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賓士寶馬奧迪哪個的發動機技術更好
由於發動機技術的突飛猛進,頂尖發動機技術已經全面進入了T時代,下面會有07年以來5年的全球十佳發動機排名,可以看到,每年的前幾名均為帶增壓的發動機。
還有,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大眾的發動機技術,或者說奧迪的發動機技術已經長期以來一直占據著第一的寶座。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幾年看來,奧迪寶馬賓士能上十佳榜的發動機中,只有奧迪上榜的發動機所配置的車型在市面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僅是各品牌對比,即使是在同品牌內,奧迪的優異發動機2.0T都是真正取得了技術和商業的雙重成功,而不僅僅是一個靠著實驗室的一些檢測數據來取得冠軍,數據優異的基礎上,也成功佔領了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我們再細分析,寶馬賓士。
首先寶馬和賓士都曾在5年內缺席了十佳發動機評選,
賓士僅僅是07、08年上榜,已經落榜3年之久;
而寶馬近期在放棄了對於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固執之後,開始頻繁上榜,而且上榜發動機均為增壓發動機,目前國內的寶馬主要銷量的寶馬1、3、5、7系主流車型均未採用上榜發動機作為動力,可見僅僅是實驗室的成功而已。何況寶馬依然是缺席了07年的十佳。
不可否認,我很欣賞寶馬的直列6缸自然吸氣發動機,不過很可惜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直列6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將成為絕版作品。
強勢如寶馬依然不得不向發展趨勢臣服。
不管實驗室技術如何,目前市面上我們能買到的最好發動機車型,依然是奧迪。
而且即使比實驗室,也可以看到,奧迪的發動機也霸佔發動機十佳榜首超過了5年,近期的發動機技術是奧迪的天下。
詳細列出2007年-2011年這5年以來的全球十佳發動機排名,供參考
2011年世界十佳發動機
大眾3.0L TFSI機械增壓V6發動機
大眾2.0L 直列4缸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
寶馬3.0L N55B30直列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寶馬與PSA開發的1.6T直列四缸增壓發動機
寶馬與PSA開發的1.6T直列四缸增壓發動機
克萊斯勒3.6L Pentastar V6發動機
福特5.0升V8發動機
雪佛蘭1.4L DOHC直列4缸發動機
日產80kW AC Synchronous Electric Motor
沃爾沃3.0L 直列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現代5.0L Tau DOHCV8發動機
2010年全球十佳發動機
發動機型號 應用車型
* 2.0LTFSI發動機渦輪增壓頂置雙凸輪 I-4(奧迪A4)
* 3.0L TFSI發動機增壓雙凸輪軸V6發動機(奧迪S4)
* 3.0L的DOHC的I - 6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寶馬335d)
* 2.5L雙頂置凸輪軸的I-4混合(福特Fusion混合動力版)
* 3.5L EcoBoost渦輪增壓頂置雙凸輪V6(福特Taurus)
* 2.4L的DOHC升ECOTEC的I-4(雪佛蘭Equinox)
* 頂置雙凸輪軸4.6升V8(現代勞恩斯Genesis)
* 2.5L渦輪增壓頂置雙凸輪 H-4的(斯巴魯力獅2.5GT)
* 1.8L雙頂置凸輪軸的I-4混合(豐田普銳斯)
* 2.0L單頂置凸輪軸的I-4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大眾捷達SportWagen TDI)
2009年全球十佳發動機名單
奧迪:2.0升TFS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直列四缸DOHC發動機(配備奧迪A4Avant)
寶馬:3.0升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配備寶馬135iCoupe)
寶馬: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配備寶馬335d)
豐田:3.5升V6發動機(配備雷克薩斯IS350)
克萊斯勒:5.7升HemiOHVV8可變排量發動機(配備道奇Ram/ChallengerR/T)
福特:2.5升直列四缸HEV發動機(配備福特EscapeHybrid)
通用:3.6升缸內直噴V6發動機(配備凱迪拉克CTS)
本田:3.5升V6VCM可變排量發動機(配備本田雅閣Coupe)
現代:4.6升V8發動機(配備現代勞恩斯)
大眾: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配備大眾捷達TDI)
2008年度十佳發動機
奧迪:FSI 2.0L Turbocharged DOHC I-4(雙頂置凸輪軸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寶馬:3.0L Turbocharged DOHC I-6(雙頂置凸輪軸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賓士:3.0L DOHC V-6 Turbodiesel(雙頂置凸輪軸V6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
福特:4.6L SOHC V-8(單頂置凸輪軸V8發動機)
通用汽車:3.6L DOHC V-6 (雙頂置凸輪軸V6發動機)
通用汽車:6.0L OHV V-8 Hybrid(6.0升V8混合動力發動機)
本田:3.5L SOHC V-6(單頂置凸輪軸V6發動機)
馬自達:DISI 2.3L Turbocharged DOHC I-4(直噴點火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日產:3.7L DOHC V-6(雙頂置凸輪軸V6發動機)
豐田:3.5L DOHC V-6(雙頂置凸輪軸V6發動機)
2007世界10佳發動機
1 奧迪 3.2升FSI雙頂凸輪軸V6發動機(奧迪A6)
2 奧迪 4.2升雙頂凸輪軸V8發動機(奧迪S4)
3 戴克 5.7升HemiMagnum側置凸輪軸V8發動機(克萊斯勒300C)
4 戴克 3.2升雙頂凸輪軸I-6CDI渦輪柴油發動機(賓士E-320CDI)
5 福特 4.6升單頂凸輪軸V8發動機(福特野馬GT)
6 通用 4.2升雙頂凸輪軸VortecI-6發動機(雪佛萊開拓者)
7 本田 3升單頂凸輪軸V6發動機(本田雅閣混動力)
8 本田 3.5升單頂凸輪軸V6發動機(阿庫拉RL)
9 馬自達 1.3升Renesis旋轉發動機(馬自達RX-8)
10 日產3.5升雙頂凸輪軸V6發動機(日產無限G35跑車
『貳』 買車是要缸內直噴的好,還是電噴的發動機好你感覺呢
買車我個人覺得買多點電噴的發動機汽車比較好。
一、現在很多的汽車發動機都是採用的多點電噴的發動機、多點電噴的發動機汽車在技術方面也比較成熟。
在駕駛汽車行駛踩油門噴油的時候,汽車的電子控制閥會控制噴油器的油量大小,使噴出來的汽油在燃燒室內充分燃燒,不會在汽車發動機節氣門,進氣管,缸壁,活塞上產生堆積大量的積碳,影響汽車發動機的動力,所以我個人覺得購買汽車、買多點電噴的發動機汽車比較好。
不過,買車更多的是要看個人的需求和愛好,因為無論什麼樣的配置,總會有好的地方和壞的地方,就像我們日常所遇到的問題一樣,如果你喜歡SUV你可以享受它的大空間高地盤,但是通常售價也比轎車貴些,舒適性也稍微差一些。所以我總覺得自己喜歡就好。
『叄』 THP發動機與TSI發動機比較,哪個更好一點
首先進口TSI雙增壓發動機的機械增壓部分的可靠性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而且TSI系統在中國本土本身就有水土不服的表現,對燃油要求也較高,同時高昂的維護保養費用也不是一般工薪階層能接受的。對於奧迪TFSI和進口大眾的TSI發動機系統基本上同出一族,它們出眾的動力是用大量金錢堆砌起來的。至於國產版TSI發動機本身就是閹割版本,去掉了低速時使用的機械增壓器,使國產TSI發動機低轉速(1400以下)時發動機扭力輸出低下、車輛肉,與進口版TSI發動機相比本身性能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而說到THP發動機,THP163發動機(1.6L用於國產3008)是我們現在能買到的唯一一款合資THP發動機,其120KW/6000rpm、240NM/1400-4500rpm的數據本身就說明問題,相比大眾1.8TSI的118KW/5000-6200rpm,250NM/1500-4500rpm的數據很有優勢。拋開品牌因素,THP發動機以更低的入門要求達到同等的動力水平,哪個技術更先進一目瞭然。同時THP發動機1萬公里小保,TSI發動機7500小保;THP要求93#汽油,TSI要求97#汽油;THP發動機1000轉渦輪介入,1400轉扭矩最大,TSI發動機1400轉渦輪介入,1500rpm扭矩最大。在此就不提THP200發動機(1.6L高功率版),此發動機完勝大眾的1.8TSI毫無壓力。與此同時,THP屬於全時渦輪增壓發動機,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車輛起步後基本渦輪一直在工作的工作環境設計的,在保證了渦輪增壓器的使用壽命的同時大大提高了低速時車輛的加速能力;相反大眾的1.8TSI屬於傳統渦輪增壓發動機,國產版1.8TSI發動機更是閹割了機械增壓部分,為了彌補低速時的加速薄弱,將渦輪介入轉速從2200rpm降低到1400rpm,但是就算是這樣渦輪介入晚、渦輪遲滯的問題還是存在,低速加速能力不給力仍然是國產TSI發動機的短板,同時因為TSI發動機渦輪本身不屬於全時渦輪,因此過多的使用勢必會造成渦輪的使用壽命比設計使用壽命有所降低。在我看來技術的先進與否還是要看在同樣回報的情況下哪個更省錢,THP發動機以更低排量,更低的製造成本,更低的燃油要求,更長的維護周期,更好的可靠性在很多方面比TSI發動機優越。
『肆』 奧迪a6 2.5和2.0t哪個好
首先,你問的應該是奧迪A6 L,而不是奧迪A6,奧迪A6隻有1.8T、2.0T和3.0T三款動力,而A6 L則有1.8T、2.0T、2.5L和3.0T四款動力。
奧迪A6 L的2.0T發動機為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65kW,峰值扭矩350N·m,最高車速245km/h;2.5L發動機為V6缸內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250N·m,最高車速236km/h。
單從發動機數據表現來看,2.0T版本顯然要更加優秀。
然而,即便如此,單拿2018款來說,2.5L版本與2.0T最高配版本配置基本相同,但是也要比2.0T最高配版本價格高將近2萬塊。
這是為什麼呢?
除了發動機不同,2.5L版本發動機匹配的為8CVT變速箱。並且,雖然2.5L發動機賬面數據表現略輸於2.0T發動機,但是不得不否認的是V6發動機的名頭加上CVT變速箱,還是值這兩萬塊的。
所以,如果讓我選,我肯定選2.5L版本。不為別的,就為加速時不用刻意等待渦輪介入時那短暫的延遲。除非有錢,直接上3.0T機械增壓版本。
奧迪A6L是目前ABB三大門派里唯一堅持小排量v6自吸引擎的國產行政級長軸轎車,從這個角度來看,2.5升的奧迪A6L已經相當值得珍惜了!要知道連皇冠都已經不提供2.5升V6自吸引擎給中國消費者了~
2.5排量的奧迪A6L在噪音、震動等方面做的比較出色,這也是很多商務用戶比較喜歡這款引擎的重要原因!而且其自吸的工作方式在長期使用時也會比增壓引擎更加穩定~
2.0T引擎是奧迪的戰略性引擎,旗下很多車型都在用。這台引擎的動力性能和油耗做得比較均衡,其0-100的加速時間為7.5秒,工信部油耗為6.6升。其排量小的油耗也體現在每年車主都要繳納的車船稅上。所以是目前A6L在國內銷售量最大的一個排量!
兩台車的持有成本差異比較大,2.0T引擎的機油加註量為五升,2.5升V6引擎的機油加註量為八升,火花塞的更換費用也不一樣,再加上2.5升V6自吸引擎的油耗也比2.0T高,所以兩台車的購車價、持有成本都需要實現權衡好!
從保值率來看,目前奧迪A6L新車售價最低的還是小排量增壓引擎的版本,它的保值率無疑是最高的,而2.5升自吸引擎的奧迪A6L售價要高一些,所以將來的保值率也會稍低一些。
看著費用和動力,2.0T的奧迪A6L比較劃算,看重舒適性還是小排量V6自吸引擎的30FSI版本比較合適。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奧迪a6的2.5L和2.0T哪個更好一些,下面來分析一下。
先看價格,2018款奧迪a6的35TFSI運動版和30FSI 時尚 版在配置上幾乎一摸一樣,區別就在於前者是2.0t,後者是2.5l,兩者在終端售價上相差了近一萬塊,指導價相差了接近3萬,2.5排量車型更貴。價格是不是也能從側面說明一些問題。
再看兩者發動機的區別,2.0t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65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最大扭矩輸出轉速在1500-4500轉,最大功率輸出區間4500-6000轉。2.5L自然吸氣v6發動機,最大功率15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最大扭矩輸出區間為3000-4750轉,最大功率輸出區間在6000-6500轉。從動力上看,肯定是2.0t更加生猛,中低轉速便能爆發最大扭矩,直接暴躁。2.5自吸的優勢則在於輸出線性,可控性高,扭矩輸出隨著轉速漸進性提升,順滑無比。另外v6也是它的致勝法寶,在對抖動的抑制上做到了悄無聲息,發動機噪音也更小,那種從容淡定不是四缸所能比擬的,在排氣聲音上也更加低沉渾厚動人,不經意間就能暴露它的高級屬性。
變速箱方面,2.0t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也更加強調性能和動力調配,雙離合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高,抗高扭性出色,這也是早期很多賽車用雙離合的原因。2.5L堅持用cvt變速箱,依舊平順,無頓挫,更能體現其商務風格。雙離合的缺點主要是耐久性不足,小毛病多,cvt耐用但運動硬不足。奧迪a6也不是一款運動性車。
在內飾風格上,2.0t車型內飾材質以金屬和塑料材質為主,而2.5車型上增加了更多的木質材料,更顯高端,在視覺效果和材質搭配上檔次感更為突出,有一種大氣的奢華,整體觸感也更加精緻高級。
總結
對於奧迪a6的商務定位來說,更大排量的自吸加v6要更加合適,6缸機的質感和4缸相比有著明顯優勢,高級感由內而外散發。在動力上,2.5排量也比較夠用,加速的順暢感也更高,所以李老貓還是更推薦2.5車型。
如果是1.8T和2.5比,建議2.5,如果是2.0T的和2.5,建議選2.0T的。2.5的發動機技術落後了,而且油耗偏大,奧迪的CVT一般般。最新的2.0T+雙離合動力組合不管從動力、油耗來講都優於2.5的。2T的發動機是最新的EA888,雙噴射(類似豐田的2T),基本解決了積碳的問題,雙離合變速箱雖然不推薦,但大眾家經過這么多年的改良已經很好了,奧迪用的還是加強版,沒有保時捷的PDK好,但肯定比大眾的好。跑得快又省油,為啥不選呢?
奧迪a6L的2.5L和2.0T哪個好?
建議您入手2.0T!這個時代對於一款標準的C級車來說,配備2.0T的發動機是一個很理想的選擇,要放在十幾年前一部C級車至少得3.0L的排量,只不過由於各種排放規則的制約,逐漸的偏向了小排量渦輪的發展趨勢!相比較奧迪A6L的車重,配備2.5L發動機在動力上僅僅是夠用,而做不到游刃有餘,而2.0T則表現的要出眾許多,畢竟這是奧迪A6L、是標準的C級車,弄個2.5L的自吸+CVT終究有些差了點意思!
從價格上看2.0T的A6L要比2.5L的A6便宜了不少,實際上若想選擇2.5L的A6L不如加點錢直接上3.0T版本了,那才是真正適合A6L的發動機,而切2.5L與3.0T之間的價格差異不大,前一段時間甚至價格非常相近,所以這個2.5L在2T、3T之間橫著,幾乎很難形成足夠的競爭力。。自然吸氣車型所以如今的日常代步、買菜已經開始逐漸的不適合了,因為在日常的使用中渦輪機頭的扭矩平台特性可以全方位的覆蓋1500-3000之間,而在這個轉速范圍內渦輪機頭都能提供足夠寬泛的扭矩!在這個區間之內,無論轉速到底是多少,只要渦輪還保持工作,那麼充足的扭矩就會隨叫隨到!而自然吸氣則不同,低轉速時沒勁,釋放高扭矩需要一個峰值扭矩轉速,也就是偏高的轉速,誰沒事開車能總把轉速拉到峰值扭矩轉速上?自吸的扭矩在與一個固定轉速,而渦輪的扭矩釋放是呈現區間的,相比較而言日常買菜、代步渦輪機頭更適合!
不要擔心渦輪增壓發動機不耐用,現在的渦輪的壽命一點都不差,歐洲的自吸車型已經少的可憐了,難道渦輪不好?也沒必要說雙離合容易壞,2.5L的CVT難道就結實么?過去奧迪採用這款CVT的有多個車型,但由於扭矩過大導致打滑現象,很多款式也就從此棄用了,現如今僅保留了一款2.5L的A6L還在用這個,而實際上死都的這款CVT已經很老舊了,對比日產現在能承受400N·M的CVT,奧迪這個實在上不得檯面!所以奧迪A6L要麼您買2T,要麼您就買3T;至於2.5L這款,如果您是在和1.8T做比較可以買2.5L的,與2T比較就必須選2T,價格上還有優勢!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網路,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您說的應該是國產的奧迪a6l吧,奧迪a6和奧迪a6l並不是一款車型,這兩款排量如何選擇只能說看您的喜好,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一下。
動力上2.0T車型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馬力224匹,峰值扭矩350牛米,最大功率165千瓦,2.5L車型匹配cvt變速箱,看到cvt就知道他是以什麼為主了,必然不適合激烈駕駛,最大馬力204匹,峰值扭矩250牛米,最大功率150千瓦,零百加速的話肯定是2.0T車型勝了。
但是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優點2.5L車型要多一些2.5L車型是v6發動機加上cvt變速箱,動力的平順性是2.0T車型沒法比的。而且2.5L車型噪音要小一些,乘坐和駕駛舒適性好很多,基本上2.0T車型偏向於運動風格,而2.5L車型則偏向舒適風格,而且2.5L車型不燒機油!
所以看您的個人喜好了,運動選2.0T,舒適省心選2.5L,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我的是18款30周年風尚,落地不到45萬。cvt省油,渦輪車耗油,2.5自吸的起步沒2.0的快,油耗比2.0的大,高速9角不到,路上1元左右,保養比2.0的貴多了,2.0的弄好是43萬 ,便宜2萬,但畢竟30FSI是六缸,35tfsi是四缸,相比較來說,開開一定是2.0的好,性價比高。
打開網路APP看高清圖片
2.0T引擎是奧迪的戰略性引擎,旗下很多車型都在用。這台引擎的動力性能和油耗做得比較均衡,其0-100的加速時間為7.5秒,工信部油耗為6.6升。其排量小的油耗也體現在每年車主都要繳納的車船稅上。所以是目前A6L在國內銷售量最大的一個排量!
兩台車的持有成本差異比較大,2.0T引擎的機油加註量為五升,2.5升V6引擎的機油加註量為八升,火花塞的更換費用也不一樣,再加上2.5升V6自吸引擎的油耗也比2.0T高,所以兩台車的購車價、持有成本都需要實現權衡好!
從保值率來看,目前奧迪A6L新車售價最低的還是小排量增壓引擎的版本,它的保值率無疑是最高的,而2.5升自吸引擎的奧迪A6L售價要高一些,所以將來的保值率也會稍低一些。
看重用車成本和動力體驗,2.0T的奧迪A6L比較劃算,看重舒適性還是小排量V6自吸引擎的30FSI版本比較合適。
本人與一朋友一起於2013年買了奧迪A62.0T和2.5排量的各一台。我是2.0T的,朋友是2.5自吸的。四年多來,我總里程數九萬多點,朋友的車十萬零些。總體兩車表現都算滿意!不過我還是推薦你買2.5排量的。因為我發現2.0T的過了八萬里程後機油消耗明顯增大,就是大家說的燒機油。而2.5排量的到目前(十萬里程)還沒發現!奧迪車最怕燒機油了,如果燒的厲害發動機得大修。所以個人認為還是買2.5V6自吸的靠譜些,穩當些!
我覺得你的比較方式都不對,一個四缸,一個六缸,駕駛體驗都不一樣,1.8t數據看著都不錯,都不要說2.0的,你開過就知道明顯不一樣,不一個檔次,2.5六缸換擋平順性和加速性可以說非常棒。六缸四缸的差距真不是你看著參數聊的。
『伍』 十佳發動機排名
1、奧迪 3.0L V6雙頂置凸輪軸機械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 (奧迪S4、S5)
2、寶馬 3.0L L6 N55雙頂置凸輪軸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寶馬135is)
3、寶馬 2.0L L4 N20雙頂置凸輪軸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 (寶馬328i)
4、克萊斯勒 3.6L V6 Pentastar 雙頂置凸輪軸可變氣門正時自然吸氣發動機(公羊1500)
5、福特2.0L L4 EcoBoost雙頂置凸輪軸渦輪增壓發動機(福特福克斯ST/金牛座)
6、福特5.5L V8 Trinity雙頂置凸輪軸機械增壓發動機(ShelbyGT500)
7、凱迪拉克2.0L L4 LTG雙頂置凸輪軸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凱迪拉克XTS/ATS)
8、本田 2.4L L4 Earth Dreams雙頂置凸輪軸i-VTEC缸內直噴發動機(本田雅閣Sport)
9、本田3.5L V6 Earth Dreams單頂置凸輪軸i-VTEC缸內直噴發動機(本田雅閣)
10、斯巴魯 2.0L H4 FA20 雙頂置凸AVCS D4-S 直噴發動機(斯巴魯BRZ)
『陸』 奧迪公司的缸內直噴技術
FSI,「缸內直噴發動機」,「直噴式汽油發動機」。
是奧迪獨有的領先技術,它最大地優化了進氣混合效率,使高效節油和大功率輸出不再矛盾。奧迪FSI增加了火花塞點燃式發動機的扭矩和輸出,同時增加了15%的經濟性,為降低排放奠定了基礎。與常規的點燃式發動機相比,FSI可將燃油直接噴入燃燒室,不再需要節氣門,降低了發動機的熱損失,從而增大了輸出功率並降低了燃油消耗。
具體的說:
FSI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字母簡寫,中文意思是燃料分層噴射技術,它代表著今後引擎的一個發展方向。
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是通過電腦採集凸輪位置以及發動機各相關工況從而控制噴油嘴將汽油噴入進氣歧管。汽油在歧管內開始混合,然後再進入到汽缸中燃燒。空氣跟汽油的最佳混合比是14.7/1(也叫理論空燃比),傳統發動機由於汽油跟空氣是在進氣歧管內混合,那麼他們只能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須達到理論空燃比才能獲得較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但由於噴油嘴離燃燒室有一定的距離,汽油同空氣的混合情況受進氣氣流和氣門開關的影響較大,並且微小的油顆粒會吸附在管道壁上,這就的理論空燃比很難達到,這是傳統發動機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
要想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把燃油直接噴射到汽缸中去,這就是奧迪的FSI燃油直噴發動機可以做的。直噴式汽油發動機採用類似於柴油發動機的供油技術,通過一個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壓力,將汽油提供給位於汽缸內的電磁噴射器。然後通過電腦控制噴射器將燃料在最恰當的時間直接注入燃燒室,通過對燃燒室內部形狀的設計,讓混合氣能產生較強的渦流使空氣和汽油充分混合。然後使火花塞周圍區域能有較濃的混合氣,其他周邊區域有較稀的混合氣,保證了在順利點火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實現稀薄燃燒。這就是分層燃燒的精髓所在。
FSI技術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注油模式:分層注油和均勻注油模式。在發動機低速或中速運轉時採用分層注油模式,此時節氣門為半開狀態,空氣由進氣管進入汽缸撞在活塞頂部,由於活塞頂部製作成特殊的形狀從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渦流。當壓縮過程接近尾聲時,少量的燃油由噴射器噴出,形成可燃氣體。這種分層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因為在轉速較低、負荷較小時除了火花塞周圍需要形成濃度較高的油氣混合物外,燃燒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氣含量較高的混合氣即可,而FSI使其與理想狀態非常接近。當節氣門完全開啟,發動機高速運轉時,大量空氣高速進入汽缸形成較強渦流並與汽油均勻混合。從而促進燃油充分燃燒,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電腦不斷的根據發動機的工作狀況改變注油模式,始終保持最適宜的供油方式。燃油的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發動機的輸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FSI直噴發動機既然有如此多的技術優勢,相應的其對發動機硬體或者油品的要求必然也很高。首先,它的噴油器安裝在燃燒室上的,汽油直接噴注到汽缸當中去,油路必須具備比缸內更高的壓力才能把汽油有效的噴注到汽缸當中去。燃油管道內的壓力提高以後,管道的各個接頭的密封處的強度也要隨之提高。這樣,對噴油器的設計和製造工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由於噴油器是直接安裝在燃燒室上的,那麼必須需要噴油器有耐高溫的能力。其次,FSI直噴發動機的壓縮比很高,達到了驚人的11.5,在這種情況下對油的標號和油質要求就很嚴格。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說,必須使用98號的高清潔度汽油。
就技術來說,FSI缸內直噴發動機非常適合目前油價容易上漲的市場需要。作為奧迪公司和競爭對手抗衡的一張王牌,這款發動機有它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必然會引領發動機的發展趨勢。
『柒』 買車是要缸內直噴的好,還是電噴的發動機更好呢
買車是要缸內直噴的好。
缸內直噴將燃油直接噴入氣缸內與進氣混合。有較高的噴油壓力,所以霧化效果更好,從而精確的進行了混合氣的配比。而自然吸氣是在進行歧管內進行噴射,然後在由活塞運動吸入缸體內進行燃燒,無法做到精確控制。
缸內直噴注意事項
直噴發動機日常保養需要注意清除增壓油泵噴油嘴和燃燒室中的積碳和膠質,恢復動力性能;消除發動機喘抖、怠速不穩和加速不良等故障;恢復噴油嘴最佳霧化狀態,改善燃燒,節省燃油,降低有害氣體排放;潤滑和保護燃油系統部件,延長使用壽命。
當直噴發動機積碳過多時,會導致發動機抖動,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同時高壓噴油嘴容易堵塞。火花塞易損壞。建議每兩年或四萬公里清晰發動機積碳,進氣道積碳,噴油嘴積碳。一般都在大保養中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