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新奧迪E-tron目前的對比的車型有哪些
主要對比的是同級別的競爭對手的電動車型。特斯拉Model X 賓士EQC,還有一個就是捷豹的I-PACE,雖然都是新能源純電動車型。但是仔細看來,個只屬於不同的細分市場。由於車身外觀方面的不同。選擇人群本來就比較好區分,三款車型實際售價也截然不同。奧迪作為德系老牌豪華車,如今邁入純電動領域也是厚積薄發,為之開發的MLB evo這個平台,在研發之初就經歷了嚴苛的測試和多次改進。在國內上市後車上裝備也更為豐富,新能源車都有動能回收,而奧迪細分了三種能量回收等級(0.1g, 0.2g, 0.3g),還有多達7種駕駛模式(自動、舒適、動感、高效、個性化、全路況和越野),空氣懸掛會針對每種模式自動調節車身高度,最大調節行程可達76mm,大大提高了通過性能。更不用說配備的旗艦級別的360全景影像系統。可以說做到了同級別,甚至跨級別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程度。純電動SUV,奧迪E-tron更值得您選擇。這款產品還真是獨一無二的。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生機勃勃,可選擇的產品也非常的多。但是如果你劃出幾個條件後,就發現選裝餘地非常小了。首先為了保證車輛的品質,要選擇一款原裝進口的新能源純電動車型,我們居然一下把范圍縮小到三款車上了。奧迪e-tron,特斯拉Model X,還有就是捷豹I-PACE。那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三款車,如果我們按照級別來劃分捷豹I-PACE只有4.6M車身長度屬於B級SUV,奧迪e-tron長度4.9M屬於C級SUV,特斯拉Model X長度5M屬於C+級。這樣三款車型完全屬於不同的細分市場。
㈡ 寶馬X5和奧迪哪個對標
寶馬X5和奧迪品牌車型相比還是和奧迪Q7車型對標,兩款車價位大體相近,都是屬於中大型級別SUV。
㈢ 奧迪高性能一口氣上市9款車,最強瓦罐再出爐
可以預測的是,這兩年奧迪性能車受限於更高階品牌壓制,恐怕短期內將無法達到AMG73系列那樣的境界,奧迪性能車未來格局中還是更多以「銀耳奧迪」、「西裝暴徒」以及「最強瓦罐」身份出現,更高階的運動產品還是要請看保時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奧迪的型號除了有A3,R3,A4,A5,S5,R5.Q5,A6,A6L,Q7,A8,A8L,R8,R10之外還有什麼車型
奧迪A2奧迪TT奧迪S8奧迪allroadquattro奧迪汽車公司現為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年產轎車45萬輛左右。主要產品有A3系列、A4系列、A6系列、A8系列和敞篷車及運動車系列等。奧迪汽公司的創始人霍希,大學畢業後長期從事機械製造業。集理論、實踐、經驗於一身。後來,霍希終於實現了自己設計汽車的心願。為了實現自己獨創事業的理想,他幾經周折,在1910年以Audi為新公司命名,這幾個字母是他以前所辦公司的拉丁文名稱的字奧迪的標志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並前的四家公司——奧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車公司、漫遊者汽車公司(Wanderer)以及DKW汽車公司,這四家汽車公司於1932年合並為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toUnionAG)。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GmbH)於1969年合並,組成奧迪—NSU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diNSUAutoUnionAG);1985年,該公司改名為奧迪股份公司(AUDIAG),總部遷至英戈爾斯塔特,四環標志沿用至今。奧迪A21997年,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其前衛外形與結構。時過兩年,在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奧迪就推出了其建立在Al2這項研究基礎上的批量生產的奧迪A2,這部奧迪全新的車型完全秉承了Al2概念車的外貌及先進的技術。奧迪TT52W—64.5W作為一款真正意義的跑車,TT正如一種即將開創嶄新時代的藝術形式:不熱衷於潮流,卻絕對出類拔萃。它的誕生,讓汽車設計界盡情領教了單純前衛的設計風格所煥發的任性而自由的個性色彩。奧迪馬力V型2.7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澎湃動力,以及洋溢自然氣息的豪華內飾,無不彰顯其尊貴風采。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以超卓的抓地力緊貼路面,再加上4級可調空氣懸掛系統的非凡表現,帶來無限征服樂趣。奧迪S-range(運動版)S系列是奧迪的運動車型,它將超凡的性能與卓越的運動性體現得淋漓盡致。S系列主要包括小鋼炮,五秒俱樂部的成員S4、S6與尖端科技薈萃於一身的S8。愛,直至成傷2008-07-1915:47檢舉
㈤ 美系性能控必看!凱迪拉克CT4-V CT5-V亮相,對標奧迪S/AMG 43
2020 凱迪拉克 CT4-V & CT5-V亮相,繼2019年CT6-V之後(最初稱為CT6 V-Sport),凱迪拉克繼續發展V系列家族,使其具有更高的性能水平,同時保留了2004年推出的原始V系列的血統。
凱迪拉克執行總工程師布蘭登·維維安(Brandon Vivian)表示:「新的V系列轎車陣容結合了豪華與全面的技術技術,以及運動素質。我們通過在V-Sport車型和頂級車型之間增加更高性能水平的車型,來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V系列的魅力,V系列已經成長為高性能的代表。
(前兩段劃重點:此V非彼V,老一代V相當於奧迪RS/寶馬M/AMG 63,新一代V則變成了與奧迪S/寶馬Mxxx/AMG 43對標的車型,等於凱迪拉克把新一代V系列的定位降低了,而上面所說的頂級車型——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將在2021年夏天面世。)
CT4和CT5代表了凱迪拉克經過重新調整的轎車產品線,其特點是新的車身比例,創新的技術以及更多的外觀和性能選擇。每種車型均以凱迪拉克Alpha後驅架構為基礎,並開發了V系列車型。
CT4和CT5都共享最新的V系列性能技術,包括專門針對V系列調校Magnetic Ride Control 4.0電磁懸掛,舒適性和操控性兼顧,以及可自定義的V-Mode駕駛模式。CT4-V和CT5-V都具備後驅與四驅兩種版本,標配10速自動變速箱、eBoost電子助力系統、Brembo前制動,以及CT4-V上的限滑後差速器和CT5-V上的電子限滑差速器。
CT4-V搭載2.7L 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320馬力,匹配10AT,後軸裝備機械式LSD,RWD配有Magnetic Ride Control 4.0電磁懸掛,而AWD車型則搭配ZF MVS被動式懸掛,自定義V-Mode駕駛模式可通過方向盤V-Mode按鍵直接啟動,Brembo前制動系統,18英寸輪轂,RWD配僅限夏季使用的性能輪胎,AWD配全季節輪胎(AWD),50/50重量分布。外觀和內飾方面,V系列網狀格柵,四齣排氣,性能界面儀表。
CT5-V搭載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360馬力/550牛·米,匹配10AT,後軸裝備電子LSD,RWD和AWD車型均配有Magnetic Ride Control 4.0電磁懸掛,自定義V-Mode駕駛模式可通過方向盤V-Mode按鍵直接啟動,Brembo前制動系統,19英寸輪轂,RWD配僅限夏季使用的性能輪胎,AWD配全季節輪胎(AWD),50/50重量分布。外觀和內飾方面,V系列網狀格柵,四齣排氣,性能界面儀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寶馬5系跟奧迪A6L怎麼選,哪個更好
從價格方面看,奧迪好一點;從動力方面看,奧迪更好一些;從外觀來看,還是寶馬汽車比較有優勢。
現在人們的很多觀念都已經發生了改變,還有就是消費能力相比於以前已經提升了很多。以前在馬路上見到一輛奧迪或者是寶馬汽車都會多看兩眼,畢竟這些汽車就是不一般的豪車。但是現在我們在馬路上看到這些汽車根本不會在意,雖然說這些汽車的價格仍然是非常高的,但是也已經不再是普通人買不起的境界了。雖然說這兩個品牌的汽車都是好車,但是這並不能表示這兩款汽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現在就來對比兩款汽車,一款是奧迪A6L,另一款是寶馬5系。很多人都在問,奧迪A6L和寶馬5系哪個性能更好?該如何選擇?
雖然說奧迪的這款汽車要比寶馬便宜一些,而且動力表現也非常地優秀,但是因為這款車是一款老車型,所以說很多人在選擇的時候也會非常地猶豫。如果說你買這台車子是要使用很長的時間,而且你的審美也比較地時尚,那麼寶馬5系比較適合你。購買寶馬汽車確實是非常有優勢的,雖然說它的動力差一點,但是滿足日常的需求一點問題也沒有。還有就是這款車畢竟是新款的車型,所以說這輛車在路上出現以後,還是會比較地吸引別人的眼光。
所以從不同的方面看,他們是不同的,還是看個人的需求。
㈦ 對標奧迪e-tron、賓士EQC,寶馬iX3將於下半年上市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寶馬iX3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該車定位中型純電動SUV,此前已經在2018年就已經亮相,未來將於華晨寶馬沈陽大東工廠進行國產,同時,該車還將同步出口至北美以及歐洲地區。該車搭載了容量為74kWh電池組,WLTP標准下續航里程超過250英里(400km),且具備150kW的充電能力。
動力方面,寶馬iX3搭載寶馬第五代電動動力傳動系統,電動機最大功率為200kW,最大扭矩為400Nm,電池採用了寧德時代提供的三元鋰電池,容量為74kWh,WLTP標准下續航里程超過250英里(400km)。充電方面,該車將提供150kW的直流快速充電系統。據悉,新車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在中國沈陽的華晨寶馬工廠量產,隨後還將於2021年與i4以及iNEXT一起在德國工廠量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請問一下奧迪S5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是什麼車
主要對手是寶馬3系賓士C級的最大排量車款要想與BMWM和賓士AMG對抗還得是RS5
㈨ 奧迪S6與賓士E53 amg哪個更好
奧迪S6與賓士E53 amg相比總體來說個人認為還是後者,因為從回頭率來說後者相對有優勢
㈩ 想知道寶馬、賓士、奧迪哪些車是同等級別的。比如寶馬3系、賓士C級、奧迪A4。
3系的2020款325IM售價為31.39萬元,賓士C級2020款200L為30.78萬元,奧迪A4L 2019 35TFSL價格為28.68萬元,在這三款車型中A4L的價格最低,在三十萬元以內。
A4L的方案則是氙光,單從燈源來講A4L的表現要遜色一些。輪轂大小方面C級以及A4L都是17寸的,三系則為18寸,可以說輪轂尺寸對於整車的外觀表現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因此三系看上去要更大氣一些。
內飾部分
屏幕方面三系使用了10.25寸觸控屏幕,搭配的是12.3寸的儀表盤。C級中控屏幕為10.25寸,不支持觸控操作,沒有附帶儀表盤。
A4L也不具備儀表,不過可以通過後期加裝來實現,中控屏幕的性質和C級相同,都是普通的液晶屏幕,就大小而言也是三車中最小的一個,只有7寸。通過上面的對比可以發現三系的優勢很明顯,尤其它還支持車聯網模式,另外兩款車型只能通過後期加裝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