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奧迪汽車 > 奧迪車底盤有哪些線路

奧迪車底盤有哪些線路

發布時間:2022-08-11 18:29:54

Ⅰ 介紹一下奧迪底盤,急!!!!

記者:這一套奧迪駕駛模式選擇系統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呢?

施瓦茨:是從全新奧迪A4L,即B8開始的。

記者:今年上海車展首發的Q7 PA有沒有呢?

施瓦茨:沒有。

記者:為什麼呢?

施瓦茨:這個和產品的級別有關的,A4是B級車型的第八代,目前的A6是C級車型的第六代,技術首先是B級車的第八代開發運用的,目前存在的車型,在推出下一代時就會安裝,這個在德國也是這樣的。

您提到的Q7 PA是一款中期產品,相信下一代Q7上,會有更大的變化。

記者:這套系統在懸掛方面的調整設計是怎樣的呢?剛剛沒有聽到你們的介紹。

施瓦茨:首先感謝您對於這方面的關注,你很細心,奧迪的電磁阻尼減震系統只和運動底盤協同工作,在開發的時候,由於需要考慮運動底盤的特性,比我們目前採用的舒適底盤要低20毫米,在試驗中發現這樣的話在中國的路況下底盤會產生大量的碰傷,嚴重影響了汽車的性能,造成零件的損壞。所以,鑒於中國的路況,我們取消了安裝這套運動底盤,也就沒有安裝類似懸掛。但是在接下來推出的A6L和A8L上,就要裝運動帶有可變阻離的奧迪減震系統。下一代是C級車的第七代,D級車的第四代。

記者:奧迪駕駛模式選項系統能不能在復雜的路面上進行瞬時模式轉換?在特別大的彎道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在行進中從舒適模式轉換成運動模式。

施瓦茨: 你提的問題很好,該系統裡面涉及一項專利保護技術,這個我只能講到某一個程度,我們奧迪駕駛模式選項之所以會這樣好,是因為我們很大程度地區別於競爭對手的設備。競爭對手產品就是一個「S」按鈕,按下一個按鈕轉變狀態,車輛會發生抖動,突然間卡一下,往往會影響駕車的安全。奧迪駕駛模式選項有專利權的技術,讓駕駛者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的變化,汽車的狀態就轉變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競爭對手的車輛從舒適到運動的時候,車子會一下子就出去了,奧迪的系統是讓轉換狀態之後,車輛在油門踏板完全放開,再踩到底的時候銜接了,才能夠行駛下一個狀態的特徵。

記者:奧迪造車工藝和科技含量都很高,但奧迪的車型一直基於前驅,或者四驅,為什麼不在後驅車做一些開發呢?後驅車有其獨特的駕駛樂趣啊。

施瓦茨:前驅車有很多好處,第一個好處是前驅系統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重量,因為不需要一個長的傳動軸再加一個傳動機再傳動到後軸上。

還有就是前驅的車輛是在任何路況上最安全的,比如說我們在上坡的時候遇到濕滑路面,後驅的車會上不去而左右擺動,前驅的車就會直線前移。

您所說的駕駛樂趣,其實不應該稱之為駕駛樂趣,其感覺就是後輪所帶來的晃動感。我們從第八代A4開始了這樣一個製造工作,前軸前移,這樣車的重量,軸的重量向後傾斜,前面的裝置更加地敏捷和精確,保證在行駛的時候後面不會抖。如果真的想要體現後輪驅動體現的漂移沒有問題,我們可以裝一個四驅,目前的四驅的技術可以達後軸80%的驅動力,或者前軸60%的驅動力,依然還是那句話,前軸驅動是最安全的。

我們相對地看,未來的發展如果有大量的混合動力或者是變動車出現的話,前驅車是最安全的底盤的方式。比如說我們那個時候就將混合的動力的電池放在後備廂,這個時候後面所承擔的重量更重了。

記者:我的意思不是後驅比前驅車更有駕駛樂趣,奧迪是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企業,我想了解奧迪是怎樣的造車理念,剛剛聽了以後,在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和重量,另外一個是在前後傳動力方面達到更加安全,並不是說後驅車一定要比前驅車開得要好。

施瓦茨:奧迪的工業理念剛剛我講過了,您剛剛所說的那些其實只是說某一款產品帶來的實際好處,或者是實際特徵,真正的理念是以品牌核心價值為指導方針,科技創新品牌,反映到我們開發人員身上是以最聰明的方式找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舉一個例,寶馬每一次都是要了動態就必須要損失舒適,賓士要多舒適就要有多大程度的損失動態,但是奧迪就非要找到一個聰明的方式,我什麼都要,在這種以最聰明的方式找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下奧迪不斷地先進我們的產品。

記者:在我駕駛的時候,尤其是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我需要過度轉向的時候,整個的ABS系統,會不會導致我轉向不足,而需要轉向不足的時候,又會提前介入。這個是怎麼樣計算呢?長期的車型實驗有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呢?

施瓦茨:很簡單,在這種情況的時候,一般我們專業的人員會慢慢地來打轉向,不會一次把轉向打到底,如果我們的駕駛者能夠很好地控制車輛,不會出現轉向不足,系統是不會介入工作的。系統不會在車輛每一次過彎都動作一下,導致轉向過度,如果駕駛者已經糾正轉向不足,系統同樣不會工作的。只有識別車輛轉向不足的時候才會自動工作。轉向過度的時候,這個車的感測器會自動扭轉車輛的速度和形勢角度,當它計算出來,車輛沒有發生轉向過度,也不會工作,已經調整過來的時候它也不會去工作。

比如說需要調整角度20度,在力所能及下是10度,剩下的10度是系統來完成,如果專業駕駛者及時做了20度的補充就不會發生變化了,如果補充不足系統再補充。您說的這個,其實我們也是有過這樣的擔憂,我們在做大量的行駛實驗的時候,就跑到挪威的死亡路面上做深度測試,也在DTM的房車大賽的賽道用專業賽車手進行全面測試。

記者:奧迪的四驅系統有沒有打算在車上做一個按鈕,讓駕駛者可以隨意分配前後輪的動力?

施瓦茨:前後動力的傳動和支配,只有需要某一種特定的行駛特徵的時候才會去做,我們要看一下實際的動力傳遞需要。我們產品的特性是在前後軸的傳遞來實現不同的,可以以一個後輪為圓心,另一個後輪作驅動輪一樣的加速。我們的四驅系統先進,就是因為我們能夠實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需要以它為中心為圓心這樣旋轉,我們能夠保障旋轉的時候這個輪可以加速旋轉,當往這邊走的時候為圓心左側的輪就會加速旋轉,這樣就保證我們的能量在兩個輪之間傳遞。

記者:意思是說奧迪車的動力能在兩個後輪之間傳遞是嗎?

施瓦茨:而且這個功能你可以通過我們的ADS選項的調整的,ADS選項可以把後軸的分配調整為自動、舒適。

記者:奧迪駕駛模式選擇系統能不能選裝在其他的車型上?

施瓦茨: 現在這個系統是從我們最先進的一個產品的代別上研發安裝的,B級車第八代開始裝,C級車從第六代升級到第七代的時候就會安裝。待到這個平台完成研發開始生產,其他的車型上量產的時候才會換上去。

不僅可以裝配到其他的車型上,甚至在一個車型的不同的發動機上,發動機特製上都能夠進行裝配,甚至在一個動力總成的情況下,對於這個車輛的舒適情況下也能夠進行調整。

記者:需要用戶定製嗎?剛剛說同一個動力總成,連舒適的狀態都可以調整嗎?比如說2.0的動力系統,我裝了一個動態駕駛,對於舒適,如果說不同客戶對於舒適的要求不一樣,是不是也可以有一點點不一樣呢?由你們出廠的時候調的不一樣呢?比如有的客戶認為舒適是非常軟的,對於舒適的極限值在調整。

施瓦茨:這個是不能調的。

產品是批量生產的,不可能單獨調校,如果想調整的話,要根據奧迪駕駛模式選項的個性按鍵從系統里設置。

記者:我想問幾個問題,現在奧迪的剛剛說的前後驅的問題,奧迪的前驅車都是縱式發動機,為什麼要使用縱式發動機呢?這樣對於傳動會不會更復雜呢?

施瓦茨: 每一輛車的車距肯定是固定的。在橫式發動機的車型上最多隻能做到6缸,如果想提升動力性,10缸、12缸等等只有縱式發動機。在工作生產當中,有一個成本集約化的概念,我們在集約化的概念的時候,我們考慮到在某一個車型上,車型是大排量的,超6缸就不用和6缸以下去比,因為顧客要對這個成本承受更多。
記者:奧迪新的差速器和傳統的差速器有什麼不同呢?

施瓦茨:傳統的差速器是一個全活動的差速器。你可以看到在這種能力分配的情況下,這樣的話,前後的能力是一樣的,不會出現波動性。

但是在奧迪新的差速器的時候,它的能量可以保障,傳動力會由摩擦較小的一方傳動到摩擦較大的一方會保證動力的源源不斷。比如說之前是50:50分配的,這個時候突然間有損失,但是如果前面有損失的話會自動往後輸送20%。 而且經過托森差速器的連接處理,不需要電子評估,電子測速,直接就好了。比如說我在轉彎的時候,前面突然間出現了濕滑路面,我往前走的時候,就會往這個方向滑,那麼在老的差速器的時候,他會需要進行分析,然後再去綜合,結合實際路線的情況再傳遞,如果轉彎的時候速度很快,突然間遇到濕滑路面,就會突然間類似於人滑倒的感覺。

比如說在轉向不足的情況,它的前輪轉動就會遠遠大於後輪的轉動,如果它的轉動大於後輪的轉動,差速器自動把力量傳動到後面,這個車還會照樣跑,在轉向過渡的情況下,後輪會嘗試變得很快,當它快的時候,這個差速器會自動轉到前面。

記者:A3和TT沒有採用這個。

施瓦茨:由於A3和TT是橫式發動機,空間有限,對於裝備有明顯的限制,這樣的話,我們就沒有在前面加一個該裝置,而是在這里附加一個配速裝置來實現這個轉換。不是說我們就不裝托森差速器,如果是橫式發動機的話,就會有空間的限制。

記者:四驅是說後軸兩個輪分配嗎?那個差速器是什麼呢?

施瓦茨:運動差速器。

記者:通過電子孔的那種?

施瓦茨:運動差速器就是這樣的,這個運動差速器不僅在兩個輪之間傳動,可以保證你在任何情況,包括濕滑路面的時候,依然不損失動力性的行駛。不管是前驅還是後驅還是四驅,裝備的時候必須在支架的時候採用一種橡膠的支架或者是軸,這樣的裝備會導致任何的車,不管是前驅還是後驅,行駛轉彎的時候都要先去執行。

這個是關於運動差速器的一個片子。這個好比是一個後軸的運動差速器是一個帆船運動員,轉彎的時候避免車輛一定量直行,這邊的槳快速地滑。運動差速器橫制的結構遠遠超過了我們想像的范圍,可以既保障動態,也可以保障自動傳遞的特性,這樣的保障是一個縱式的離合是無法達到的。

記者:謳歌也有類似的後輪獨立動力系統?

施瓦茨:這個是一個本質的區別的,其實你這個問題也有人問過,我們當時給他們展示過技術資料,他們仿的。這個能量在謳歌那邊是從發動機傳過來,左右各一個離合片,如果要想轉彎的話,那麼根據我們剛剛說的原理這個時候必須要快速傳動。如果要保證能夠迅速地轉彎的話,前兩個輪的轉動的平均值要大於後面的轉動速度。

也就是說這個仿完了以後有兩個很致命的問題,一個是模仿傳速器功能,會有大量的能量損耗,這四個導致了整體的重量非常大,如果司機不踩油門是不能實現能量傳遞的。但是往往我們需要運動差速器所需要的時候,都是在急速過彎的時候,我們不想加速,甚至是不踩油門都可以。一個真正好的司機是這樣形勢一個急彎的,在這里要剎車,在這里也要剎車。這個應該是一個叫轉點,過了這個半圈之後就可以出了,這個謳歌的仿造的技術就在這個之後,這個半形之後加油了才可以起作用,我們的運動差速器在這里收油的時候都可以實現。我們的原理也不一樣,我們的原理是說我們這個能量是傳到後軸之後,通過運動差速器來進行分配,這樣的能量會分配地更加地 直接,他們是通過離合器傳過來,這樣無法保證輪的傳速。

記者:謳歌的中央差速器也是通過離合片的那種過渡離合的。

施瓦茨:所以才會不能精準地傳遞能力,以及加油的時候才能夠實現能量傳遞。

記者:確實是這樣的,只有加油的時候後面的動力才會更好,實際上開起來也很穩。

施瓦茨:你再看看用到運動差速器以後,它的技術非常多。

記者:quattro全時四驅技術最早是奧迪開發的,當時確實存在很多的困難,奧迪工程師是秘密研發的。包括四驅裝到豪華車上去,一開始競爭對手都很懷疑。但事實是奧迪遵循自己的理念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所以我想問一下在ADS開發當中,是不是得到很順暢的支持呢?

施瓦茨:當時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我們技術無法通過公司,或者是集團內的情況,所以我們先憑借著我們的激情把這個東西弄出來。而現在是先告訴市場部,我們要做這個東西,比如說我問,查一查有多少人想要,如果這個值,我們覺得可以,我們就回過頭來干,我然後就直接和總部要錢,然後就批了之後就做。

記者:奧迪四驅最早在賽場上使用,後來由於戰無不勝,賽事組委會必須要求後驅參賽,而奧迪前驅技術也用過,後驅技術也用過,四驅也用過,並且都取得了賽場的成功。那麼是不是量產車應用中是綜合評判了大量數據和試驗後才採用前驅和四驅呢?

施瓦茨:你說的完全正確,我們嘗試了很多的技術,我們決定的原因是前驅的優勢,首先是安全,前驅車是最安全的,還有就是燃油成本。後驅的車成本很高,如果成本很高的話,每一個顧客承擔的車就會很高,附加值會相對減少,第三個從空間角度考慮,後驅的車對後門的損傷,對於後門尺寸的損傷是最大的,如果要求稱作舒適的話,你的後驅車,就說明了它的稱作空間很狹小。

而且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後驅車有一個很難逾越的問題,後驅的車為了實現重量的平衡,後懸必須很長,很醜。在我們研發第八代A4L的時候,我們大概討論了幾千的小時,就是要不要從B級車第八代開始把它換成後驅,討論了那麼長時間以後,決定還是前驅。我們列了一個清單,前驅的好處,後驅的好處,差距太大了,但是依然決定還是用前驅。

Ⅱ 汽車底盤都有哪些部件組成

汽車底盤是一個系統,並不是單指某個零部件,它是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底盤的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的總成。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一、傳動系統
汽車的傳動系統結構非常復雜,它主要是指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裝置,是由離合器、萬向轉動裝置、以及驅動橋等零部件組成。傳動系統的主要作用是能在車輛行駛的各種條件下,保障車輛所必需的牽引力、車速、以及車速之間的協調變化。也就是說可保證汽車能倒車,以及左、右驅動輪能適應差速要求。
二、行駛系統
汽車的行駛系統就比較好理解,它是由車架、車輪、以及懸掛等部件組成。一般我們所說的車輛操控性就是由汽車的行駛系統決定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車輪與路面之間的附著作用,使傳動系傳來的力矩變為汽車行駛的驅動力矩。並且支承汽車總質量,能起到緩和沖擊,減小振動,保證汽車的行駛穩定性。
三、轉向系統
一說到汽車的轉向,我們就會聯想到方向盤。其實,汽車的轉向系統主要指的是用來改變或保持汽車行駛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裝置。比如說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轉向傳動機構等,這些都是轉向系統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按照駕駛員的意願來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對車輛的行駛安全至關重要。
四、制動系統
為了保證汽車安全行駛,提高汽車的平均行駛車速,以提高運輸生產率,在各種汽車上都設有專用制動機構。這樣的一系列專門裝置即稱為制動系統。它指的是汽車上能夠產生制動力的一系列專門裝置。比如說剎車片、制動踏板等。主要功能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可以減速、停車,並且下坡時能保持穩定速度。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Ⅲ 汽車底盤有哪些組成

汽車底盤是一個系統,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1、汽車的傳動系統結構主要是指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裝置,是由離合器、萬向轉動裝置、以及驅動橋等零部件組成。傳動系統的主要作用是能在車輛行駛的各種條件下,保障車輛所必需的牽引力、車速、以及車速之間的協調變化。也就是說可保證汽車能倒車,以及左、右驅動輪能適應差速要求。

2、汽車的行駛系統是由車架、車輪、以及懸掛等部件組成。一般我們所說的車輛操控性就是由汽車的行駛系統決定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車輪與路面之間的附著作用,使傳動系傳來的力矩變為汽車行駛的驅動力矩。並且支承汽車總質量,能起到緩和沖擊,減小振動,保證汽車的行駛穩定性。

3、汽車的轉向系統主要指的是用來改變或保持汽車行駛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裝置。比如說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轉向傳動機構等,這些都是轉向系統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按照駕駛員的意願來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對車輛的行駛安全至關重要。

4、制動系統指的是汽車上能夠產生制動力的一系列專門裝置。比如說剎車片、制動踏板等。主要功能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可以減速、停車,並且下坡時能保持穩定速度。

Ⅳ 汽車底盤有哪些部分組成

汽車底盤結構是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現代轎車大都是採用獨立式懸掛系統,按其結構形式的不同,獨立懸掛系統又可分為橫臂式、縱臂式、多連桿式、燭式以及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等。

Ⅳ 奧迪A4L底盤解析,奧迪A4L底盤結構圖

奧迪A4L
的底盤解析以及圖片如下介紹:
當這一代奧迪A4L正式亮相後,消費者們發現在外觀設計造型上,它和前代車型的改變似乎沒有想像中那樣的天翻地覆。雖然造型上沒有很大改變,不過隱藏在下面的卻是製造工藝、設計理念的革新。當然,這些革新相比底盤的變動只是小巫見大巫。
前懸架結構:其實前懸架在結構方面與上代車型並無很大區別,都是帶上控制臂的多連桿結構,但通過對比結構示意圖,你還是會發現很多細節上的區別。
從前懸架大結構角度來說,懸架形式並未發生變化,還是原來的味道。雖說前懸架結構沒有本質區別,但這不代表在一些細節設計方面沒有區別。
除了剛性和減重方面的強化,新A4L在剎車性能和NVH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升級,也就是說,新A4L並非很多人說的「僅僅換了個殼子」而已,在前懸架細節方面的升級還是不少的。
後懸架結構與細節:由前到後,後懸架的改變可謂是翻天覆地的。從原來的梯形連桿轉為五連桿設計,而這套五連桿懸架其實並非「獨家作品」,更准確一些說,這種類型的多連桿懸架是時下很多車輛喜歡用的一種結構形式。
所以說,結構雖新,但其實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多連桿結構中的一種,結構緊湊且適應性強,並且奧迪不忘給這套懸架優化空氣動力學,細節見真章。
當然,除了前後懸架的升級之外,在底盤的其它方面也有著比較大的改觀。之前有說到優化空氣動力學設計方面的一些點,那麼針對整個底盤,新A4L是如何優化空氣動力學呢?
新A4L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當然結果也是非常優秀的:風阻系數Cd值僅有海外版數據,上代奧迪A4海外版為現款
賓士C級
海外版為但這不代表其就是完美的作品,與海外版相比,缺失了底盤後部護板著實有些不應該。
當然,這一結論是與海外版全新奧迪A4 柴油車型對比後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說,可能存在由於排氣尾部消聲器設計不同而未安裝後底護板的情況。
除了應有的空氣動力學優化之外,底盤部位還有一些方面值得關注,諸如線材保護和輪胎方面都算同級較好水準,但在油箱保護方面稍顯牽強。
為這個級別國產車型率先加長化的代表,國產奧迪A4L一直是嗅得消費者需求的代表。在這次的換代中,研發團隊並未在外觀造型上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相反地,懸架結構部分的改變才是本次換代的核心。除此以外,應用了全新平台後,在空氣動力學細節等方面的改變同樣是這次換代帶來的進步。

Ⅵ 汽車底盤的組成

Ⅶ 奧迪A6車底左側兩根線是什麼

如果是的話,貌似要換掉,那可能需要1000塊(我的就蹭壞了塑料,現在還沒換)如果是金屬的部分,那可以去4S補漆,或者自己上淘寶買一個專門修復的

Ⅷ 奧迪a6前底盤都有什麼硬體

汽車的底盤系統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同樣是車上和動力系統相同重要的系統。它具體包括以下若干係統。第一,傳動系統(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元件)第二,行駛系統(包括車架,車橋,懸架,輪胎和車輪)第三,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機,傳動系統,操縱機構等)第四,制動系統(包括車輪制動器,也就是剎車鉗,剎車片,駐車制動器,也就是手剎)。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Ⅸ 奧迪A6L底盤解析,看看A6L的底盤有什麼秘密

奧迪A6L
誕生於大眾的MLB EVO平台,採用前置前驅或四驅的驅動布局,前懸架和後懸架均為多連桿獨立懸架,Quattro四驅系統為適時四驅。底盤具體解析如下:
MLB EVO平台
該平台是大眾第二代縱置發動機整車平台,全拼為Molarer Langsbaukasten。諸如
奧迪A4L
、奧迪A5、奧迪A8、奧迪Q5、奧迪Q7等車型都是該平台的產物。MLB平台最大的特點就是兼容縱置發動機了,同時因為平台設計的前橋位置比較靠前,所以整車的前後重量會比較平均。
縱觀奧迪A6L整個底盤,其平整度做得非常好,同時底盤有大面積的護板覆蓋,因此奧迪A6L底盤的空氣阻力表現非常好,同時底盤的隔音降噪效果也很出色。
前懸架
2020款奧迪A6L採用的是多連桿前懸架,整一組懸架的部件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轉向節、橫拉桿等都是採用了鋁合金材料,甚至減震系統的塔頂都是鋁合金。大量的鋁合金材料可以減輕車頭的重量以及簧下質量,對提高車輛的操控性有很大的幫助。
上控制臂方面,奧迪A6L與A4L一樣採用了兩根連桿的形式,一般來說上控制臂多採用一體式U型的叉臂,但奧迪A6L運用了兩根獨立連桿,改變了虛擬主銷上支點的位置。
下控制臂同樣是採用採用兩根連桿的形式,其作用也是跟上控制臂一樣了,改變虛擬主銷的下支點位置,雖然這種懸架結構變得很復雜,但車輛的操控性能會更加好。
副車架方面,奧迪A6L並沒有採用鋁合金的材質,而是採用了普通的雙層沖壓鋼板,與奧迪A4L一致,相信這是MLB平台模塊化提高零件通用程度的結果。
後懸架
奧迪A6L的後懸架同樣是多連桿結構,上面兩根連桿看似是鋁合金實際是鋼的材質,只不過塗成了銀色而已。與純正是鋁合金材質的下擺臂一對比就能看出來,真正的鋁合金是有金屬光澤的,而上面兩根「假貨」則是磨砂霧面。
後懸架的下擺臂有樹脂護板,只是圖中已經將護板拆掉而已。護板的作用更多是提高空氣動力學特性,當然也能保護下擺臂免受砂石打擊。
動態轉向
奧迪A6L的轉向系統帶有可變轉向比的功能(ADS動態轉向),從而讓車輛的操控變得更加靈活輕松。2020款奧迪A6L與上一款一樣減配了後輪隨動轉向系統,注意是國產的A6L取消了而已,海外版本的A6仍然帶有該技術。
Quattro適時四驅
很多人都覺得A4L和A6L的四驅是假四驅,而且也配不上Quattro的稱號。其實若不是嚴苛的排放政策和油耗政策,想必奧迪也不願意放著全時四驅不用。
這套適時四驅系統在正常行駛時會以100%前驅的形式運作,極端情況下才以四驅模式運作。中央差速器是一個電控的多片離合器,通過壓緊和松開離合器實現動力輸送到後輪的控制。
而在A6L的後差速器當中還有一套離合器,這套離合器的作用是控制後差速器與中央傳動軸的結合和分離。在正常的前驅模式下,後差速器會斷開與中央傳動軸的結合,避免後輪帶著傳動軸一起運動浪費動力。所以在正常模式之下中央傳動軸是不旋轉的。
奧迪A6L防撞梁部分
前防撞梁
奧迪A6L的前防撞梁是鋁合金的材質,防撞梁前方附帶有行人保護泡沫。不過在下方並沒有防止行人捲入車底的護欄,反而比大眾的一些高端車型在行人保護方面差了一點。
在行人保護泡沫裡面鑲嵌了一根膠管,這根膠管連接著一個壓力感測器。在車輛撞到行人之後膠管會被擠壓導致管內氣壓發生變化,壓力感測器接收到變化之後就會發送信號到電腦,然後電腦再綜合其他感測器的信號控制機蓋彈起。
行人保護泡沫背後的鋁合金防撞梁整個的覆蓋范圍非常大,連車燈下方的位置也覆蓋到了,在發生小於25%的偏置碰撞時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效果。同時前防撞梁距離後方水箱的距離也比較寬,在低速碰撞時有較大的空間潰縮吸能保護水箱不被損壞。
後防撞梁
奧迪A6L的後防撞梁同樣也是鋁合金材料,像大眾的輝昂也只是沖壓鋼板,可見奧迪始終還是奧迪。防撞樑上有一些凹坑,這是為了給倒車雷達讓位置而故意做成的。
後防撞梁的結構類似於「日」字型,厚度有毫米,整根後防撞梁的覆蓋范圍倒沒有多廣,只有寬度的後防撞梁的位置要比尾箱蓋更加突出,在發生輕微追尾碰撞時可以避免昂貴的鋁合金尾箱蓋也遭殃。
奧迪A6L中保研碰撞成績
2020年4月,中保研對2019款奧迪A6L 40TFSI豪華動感型進行了測試,測試的結果為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較差;車內乘員安全優秀;車外行人安全優秀;車輛輔助安全優秀。
(低速碰撞測試)
(正面25%偏置碰撞
)
(側面碰撞)
(側面碰撞
)
(
車頂強度
)
上一篇:A6L雙離合可靠嗎?A6L為何要用雙離合
下一篇:a6l真實油耗多少錢,a6百公里油耗多少
閱讀全文

與奧迪車底盤有哪些線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年內上市了哪些智能汽車 瀏覽:809
奧迪a6l剎車油更換多少 瀏覽:31
湖北工業感測器哪裡有 瀏覽:302
賓士車齒輪油多久換 瀏覽:215
賓士211前面風口怎麼拆 瀏覽:768
高爾夫r和寶馬1系m哪個好 瀏覽:51
成都世德汽車怎麼樣 瀏覽:158
億陽工業區放假加油站在哪裡 瀏覽:391
汽車換led大燈注意什麼 瀏覽:314
大卡賓士哪裡生產 瀏覽:236
寶馬黑紅色的是什麼車 瀏覽:740
蒙古工業有哪些 瀏覽:409
賓士c級折損多少 瀏覽:698
寶馬523i汽油格在哪裡的 瀏覽:142
搜索汽車電瓶是多少伏 瀏覽:136
寶馬皮帶輪多少錢 瀏覽:986
沒有玻璃水的汽車如何啟動 瀏覽:315
怎麼樣才能讓父母買賓士 瀏覽:351
貴族賓士多少錢 瀏覽:520
比德文和江淮電動汽車哪個好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