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奧迪汽車 > 奧迪壓路機是什麼感覺

奧迪壓路機是什麼感覺

發布時間:2022-08-30 19:45:39

『壹』 奧迪a4 allroad雙離合怎樣

當你在路上見到這輛新款奧迪A4 allroad就知道,它並不簡單,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逼格」和「情懷」,是大賣場的貨色絕對不能和它相提並論。這些旅行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既能讓你的「瓦罐」情懷落地,又能彰顯個性盡情挑逗各位看官。當然了,講情懷論個性是有成本的,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高貴的情懷。至少對於目前的中國市場來說,就是這樣的,只不過想要嘗一口的慾望相信大家都有。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餐吧。




外觀:精緻多了也精神多了

新款奧迪A4 allroad的外觀,比之前看起來要精緻多了、精神多了。現款車型,不知為何,看起來總有點感覺野性多過城市屬性,而新款彷彿經過精心打扮,容光煥發,打著領帶穿著修身西裝迎面走來,盡管我們基本知道中期改款的A4 allroad會跟A4L的變化走。其實這類車的中國用戶,其實還是以城市用途為主的精英人群,偶爾撒撒野即可,加上特殊的「瓦罐」情懷、奧迪擅長的 科技 豪華感,真的越看越誘人。





















內飾:對 科技 與豪華從不妥協

新款奧迪A4 allroad的車廂氛圍,和國產的A4L幾乎完全一致,但內飾中出現了木紋元素也足夠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更大的中控屏、全新的車機讓它車內有著更高的 科技 感,還有電容式空調控制按鈕、手感一流的旋鈕和按鍵、蘋果無線CarPlay、B&O音響等很多細節,都可以讓人們看到它的車廂,真是又高級又有 科技 感。



















空間:標軸依舊是痛點

國產A4L那個後排真是大到誇張,連寶馬3系和賓士C級都要時刻提防著它。但A4 allroad的後座呢?前面的標准恐怕不合適,由於採用標准軸距設計,新款奧迪A4 allroad的後排遠沒有國產的A4L大。實際腿部空間相當於速騰的水平,不算擁擠但富餘也不多,加上靠背比較直、中央地台隆起較高,長途乘坐後排舒適性一般。



















駕控:熟悉的躁動味道

當然了,個性十足的模樣也許會被人看作是花瓶,但是強悍動力的幫助,卻能夠換來令人敬畏的羨慕。所以從引進之初,奧迪A4 allroad的動力規格就是高階的。雖然這次依舊是老朋友2.0T高功率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輸出均沒有改變,但加入了12V的輕混技術,對降低發動機燃燒燃油經濟性、減少渦輪遲滯、改進加速性能有著積極作用。







新款奧迪A4 allroad的運動性能非常出色,它是一台非常具有表現欲的類型。盡管初上手的第一感覺還是那麼奧迪,輕快靈動響應及時,加上電子味濃厚的輕巧轉向,完全不會給你任何負擔,很容易不知不覺就開很快了。很明顯,發動機的運轉特性進一步得到了提升,才有前面提到的迅猛和充沛的動力體驗。至少在我看來,這套動力總成低速遲緩已經不明顯。





雙離合變速箱的日常表現果斷機敏,換擋速度非常快,換擋邏輯層面已經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了。而且在燃油經濟性和爆發點上也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即便在舒適模式下巡航,你突然需要動力進行並線超車,它也能非常迅速的反應降擋(可留意此時轉速表表瞬間跳動的指針),給你所需要的動力,給人好感度不錯。







底盤方面,新車依舊使用了前後五連桿的獨立懸掛,但是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路感是比較豐富。懸掛壓過路肩、減速帶時,明顯硬朗了許多,並且比轎車更長的懸掛行程,在面對大坑窪時也會迅速抹平震動,駕駛起來卻又比SUV來得有信心。別忘了,它還裝配了奧迪quattro ultra適時四驅系統,不管直線還是彎道,你就放心大膽的開吧,剩下的電子輔助已經給你安排好了。









總結:

的確,熱愛旅行車是一種美德,也是有品位和有追求的象徵。但是敢於花大價錢為此買單的註定是少數。當然,奧迪也很清楚把旅行車引入國內銷售,並不是把它當成養家糊口的生產力工具,而是作為店裡的招牌,懂欣賞的自然懂,並且挑逗一下各位客官的胃口罷了。好的一面是,隨著消費者對旅行車的認可(特別是對生活有追求的中產們),即便它短期內難以擺脫小眾,加上後來者不斷升級的產品力,已經開始越來越走量了,像新款奧迪A4 allroad這樣的新車勢必得到更多人青睞。

您好,我是雷叨叨。

看到這個問題非常開心,鍾意這款車的真的不多,太小眾了。

作為車主,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17年買的車,到現在開了將近三年了,多數上下班代步,最遠的自駕從河北去呼倫貝爾,基本上各種環境也都體驗過了。

疫情期間,車也沒洗過,就不上圖了,網上的圖片拍的都比我的好多了。

先說外觀吧,遠處去看第一感覺還是轎車的感覺,只是進氣格柵是豎向的,並非奧迪轎車家族的橫向,熟悉的應該知道suv家族都是豎向,這一點略微顯示了身份的不同。側面有時候容易被誤認為A3,只是略微長點,離地間隙的確不低,相當於大多數城市suv吧,至少目前為止從來沒有蹭到過底盤,車尾的45TFSI,再次表明了身份的不同,A4,不帶L,哈哈。

內飾與現款A4L一致,或者說A4L和他一致,貌似是allroad先上市的。坐姿就是轎車的坐姿,我身高185,調整好坐姿後,頭部空間一拳不到,還是得益於全景天窗多留了一點空間,腿部空間只要捨得擠壓後排空間,還是沒問題的。座椅舒適度不算好,長途感覺偏硬。後排空間對於我來說真的是剛剛夠用,中間凸起較高,感受一般,畢竟是標軸版,後排真的沒啥亮點。後備箱空間,談不上旅行車的超大空間,實際使用還可以,高度不算高,進深還行。

動力和操控,動力絕對是足夠用了,沒問題,噪音控制的也不錯,和q5比起來,感覺要輕盈了不少,駕駛樂趣較多。由於重心低,實際駕駛感受偏向轎車多一點。雙離合變速箱偶爾還是能感覺到頓挫的,並不是很明顯,車速到40左右會有輕微的咔咔聲,四兒子說是esp介入,正常現象。

油耗我覺得不算高,市區上下班九個油,高速表現很滿意,呼倫貝爾來回多數是高速,平均七個油,加滿一箱一表顯續航900公里。

總體來說這個車不適合作為家裡的第一輛車,空間不太適合全家出門,要是作為上下班代步或者自己玩的話,挺不錯的。主要是小眾,個性,我當初就是覺得滿大街的沒意思,就得小眾,求異心理。當然,小眾的代價是保值率低,維修價格高。

這是我的一些用車感受,希望對您有用。

先簡單介紹一下奧迪A4 allroad這款車的情況吧。

因為國人對三廂車與SUV的情有獨鍾,對這款跨界車型的認知遠遠沒有達到歐洲人對他的喜愛,但是隨著現代人的認知領域不斷提升,這款車上市以來,逐步被有品質生活的人群所喜愛。奧迪 A4 allroad quattro這款車的理念就是以其獨特的 allroad 產品理念,兼具 Avant 的日常實用性和 SUV 的越野性能,填補豪華車B 級衍生車細分市場的空缺,在帶給用戶完美駕控體驗的同時,繼續提升奧迪品牌「尊貴、進取、運動「的品牌形象!

到2019年中期的時候,這款車就停止生產,懂車的朋友都知道,引入國內的車型為中期改款之前的版本,而且國5的排放超標准,也不能滿足國內目前上戶的需求,這款車最後一個版本是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19年型, 時尚 型:392800與運動型:427800.最後,這代車在15%-20%的優惠折扣中落下帷幕。

來說說這款全進口的A4 allroad quattro的7檔雙離合變速器 Stronic吧。

這款車使用的變速器型號:DL382,他是基於奧迪DL501研發的,將應用於發動機扭矩400N級別左右的車型,與EA888 2.0T發動機可謂絕配,所以廣泛的用於奧迪品牌系列:A3、Q2、Q3、A4L、A5、Q5L、A6L、A7、A4Avant 等等中小排量的車輛上,也是目前最穩定的、應用范圍最廣的一款變速器。有 汽車 知識的朋友都知道,分為乾式與濕式兩種方式,目前都是採用的是濕式的,至於原因,就不多說了哈,如果能夠問這個問題的朋友都懂的。說到變速器,就不得不說發動機與驅動方式了,這是奧迪目前所有在售車型的最新參數:

這款變速器的工作原理就不講了,說一下最新的變化吧:

7檔 Stronic 針對2驅與4驅車型是有區別的,2驅是國產,4驅是進口的。這兩款7-擋雙離合器變速器,都是在0CK-變速器基礎上改進而來的, 0CK-變速器在2014年中就已經用於Audi A6 ultra (車型 4G)上了, 用在 Audi A4 (車型 8W) 上時,0CK-變速器的功能范圍有所擴展,還採用了若干優化措施。 A4AR使用的是四驅變速器,主要變化有:引入了一種四驅quattro、線控換擋技術和採用線控駐車技術的電動液壓操作駐車鎖。這種新S tronic-變速器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採用黑色塑料製成的ATF-底殼。Quattro四驅用的變速器 0CL,除了四驅部件外,其餘部分與前驅用變速器0CK是完全一樣的。在配備有0CK-變速器或者0CL-變速器的車上,最高車速是在6擋時達到的,7擋是用來降低發動機轉速和燃油消耗的。

經過多年的優化,使得這款變速器具備以下優點:

1. 更加穩定、故障率低;

2. 動力動輸出更大、損耗更低;

3. 油耗更低,經濟性更好;

4. 換擋的頓挫感更弱,更好的操控性;

5. 大量的應用在各個車型使用,在保養維修方面更加簡單、方便、經濟性好;

6. 實現技術的扁平化、簡單化、量產化,在國內更加容易生產,降低了購買成本;

7. 技術代表 科技 含量,這也是高端品牌的價值所在;

對於我們普通的消費者而言,這款變速器方面需要關注以下:

1. 這款車在售後的問題多嗎,可以在網上各個論壇上了解到。

2. 通過試駕,感受一下,掛入S擋,踩住剎車,關閉ESP,保持油門踏板到底,轉速攀升保持在4000轉/分,此時松開剎車,四條輪胎沒有打滑的現象;然後再感受爆發力,這款變速器經過幾代的優化後,A4AR現在官方理論加速時間為5.9S,我們特別需要關注在1擋時廢氣渦輪介入,再到2擋的介入的頓挫感是否舒服,這個不熟悉的別玩喲!

最後,希望我講述的內容能夠幫助到您!我們期待新一代的A4allroad早日到達中國!

相信不少人都會被奧迪這樣的定義弄的有些糊塗,為什麼一款車型要分出Avant和allroad兩個版本,從外觀來看他們長得都差不多啊?

其實Avant和allroad的最大區別還是基於使用場景產生的不同定位,Avant就是單純值得是旅行版本,相比轎車版本在造型方面做出改變,其性能方面與轎車版本基本無異。Avant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客戶對車輛裝載空間的需求,也可以理解是旅途中需要強大的行李攜帶能力。

而allroad可說的點就比較多了,雖然看起來都是旅行版本,但它的定位是「全路況四驅旅行車」,更像是一台SUV和轎車融合起來的跨界車型,吸取了兩類車型的優勢。allroad車型標配奧迪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擁有相比轎車更高的離地間距,通過性能會更棒。

奧迪allroad車系始於十八年前,差不多與高性能公路SUV同時出現,征服公路Onroad和越野Offroad駕駛的全能屬性賦予了它allroad的名字。而推出allroad這個車系目的也是為了滿足在轎車和SUV之間做糾結的細分群體,allroad版本意味著這台車既可以擁有良好的操控也可以在戶外中擁有更好的通過能力。目前allroad版本只出現在A4和A6上。

#allroad的外觀讓它註定小眾?

旅行車在國內市場持續低溫的狀態近兩年有了很大好轉,特別是一二線城市,見到旅行車身影的幾率也越來越高,說到旅行車在中國的銷量,奧迪的Avant和allroad系列必然是主力軍,這點從路上見到的幾率就不難發現。如果非要拿轎車來和旅行車對比那後者顯然會很小眾,但如果現在誰還會認為旅行車一定是小眾的,那他是真的OUT了。

A4 allroad也是基於A4 Avant打造的衍生車型,所以外觀方面整體還是延續了旅行版本的大體造型,但在風格方面有著明顯不同,相比Avant車型增加了一套跨界套件,看起來會更加粗狂。

其實從各個角度都很容易區分出兩台車的區別,A4 allroad的中網為縱向豎條式且用的是銀色鍍鉻材料塗裝,再加上下部的跨界風格套件,辨識度還是相當高的。

矩陣式LED大燈也出現在了A4 allroad上,雖然外觀風格狂野,但不該缺席的 科技 感它還是有的。

中網處醒目的Quattro四驅系統標識,代表著四驅身份,當然這也是奧迪的精髓之一。

旅行車最優美的一方面就是車身線條了,側面的線條非常筆直流暢,簡簡單單沒有任何復雜的元素夾雜在其中。車身姿態相比Avant顯得不算太優雅,車尾向上翹的很明顯。輪眉處也是分清它和Avant版不同之處的一點,熏黑色的輪眉向外擴出很具Cross風,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個風格。

另外,試駕車配的是18英寸的車胎,離地間隙方面要比Avant版本高出了23毫米,如果選裝19英寸車胎,離地間隙還會再增加11毫米。18英寸雙五幅式輪圈與車身搭配看著還是挺協調的,輪胎尺寸為245/45 R18。

旅行車最美的角度必然是後45 ,但這台A4 allroad顯然有些不太「正宗」,向上翹起明顯的車尾,再加上跨界風格的車身套件,總是會顯得很粗狂,這也是大家對它產生議論的一方面。總的來說,它的45 更像是一個全副武裝准備登峰的斯文精緻男,骨子裡是很渴望自由帶來的快感。

追求車身姿態的玩家或者是買家,可能會對它不太滿意了,畢竟離地間隙擺在那。不過論設計我覺得這樣簡簡單單的尾部設計真的讓人沒什麼可吐槽的,就算是再看今年這樣的感覺也不會過時。整個造型非常飽滿有力量,LED尾燈和三廂版轎車區別不大。

#這套內飾還有多久過保質期?

善於營造 科技 氛圍的奧迪可以讓一套內飾的保質期變得很長,A4 allroad的內飾設計與A4L一致,這套內飾已經在市場中征戰了多年,直到現在看來它不但不過時,還能給人一種清新 時尚 的感覺,換句話說這套內飾設計再沿用兩年,我都不會覺得有什麼違和感。

奧迪的做工一般不留給買家吐槽的餘地,內飾各處接縫非常均勻,用料也扎實,我個人很喜歡奧迪的按鍵手感,按起來特別緊致,這點至少要比同價位區間的賓士車系強。

三幅式方向盤和全液晶儀表已經在A4L上見過很久了,因此也沒什麼亮點可談了。方向盤質地偏硬,尺寸比較粗壯,整體握感很出色。全液晶儀表盤有多種顯示類型,質感和清晰度都沒什麼可挑剔的。

8.3英寸的懸浮式MMI顯示屏幕雖然不支持觸屏操作但帶有觸控和手寫功能的控制單元極易上手,Audi Connect互聯 科技 所配備的4G LTE網路支持車載WiFi,MMI系統還帶有蘋果Car Play功能。

空調控制區域帶有感應功能,用手觸碰按鍵屏幕內就會提示當前狀態和功能,這還是挺增加好感的。

全景天窗也算是最適合旅行車的一個配置了,旅途中可根據天氣和心情來決定是否打開它。

座椅方面,A4 allroad的座椅造型比較平常,偏向家用舒適為主,坐墊質地也比較軟,但支撐性性和包裹性方面表現一般。

坐墊和靠墊的側翼都比較單薄,不能帶來什麼包裹性,舒服的坐著還行,激烈駕駛情況下不會給駕駛員提供來自座椅方面的信心。

別看它是台旅行車,可它畢竟沒有經過加長,車身長度比A4L短了32mm,軸距短了20mm,尺寸的劣勢在後排空間方面很容易就能體驗到。我身高178,前排是我調整好的駕駛位,此時我坐在後排,腿部空間剩餘三指,和加長後的車型完全沒法比較。

後排配有獨立溫區控制,並且下方配有12V的點煙器電源,如果再能來個後排座椅加熱就完美了。

旅行車的精髓無外乎裝載能力,這台A4 allroad同樣有著先天的優勢,不過也存在一些不足。官方給出的後排容積為505L,如果你覺得高度有限可以將隔物簾拆下,滿足正常家庭出行所攜帶行李的需求是肯定沒問題的。

本人19款運動,目前跑了不到四萬公里,最遠從北京跑到西安。說說感受吧,目前只發現兩個不滿之處,一個是後排空間不夠寬敞(當然是足夠用了,不過和A4L一比就差得多了),再一個是前排儲物空間少的可憐(後期自行購買了一些增加儲物空間的小東西完美解決)。優點是動力足、響應迅速、後備箱空間大、底盤扎實、操控性很不錯,至於網傳的通病比如雙離合頓挫感強啥的,咱實話實說,我是沒有覺出來,反而在堵車低速狀況下我覺得比我的攬勝還順滑,唯一就是有幾次等紅燈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把檔位掛在空檔,再要走的時候有掛不上D擋的情況,後來去店裡檢測沒發現問題,工作人員說在自動駐車啟動的前提下,停車時離合器是自動切斷的,所以後來就沒有在進行上述操作了。

『貳』 奧迪A6L 2.0T 手動檔駕駛感覺

奧迪A6L 2.0T調整為手動擋駕駛作為個人用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動力及舒適度十分理想,手動擋是大多數老手或喜愛運動型駕駛習慣的理想選擇。適合在高速路上駕駛,不僅節油且在需要時動力十足。但要注意最初五千公里的磨合,保護好發動機的渦輪增壓系統。

奧迪A6L的系列車型中是配備了雙離合變速器的(簡稱DCT,)基於手動變速箱基礎之上。而與手動變速箱所不同的是,DCT中的兩幅離合器與二根輸入軸相連,換擋和離合操作都是通過一集成電子和液壓元件的機械電子模塊來實現。而不再通過離合器踏板操作。就像tiptronic液力自動變速器一樣,駕駛員可以手動換擋或將變速桿處於全自動D擋(舒適型,在發動機低速運行時換擋)或S擋(任務型,在發動機高速運行時換擋)模式。此種模式下的換擋通常由擋位和離合執行器實現。兩幅離合器各自與不同的輸入軸相連。如果離合器1通過實心軸與擋位1、3、5相連,那麼離合器2則通過空心軸與擋位2、4、6和倒擋相連。

通俗的說就是,這種變速箱形式就有兩個離合器,一個控制1、3、5檔,一個控制2、4、6檔。使用一檔的時候二檔已經准備好了,同理,所以換檔時間大大縮短,沒有延時。無論是換擋的速度還是平順性都可稱得上是完美。

『叄』 哪位大神駕駛過奧迪Q8,來說下駕駛感受如何

全新奧迪Q8駕駛感可以說是非常棒了。

強大的發動機動力,舒適的座椅體驗,特別是在賽道,沙灘,山區,盤山公路,沙漠以及丘陵地區,駕駛著奧迪Q8是非常爽的,這款的四驅系統也是非常強大的,這款車駕駛感就是一個字「穩」。

奧迪Q8作為奧迪公司歷時三年多研發出的奧迪家族SUV,奧迪Q8定位於頂級SUV市場,5米的超長車身。奧迪Q8是一款強調舒適性的中大型SUV。

奧迪Q8將運動性、功能性、高科技和豪華品質巧妙地融為一體。在公路上,它憑借無限動感的操控性與運動特性脫穎而出。

『肆』 奧迪Q3,1.4T的車怎麼樣,有開過的朋友給點建議

奧迪Q3,1.4T的車挺不錯的。

動力方面,大眾集團的這台1.4T發動機就不必多說了,大面積裝備在大眾、奧迪等車型上已經足夠證明它的優秀,它的動力性沒問題,而且還很省油。與之搭配的是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它偶爾會有一些頓挫,但總體來說這個動力搭配還不錯。


主要優勢:

動力完全可以,只要肯給油門動力源源不斷,一直用b檔沒感覺肉,s檔還沒用過。加速表現:加速表現很好,超車無壓力,雖然是1.4排氣但是奧迪調校的很到位。動力平順性:起步時,低速行駛時有頓挫感,尤其是把自動駐車關了,給油就走,收油就像踩剎車一樣。



『伍』 11款奧迪A6L給人什麼感覺

奧迪是國內三大一線豪華品牌之一,奧迪A6L定位是中大型車輛,官方指導價為40.60-74.60萬元,競爭對手為賓士E,寶馬5系等,這個定價自然是不低的,售價高又是豪華品牌,既然已經准備買這款奧迪A6L我想這點錢對大家也不是難題了,希望大家都能開上豪車,日常出行都一路順風!接下來就來看看奧迪A6L動力方面,奧迪A6L e-tron搭載一套由第三代EA888 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達到180kW,峰值扭矩為5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8.4秒。在充滿電的工況下,百公里綜合油耗為2.0升,綜合續航里程達830km。純電動模式下可續航40km,最高時速達135km/h。
奧迪A6L外觀採用了奧迪新款A8和A7 Sportback的設計元素,前大燈組採用了全新設計,並採用LED光源,前包圍經過全新設計後更加具有運動氣息。奧迪A6L整車給人就是三個字「科技感」,新車的雙邊共兩出式矩形排氣,比現款的隱藏式排氣布局更能提現出新車的運動感。不過從視覺感受上來說,整車透漏著奧迪A7的影子。之前奧迪A6L給人的感覺是,年齡不到35歲以後,似乎襯不起來這款車,但是現在比較適合25-30歲的男性了。奧迪A6L的空間很大,在C級車中,屬於豪華高檔級別的存在。奧迪A6L的突出特點是配置超高,雖然是低配,但是主副駕駛、前後排、前後排頭部氣囊都是齊全的,安全級別很高。配置包括胎壓監測,電子防盜,無鑰匙啟動進入,ABS,EBD,車身穩定系統,鋁合金輪轂,真皮座椅,自動天窗等,其他高科技配置一應俱全,舒適性大大的好。
內飾設計氣勢派頭,除了始終以來對商務氣質和低賤感的吐露之外。本次換代越發比較張揚科技感的透露表現。新a6l外部設施了少量木質面板,固然也設施了有部分亞光銀色飾條,但整體散收回來,更多的照舊隆重與昂貴。在奧迪A6L看來,精緻生活其實很簡單,一杯咖啡,一米陽光,一場電影都可以將庸常的生活變得既有品味又有格調。當咖啡的確能夠沁透你的內心,陽光確實能夠平撫你的焦躁,電影確乎能夠讓你享受豐滿的逸趣的時候,精緻的生活便在不遠處。

『陸』 奧迪R8駕駛感覺怎麼樣

非常舒適。

1,在整個充滿動感的車身內部,以駕駛員為中心的駕駛艙結構為主導概念,它將駕駛員、儀表盤和高中控台融為一體。中控台上部的儀表盤微微向駕駛員傾斜。平底的方向盤具有典型的奧迪運動車型風格,並且便於駕駛員出入。功能決定形式:奧迪R8的設計始終貫徹這一理念。除了以駕駛員為中心的結構之外,側窗窗框也體現了該車型對功能性的關注,其材質的選擇具有高度的質感和舒適的手感。

2,在駕駛員座上環顧四周,就如同身處R8賽車之中,駕駛艙內所有元素的風格和布局都注重駕駛本質——一切以駕駛員為中心。顏色的使用和整體氛圍的營造都體現了美學和人體工程學的完美結合——黑色調更加強調了工程學的元素,讓人再次聯想到激情無限的賽車世界。頂級的工藝加上高品質材質的應用,進一步強調了專業功能性與人體工程學風格。賽車座椅的標配材質是皮質/ Alcantara組合,

3,奧迪R8也可選擇全皮質座椅。此外,奧迪R8也可裝備由quattro GmbH特別開發的桶狀座椅。

4,車內兩位乘員有充分的活動空間,舒適度遠遠超出高品質的賽車標准。座椅後部的空間可以放置大型的儲物包,甚至可以放置兩個高爾夫球包。前部的行李箱容積為100升。奧迪R8提供大量具有鋼琴漆或Carbon sigma效果的裝飾元素和應用部件,客戶可以幾乎不受限制地選擇定製內飾。奧迪R8提供大量具有鋼琴漆或碳纖維效果的裝飾部件,平底的方向盤並不僅是追求個性,而能便於駕駛員出入。賽車座椅的標配材質是皮質/Alcantara組合,也可選裝全皮質座椅。此外,奧迪R8還可裝備由quattro部門特別開發的桶狀座椅。座椅後部的空間可以放置大型的儲物包,足夠放置兩個高爾夫球包的前部的行李箱容積為100升。

『柒』 奧迪A6L的操控怎麼樣跑高速飄嗎

優點:空間很大,特別是後排,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缺點:擔心變速箱,低速轉向有「嗝嗝」的聲音,高速剎車不如日系平穩。

外觀:觀大氣、穩重,車身線條圓潤,尾部尾翼運動時尚。

內飾:儀表盤很有科技感,車內各個地方做工不錯。

空間:滿意,還大的。

配置:買賣當下值吧,車越來越便宜,房子越來越貴,早買早享受

動力:動力在高速上非常強勁,隨叫隨到,超車無壓力,並且沖起車來速度一直往上走。因為磨合期,控制轉速在1600轉一下,起步還是很有挖掘空間的,前提是要提前釋放電子手剎,或者取消自動駐車,否則起步要慢2秒。

操控:看看這么大的車,操控可以,底盤扎實,轉彎很穩,要稍微加點油,跑高速很穩,不飄

油耗:很滿意

舒適:音響可以,坐起很穩。

優點:當屬外觀,話說回來,誰買車不是先看的外觀啊。對不?

缺點:當初新出這款車的時候沒有優惠,現在降價太嚴重,有點上火。

外觀:自我感覺外觀相比老款有一定的提升,慢慢的在改變官車形象,想運動性邁了一步,前大燈後尾燈很有科技感,整體大而穩的車身給駕駛者很大的信心去駕馭。

內飾:14款的35fsi豪華標配有燈光包,門把手下方,車頂燈,氛圍燈通通都是LED(淡淡的白色,可惜不能像賓士e那樣有顏色可選),而且效果一流,尤其是晚上的時候,說賞心悅目絕對不是誇張。桃木的裝飾面板雖然稍顯老氣但不難看,棕色內飾的皮質細膩(但又不像5系豪華型卡其色內飾那麼的軟 -- 沒那麼容易起褶子),手感一流,按鈕阻尼適中,比較脆,手感也不錯,各個組件之間嚴絲合縫(這一點比寶馬5好,與賓士差不多),目視效果很好

空間:夠大,後排空間適中

缺點:車還是有點大了,小區停車位不好停,小區比較老了,路很窄,感覺走到哪裡雷達都在響。

外觀:可以

內飾:和大眾群體覺得一樣,幾十萬的車還是布座椅,太坑太降檔次了

空間:很好 可以說是無敵了···

配置:BBA裡面算高的

動力:新車沒捨得踩,開了一趟高速也就開100,推背感有那麼一丟丟,不太明顯,之前試駕過16款Q7,沒有可比性,還開過528,那個加速感真的不用說了。

操控:目前感覺一般

油耗:磨合期,14.8左右

舒適:一般,德國車的隔音沒有日本車做得好,同樣價格的日本車基本上完虐德系車

『捌』 越野越激情,跟著奧迪Q5L山坡泥地里嚯嚯,說說四驅到底怎麼樣

哈嘍,朋友們好[嘻嘻]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希望疫情盡快的結束!一場疫情讓我們呆在家中不能外出,可能很多朋友一個春節假期都悶在家中。最近這兩天情況好了一些,所以趁此機會,給大家拍拍我的Q5L。

先說下Q5L的四驅到底怎麼樣?(車主說)一直以來很多人詬病新Q5L的四驅減配問題,說什麼現在Q5L的四驅系統已經不能稱之為Quattro了。但作為一個車主,我今天想和大家聊幾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第一點:首先說一下用車需求我個人選擇這輛車就是看中的外形加上比家裡轎車更好的坐姿。應該沒人會拿一個城市SUV去真正越野撒歡,況且它也不具備這種能力。恰恰Q5L加長後所帶的後排空間,適時四驅帶來的低油耗等等,才是我認為比老款進步的地方!目前我開平均油耗是........個人還是很滿意的[得意]第二點:四驅能力的判定老款的Q5我沒開過,也沒見過幾個車主真正拿這個車去爬坡,或者挑戰一些有難度的路面。大多數情況下這輛車帶給我更好的通過性,稍泥濘路面和雨雪天氣時帶給我們更多的信心。這些就已經滿足了我的用車需求了!恰好今天有時間到一個山坡下的空地,試一下Q5L的這套四驅系統到底帶給我們普通用戶的體驗如何。

最後說一下天窗問題,之前天窗中間異響!上次過來走到顛簸路面響的非常厲害!簡直讓人崩潰這次經過我的維修以後,異響沒了,開起來爽歪歪。最後總結小小的總結一下總體來說這一代的四驅能力還是不錯的,偶爾出去撒撒歡完全沒問題。即使是剛下過雨的泥濘路面,感覺還是很輕松的!四驅系統很聰明,車輪出現打滑以後立馬做出反應,分配動力。所以那些總是噴這一代Q5四驅不行的朋友們,我就想問一下,你一個普通的城市SUV還想要啥自行車!沒有完美的車,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車!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期待我們下次見面。

閱讀全文

與奧迪壓路機是什麼感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鄭工業技術學院有多少人 瀏覽:786
哪些工業產品比較好賣 瀏覽:520
汽車可以空載多久 瀏覽:683
漢蘭達和寶馬x4選哪個 瀏覽:483
奧迪q3車門外護板怎麼拆 瀏覽:589
如何用汽車音響聽無損的蘋果 瀏覽:681
江鈴電動汽車怎麼開 瀏覽:366
寶馬F02車型是什麼系統 瀏覽:881
汽車報廢哪些東西可以拆除 瀏覽:152
蘋果汽車模式怎麼打開 瀏覽:668
高灘工業園區有哪些 瀏覽:765
汽車貼太陽膜如何顯得車大 瀏覽:24
奧迪a5系落地多少錢 瀏覽:657
印度有哪些大型工業 瀏覽:183
無錫市工業哪些全國第一 瀏覽:738
寶馬3系機油加多少錢 瀏覽:638
純電瓶汽車能開多少公里 瀏覽:989
奧迪a六s擋怎麼操作 瀏覽:889
汽車長途充電哪個好 瀏覽:576
濟南章丘工業園在哪裡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