹配六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因為是插電混動車型,所以探岳GTE具備純電模式行駛能力,其電池組容量為13kWh,純電動模式下的續航里程為54公里。如果僅用於日常上班代步,這台車可以只用充電使用。如果需要長途駕駛,探岳GTE可以和汽油版探岳一樣加油使用,但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2.0L。
綜合點評:作為插電混動車型,探岳GTE的一大優勢是高燃油經濟性,另外一大特點是可以上綠牌且能享受新能源購車補貼。這在某些限購城市,會是比純電車更好的選擇方案。因為它不會有「電快沒了」的里程焦慮。
長安福特銳際兩驅
指導價:17.98-19.48萬元
長安福特終於在近期有了些銷量反彈的跡象,而這無疑要歸功於銳際的上市。
四驅版銳際用一個很務實的定價——18.98-21.88萬元讓長安福特挽留住了希望;2.0T+8AT+四驅,該有的主流配置全部具備。四驅版銳際在這個價位區間體現了相當的性價比。兩驅版車型的到來則將銳際的性價比再度放大。
17.98-19.48萬元,包括:聰慧悅享款和聰慧嘉享款兩款車型。除了沒有四驅系統,2.0T+8AT以及各種豐富配置一樣不少。對於城市日常駕駛來說,更低售價的兩驅版無疑更實惠。
綜合點評:通過合理的定價,長安福特銳際暫時在市場站住了腳跟,並擁有了一個良好開局。然而當年翼虎也有類似的開局,長安福特這一次能保持住戰果嗎?順便說一句,相對本田CR-V這類競品,長安福特銳際目前終端基本無優惠,所以性價比會稍打折扣。
廣汽豐田C-HR EV
補貼後售價:22.58萬-24.98萬元
廣汽豐田C-HR是一款綜合產品力非常強大的小型SUV,其駕駛感受、操控性都非常突出。如果要說弱點,這台車後排空間不夠,所以不太適合當作家庭用車。
作為C-HR的純電動版車型,廣汽豐田C-HR EV的定位主要是解決日常代步問題,更注重滿足個人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它有更精準的市場定位。
相比燃油版車型,C-HR EV新升級配備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並且有10向電動調節座椅等豐富配置。在動力性能上,其最大功率輸出150kW,峰值扭矩300牛米,NEDC續航里程為400公里。
綜合點評:廣汽豐田C-HR EV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代步駕駛和短途出遊需求,日常用車成本相對汽油版車型更低。相比汽油版,這款車型更推薦限購地區以及個人消費者購買。在駕駛體驗方面,C-HR EV也會與汽油車型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雪佛蘭開拓者
指導價:25.99-32.99萬元
雪佛蘭希望用性價比來突擊中國中大型七座SUV市場,於是國產版開拓者來了。
相比美規雪佛蘭Blazer,國產雪佛蘭開拓者要大上一圈,其車身三圍尺寸達到了4999mm\1953mm\1736mm,軸距2863mm,座椅採用2+3+2布局。
作為一款中大型七座SUV車型,雪佛蘭開拓者的設計相當時尚、運動,這無疑是看準了市場的年輕化態勢。
配置方面,開拓者沒有採用全液晶儀表盤,RS車型行車電腦屏幕尺寸為8英寸,其它車型
為4.2英寸。中控觸屏,除最低配為8英寸,其餘車型均配備10英寸屏幕。車機系統搭載Mylink+系統,支持蘋果Carplay和網路Carlife手機互聯映射功能。
動力部分,開拓者全系配備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37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匹配9速手自一體變速器。
綜合點評:作為一款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七座中大型SUV,雪佛蘭開拓者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表現並沒有太緊跟市場,沒有採用全液晶儀表不太應該;另外,車機系統也稍微顯得不夠智能。相對品牌,開拓者的售價有些難以支撐。在終端降價之後,這款車的性價比才會得到顯現。
(文:Louis9、何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