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國人大多覺得奧迪比不上寶馬和賓士
奧迪寶馬賓士三家豪華車品牌雖然常常被合在一起稱之為「BBA」,但是其實在很多車主的心裡,這三個品牌其實還有有著幾分差距的,奧迪被排在三者中的最後一位。
其中奧迪就是常常被戲稱為「燈具廠」,這既是對奧迪汽車車燈的極高贊揚,但是這從側面也是反映出奧迪汽車的其他部件並無法在車主的心裡獲得和寶馬和賓士同等的地位,奧迪汽車保守的外形設計一直飽受詬病,而且其他的配件和設計主打的是科技感,寶馬汽車主打的就是操控感和駕駛樂趣,很多車主都非常喜歡寶馬的雙腎形的進氣口,這極高的辨識度外形也是使得寶馬汽車車主的自豪感更高,最後三者中評價最高的就是賓士了,賓士一直都是主打豪華和優雅,從汽車外形的線條到汽車內部的一個細小的零部件,賓士同級車一直都是要比奧迪做的用心,與奧迪一直極力追求和想要表達的科技感不同的是,賓士更加顯得從容和自信,正是內心的這份豁達讓賓士在BBA裡面長期領跑。
② 為何國人都說奧迪不如寶馬賓士
德國,這個擁有全世界最悠久的汽車文化底蘊和製造工藝及技術的國家,從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至今已經有130年多的汽車工業歷史了。而德國的元首座駕也是長時間被賓士占據的,後來也被寶馬佔了部分年份,而在近十年卻被奧迪占據了德國元首座駕的位置。其實不單單是現任總理的座駕是奧迪A8,其他德國政要的座駕同樣有不少奧迪A8,既然奧迪在德國消費者的眼中風格的地位跟賓士寶馬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在中國很多人會認為奧迪在品牌影響力上稍遜賓士寶馬呢?同等級的裡面,A6總被認為不如寶馬5系或者賓士E,其實明明是平級的,老司機也都說奧迪比不上賓士和寶馬,原因出乎意料,有點扎心,趕快往下看看吧。
結果好了,降價了,這一部分人中的一部分人又覺得太便宜掉價了,噴地更猛烈。我這么說可明白是什麼意思?奧迪在國內的成功源於國產化,廉價化,而奧迪敗也敗在這一點上。因為不夠高級啊,不夠高不可攀啊。國人買東西,只要有那個經濟實力,就願意買最貴的,而不是最適合自己的。再從奧迪本身工廠實力科技實力上來看,奧迪車本身的技術含量也是遠遠不如賓士寶馬的,關鍵的發動機變速箱還有豪車應有的可靠性,奧迪是遠遠不能跟賓士寶馬比。畢竟是大眾的一個高端品牌,大眾本身並不具備優質變速箱生產能力。最後,大眾老闆都認為奧迪比賓士寶馬低半個檔次,他們也是這么營銷的,市場騎車界每個人都任務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③ 奧迪、寶馬、賓士同為豪華品牌,為何奧迪的檔次要低一些
一說到豪華車品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賓士、寶馬和奧迪。從這個順序上就可以看出來,BBA的豪華等級在消費者心中的排名是賓士第一,寶馬第二,最後是奧迪。許多人在選擇這三個品牌的時候,只要預算充足,那麼首選就會是賓士,其次是寶馬,最後如果預算有限,才會選擇奧迪。可見,在消費者心中,奧迪的檔次是最低的。那麼,奧迪、寶馬、賓士同為豪華品牌,為何奧迪的檔次要低一些?首先,奧迪重量級車型發展過慢。其次,奧迪是最先國產的。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因此,由於相關歷史原因,消費者就會覺得奧迪的檔次會更低。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也不能怪消費者會這么認為。大家覺得呢?
④ 為什麼很多人說奧迪不如寶馬賓士,在國內奧迪卻賣得最好
首先,為什麼國人大多覺得奧迪比不上寶馬和賓士?
這個問題我首先咨詢了身邊不懂汽車的親朋好友,在父輩們看來,奧迪作為最先國產的品牌,官氣的印象深入人心,例如《人民的名義》里李達康和高育良作為副部級領導配車就是A6L。
父輩們並沒有覺得奧迪比不上寶馬和賓士,如果非要較真的話,應該是與賓士的土豪氣質和寶馬的飛揚跋扈對比起來,奧迪比較低調。皆因奧迪以前的官車氣息太濃,中國為官者講求低調做人,導致奧迪車給人感覺也比較低調。
而身邊的汽車小白朋友表示,ABB三家並沒有覺得誰高誰低,賓士的豪華、寶馬的運動、奧迪的科技感都是其賣點。真要分高下的話,戴著「汽車發明者」這頂帽子的賓士毫無疑問是第一,寶馬和奧迪都差不多。只不過寶馬的運動氣質更吸引年輕人。
上述兩個人的回答都極具代表性。深究下來的話,認為奧迪比不上寶馬和賓士的人全球都有,並不僅僅是中國。外國人持有這樣的觀點是因為奧迪的歷史。
歷史原因
豪華品牌的溢價能力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其輝煌的歷史,這也是福田復活德國寶沃自稱豪華品牌的原因。
論歷史,賓士從沒怕過誰,就連奧迪品牌的祖師爺霍希都曾經在賓士干過,後來幹得不爽辭職創立霍希汽車。接著,霍希這位爺因為自己特立獨行的風格被公司的股東踢出了自己一手創辦的霍希汽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霍希再次創業,這次公司名字用自己的拉丁名命名,也就是奧迪。
⑤ 賓士性能優於奧迪寶馬,為什麼市場表現卻不如寶馬
賓士銷量不如奧迪、寶馬的原因不僅是中國賓士和進口賓士兩大渠道整合不力的結果,更是賓士在產品線、動力總成和服務等的缺失。
當奧迪、寶馬紛紛上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時候,賓士還在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後來逐漸改為機械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但為時已晚,這個領域已經被奧迪的2.0TFSI、3.0TFSI和寶馬1.6T、3.0T、4.4T渦輪渦輪增壓發動機所侵染,當時賓士還在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這與歐洲和中國對排氣限制的政策是格格不入的。以前,寶馬的一個短板是缺少2.0T的,現在已經裝入新款車型中,普遍用到3系、5系、X1、X3、混合動力車型中,這是寶馬最新的發動機明星,對車型承上啟下的作用很明顯,對應對各種政策也是游刃有餘。
⑥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奧迪不如賓士寶馬
賓士、寶馬、奧迪,被稱為豪華車三強,在豪華車領域處於絕對優勢。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BBA中,很多人認為奧迪的產品力不如賓士和寶馬。甚至有人認為奧迪就是大眾換個車標。但是縱觀奧迪全部車型,奧迪既有豪華的A8、性能強悍的RS系列,還有奧迪引以為榮的quattro四驅系統。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覺得奧迪不如賓士、寶馬?
所以,我覺得,很多人覺得奧迪不如賓士、寶馬,那不是奧迪的錯,那是「很多人」的錯。
⑦ BBA中B在前面,為什麼奧迪知名度不如賓士和寶馬
作為國內傳統的德系豪華車之一,奧迪這個品牌在國內已經混了很多年,而且可以說混得很好。我記得很多領導人的車都是採用的奧迪的車型。所以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人選擇了自己的第一輛豪華汽車,是奧迪A4和奧迪的A6這樣的車型。這種車型大部分用作官車,所以氣質當然不用大家解釋。反正只要霸氣兩個字就結束了。
等級感無法與梅賽德斯-賓士媲美與賓士的豪華和寶馬的運動相比,奧迪似乎在這兩個方面不接觸。個性鮮明不是奧迪的強項。同樣的價格,同樣的價格是30萬韓元,很多人寧願選擇賓士的C260,也不願意選擇奧迪的A4。為什麼?因為無論是等級感還是裝修,顏料都比奧迪高得多。從機械角度看,奧迪A4遠遠落後於賓士的C260。奧迪A4是2點零渦輪增壓發動機、7段離合型變速箱、半官方賓士C260、1.5T 48V的動力系統,雖然有點搪塞,但奧迪反而顯得很原初,但不如賓士賣260。
⑧ 奧迪的品牌力,為什麼總是不如寶馬和賓士
奧迪確實是一個沉沉浮浮的汽車品牌,但賓士和寶馬在二戰期間,也已經把當年的底子都打光了。實際上三大品牌的起步相差無幾。都是從80年代末開始,向豪華車市場全面進發的。奧迪A3,基本上19萬就可以拿下,還有A3兩箱的,有商家報價18萬,其實裸車在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折扣,所以十多萬就可以買一輛奧迪了。
作為後來者,奧迪需要作出更大努力才能證明自己,這使得奧迪在技術運用上比賓士寶馬激進。在V8試水後,奧迪推出第一代A8,便已用上全鋁合金車身,BBA老家德國包括整個歐洲,奧迪在售價和銷量上也不比BB差。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汽車之家站內搜索賓士寶馬奧迪三國殺這篇文章,總的來說奧迪在老家認可度是很高的。
⑨ 同屬一線豪車品牌,奧迪和賓士寶馬到底差在哪
眾所周知,賓士以舒適為長,寶馬以運動為長,那麼奧迪作為三大奢侈品牌之一依靠什麼呢?世界上曾經有句名言,「開寶馬,坐賓士,做了大官換奧迪」非常精闢,充分展示了三者的優勢。
談談奧迪。奧迪在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奢侈品品牌。多虧了中國的官方汽車系統,大多數最早的官方汽車是奧迪。奧迪成為奢侈品牌的街車也是很自然的。奧迪100和奧迪200等經典車型已經成為許多人的記憶。近年來,奧迪開始打造一個沉穩低調的風格。此外,奧迪最大的產品技術標簽之一是其高水平的技術。奧迪在前燈方面尤為獨特。奧迪能賣得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低價,現在奧迪在三大豪車提供的折扣是最大的。折扣如此之大,以至於有些自降。為了刺激銷量,降價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對於奢侈品牌奧迪來說,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因為降價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品牌的奢華和高度。一旦奢侈品牌的形象受損,就會陷入惡性循環。這輛車的原價在銷量上很差。只有在降價和大幅度折扣之後,才能有銷售量。質疑和降價不斷掙扎,不利於品牌的長期發展。
⑩ 同為德系,BBA奧迪為什麼·一直比不上賓士,寶馬
因為品牌文化和各自對豪華的理解。豪華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特長,賓士的豪華,寶馬的操控,奧迪的科技是各自的特長和理解。
就好像「開寶馬,坐賓士」,奧迪虛無縹緲還容易出問題的科技感很難激發潛在客戶的共鳴。所以除了中國,奧迪一直也賣不過賓士寶馬。
此外歷史積淀也有比較明顯的差距。賓士的創始人卡爾本茨是汽車的發明人,而賓士現在的大東家戴姆勒集團名字中的戴姆勒是小型內燃機的創始人之一。賓士旗下的邁巴赫名字中的邁巴赫本人也是小型內燃機的創始人之一,他和戴姆勒一起發明了第一台內燃機車。邁巴赫也曾是能和勞斯萊斯競爭的奢華車品牌。賓士的基礎車型就是S級,是一台D級車。而寶馬和奧迪均是C級車(5系和A6)
在賓士之後,寶馬發現賓士那個瘋子已經把豪華做到了極致,所以也走了另一個極端,追求極致操控。較短的軸距將能獲得更好的操控,這能夠解釋寶馬的基礎車型是5系而不是7系的原因。
奧迪則比較懵,它寄人籬下(隸屬大眾集團),出道又比較晚,上面被集團壓制,拼豪華和操控又比不過,只能打擦邊球,玩玩科技這些。
當然奧迪相比賓士寶馬也沒什麼發展空間,大眾集團里定位在奧迪之上的還有保時捷,保時捷之上有蘭博基尼,蘭博基尼之上有布加迪和賓利,大家各司其職,為了避免競爭,只能犧牲一些品牌。比如定位低於大眾的斯柯達,或許還有,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