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迪A8怎麼樣求分析
奧迪A8使用了全鋁車身,不僅堅固耐用,而且減輕了車身重量,為汽車帶來更加強勁的性能表現。
一、外觀
奧迪a8的前臉仍保持奧迪經典的上下雙格柵前大燈造型奪目,燈管排列在透明玻璃之後,與散熱器面罩完美匹配而運用了發光二極體技術的尾燈和指示燈顯得幽雅、超前。車頂飽滿流暢的曲線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雙門跑車的風格而且能極其自然地將視線引向車尾。
(1)奧迪壓路機怎麼樣擴展閱讀
購車細節:
1、查看車底和電瓶。看車底主要是看看有沒有漏油,如底盤上有油污痕跡,就要考慮是不是那裡漏油。另外,新車的電瓶也要看看接頭處有沒有腐蝕,尤其夏季陰雨連綿的時候,另外注意新車電瓶接頭一般是松的,開走時一定要擰緊。
2、打開引擎蓋,發動車輛,聽聽發動機的聲音。啟動車輛後,用一個螺絲刀的一端頂住發動機,另一端頂在耳朵上聽聲音,聽聽發動機內部有沒有雜音,比如環子聲、敲缸聲、氣門的嘀嘀聲等,好的發動機只有一種「呼嚕呼嚕」的聲音,不會有其他雜音。
3、冷啟動發動機,看看轉速表指針變化。正常情況下指針應打到1600轉左右,然後正常平順的滑落至800轉(冬季北方戶外驗車是回落到1200轉左右,啟動熱車幾分鍾後漸漸回至800轉)。
2. 大眾奧迪汽車發動機怎麼樣
評委會給予了奧迪發動機高度的評價,稱其實現了「高技術、高性能、經濟性及環保性的完美結合」。一方面,其無與倫比的寬扭矩峰值輸出平台確保了節能型的驅動方式且減少了換擋次數,另一方面,只需輕微加速,便可產生強大的推背力,動力釋放自然流暢。 FSI技術是將燃料直接噴入燃燒室,噴嘴位於氣缸蓋的進氣口,通過由凸輪軸驅動的高壓泵控制,所有氣缸共用一個蓄壓裝置——共軌系統。以曲軸雙倍轉速轉動的兩個平衡軸抵消了發動機內部運動慣力,並保證了高標準的發動機聲響效果。這是四缸發動機所能達到的最出色表現。 進氣歧管配以進氣導向閥門,由一台步進來調節其位置,這樣就可以根據發動機轉速及負荷情況恰當地控制空氣的流動和旋流。燃料和空氣混合氣體在燃燒室內均勻分布,可自然提升動力,使得在較大的發動機轉速范圍內的每個工況點上都能迅速且充分地燃燒。該四氣門缸蓋採用低摩擦凸輪滾子挺桿配氣機構,其進氣口幾何形狀源自自然吸氣式FSI發動機,這樣能產生更強的旋流,既保證了工作的精確性又能提高防爆震等級,從而提升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因此,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壓縮比可達10.5�1,這個數字原本只有自然吸氣的發動機才能達到。
3. 奧迪quattro怎麼樣
優點:
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是一套純機械的四驅系統;該系統可以保證即使三個車輪全部失去抓地也會將100%的動力傳遞到沒有失去抓地的車輪上。
缺點:
Torsen差速器是quattro系統的核心,而像奧迪TT和A3這種發動機橫置的、沒有裝備托森差速器的車雖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實際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
簡介:
奧迪Quattro基於RS5車型進行製造,長寬高分別為4.28m 、1.86m 和1.33m,軸距2.6m。動力系統來自奧迪的2.5L五缸增壓發動機,輸出增加至408馬力和480N·m。quattro概念車重1300kg,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9秒,具有8.5升的超低油耗優勢。
奧迪Quattro概念車採用了升級版quattro機械式四驅系統,新的差速器擁有兩個全新的差速齒輪,動力分配可以更加寬泛,普通的前後動力分配為40:60,極端情況下可以實現15:85或者70:30的扭矩分配;由於後輪作為主動輪,因此在配合新的限滑差速鎖的技術下,甚至可以讓所有動力都輸出到一側的輪胎上。
4. 奧迪A4L用的是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二者有何區別
奧迪A4L用的是渦輪增壓。
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區別如下:
1、工作原理不同
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都是用強制進氣的方式,提升發動機的動力,但二者工作原理不同,實際效果也有差異。渦輪增壓器英文為Turbo Supercharger,機械增壓英文為Mechanical Supercharger,後來又逐漸稱呼為Turbocharger與Supercharger,簡寫「T」和「S」。「T」和「S」,是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的第一個區別。
2、驅動形式的不同
簡單來說,機械增壓器是直接利用引擎的動力來驅動增壓器;而渦輪增壓則是利用引擎排放廢氣時的氣流來驅動壓縮機,所以渦輪增壓又常被稱為廢氣渦輪增壓。
3、誕生時期的巨大差異,
機械增壓在設計理念上更加直接,因此他比渦輪增壓要早得多。最早的機械增壓系統出現在1920年代的格蘭披治(Grand Prix)賽車上,而渦輪增壓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興起,北歐瑞典的Saab薩博公司是第一家把渦輪增壓器應用到汽車產品上的汽車製造商。
4、動力輸出線性不同
由於渦輪增壓是通過發動機的廢氣推動渦輪,當發動機廢氣量少的時候,渦輪轉得慢,增壓器效果就不明顯,需要等到發動機轉速上升到一定程度才開始正常工作,這種發力方式常被稱為「渦輪遲滯」。而機械增壓機則是直接通過皮帶接到發動機輸出端,發動機轉的那一刻增壓就開始,既有自然吸氣的線性,而且響應也很快。
5、使用范圍上的同
由於機械增壓的動力來源就是發動機輸出的動力,無疑這會給發動機帶來負擔,所以小排量發動機一般不會採用機械增壓方式;而現在渦輪增壓則多被安裝在小排量發動機,以實現小排量輸出大動力的目的,應對各國按排是徵收的稅費;甚至一些中型車都使用上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當然,大排量性能車也會使用渦輪甚至是多渦輪,這就是為了動力的需要了。
(4)奧迪壓路機怎麼樣擴展閱讀:
最新2019款奧迪A4L
1、2019款奧迪A4L除了新增天雲灰和維加斯黃兩種車身顏色外。其中35TFSI進取型和40 TFSI進取型採用了18款車型的S line套件。此外,後保險杠及尾排也進行了重新設計。40TFSI時尚型、40TFSI運動型、45TFSI quattro個性運動版、45TFSI quattro運動型採用了全新S line套件。
2、配置方面,2019款奧迪A4L全系新增2個USB介面,40 TFSI進取型新增全景天窗,40 TFSI時尚型新增自動泊車功能和燈光包,45 TFSI quattro個性運動版新增燈光包、儲物包和後擾流板,40 TFSI運動型和45 TFSI quattro運動型新增後風擋電動防曬簾和後側窗手動防曬簾、黑色頂棚、真皮包、全景影像和後擾流板。
3、動力部分,2019款奧迪A4L提供了符合國五排放標准和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其中國五系列35 TFSI進取型搭載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國六系列35 TFSI進取型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而40 TFSI及45 TFSI則延續了老款車型的動力系統。
5. 奧迪車的質量到底怎麼樣
我可以告訴你奧迪車相對豪華品牌里是非常不錯的。可能這么說會引起一些鍵盤俠的不爽,但不可否認奧迪的成功以及車的質量,品質。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奧迪的車一直很不錯,並且奧迪家的性能版本,也是在很多比賽上獲得多數獎項,所以總結來說,各方面奧迪是很不錯的。
6. 奧迪CJB發動機怎麼樣
不錯。
FSI發動機 FSI發動機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是基於GDI缸內直噴式發動機的一種技術。與常規的氣道噴射點燃式發動機相比,FSI將燃油直接噴入燃燒室,由於噴霧的氣化冷卻作用,它優化了充氣效率,由於實現了汽油機的質調節,不再需要節氣門,大大降低了進氣損失,分層燃燒減少了發動機的傳熱損失,從而增大了滿負荷的輸出功率並降低了部分負荷的燃油消耗。 2、TFSI發動機 TFSI發動機是渦輪增壓燃油分層噴射發動機的簡稱,它可以說是FSI發動機和渦輪增壓器的結合,即渦輪增壓。
7. 關於奧迪A6L空調壓縮機的問題··求高人
A6L的空調右側出風不涼有2種:1、缺氟,2、空調控制面板進水了或有故障碼。
1、缺氟,空調泵高壓管,冷凝器較易損壞,這些配件不要用副廠的,因為奧迪車空調系統較先進,壓縮機採用的是變排量技術。
只要沒有拉傷一般不易損壞的,但是假氟、劣質的冷凍油、包括副廠冷凝器對它是有極大傷害的,而且維修時技術要求高,所以盡量不要到小廠修。
2、A6L的空調控制面板處在中間空調出風口下方,會有冷凝水順風道滴到電路板上造成故障,這種故障較容易發現,但必須心細,在一個,奧迪的控制模塊比較好,只要理論扎實,用電腦檢測儀讀空調故障碼和數據流可以很快判斷故障位置。
通敘述,車應該是慢缺氟,之前從來沒有修過空調,沒有補過氟,那麼只是空調系統的橡膠管路輕微泄漏,只要按照標准補足氟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現在的事情可能壓縮機真的壞了,可以嘗試補加正品冷凍油,重新按標准加入足量純正R134a冷媒試試看,A6L冷媒需要620克。
常見故障:
1、奧迪A6L渦輪發動機燒機油現象
現象:每3000公里機油消耗半升到1升。
解決方案:渦輪發動機本身行駛中會消耗些機油,屬於正常現象。定期檢查機油液面,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
建議:定期檢查機油液面情況,及時填補。
2、奧迪A6L空調涼
現象:車里的空調正用著突然涼。
解決方案:如果空調突然就涼,那麼很有可能相關控制系統或者控制線路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再有建議檢查空調泵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以及製冷劑量是否足夠。
具體的原因則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分析判斷,總之空調系統方面的故障還比較常見並且很容易排除的。
建議:維修所需要的具體費用則必須要根據實際檢查結果才能確定,因此建議及時到4S店對空調系統進行現場測試檢查判斷。
8. 奧迪汽車的質量怎麼樣如題 謝謝了
奧迪的3大特點,一個是做工精細,精細到使人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外邊渾圓為一體,尤其是接縫處,不但顯不出不舒服,反而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做工,這樣的接縫簡直是一種享受,而車廂裡面那種內鑲嵌式的按鍵,更使寶馬難以抗衡,寶馬的按鍵,基本都是突出式的,平面上凸出來的一個個小按鍵,到也不錯,但是本人更傾向於類似奧迪這樣的按鍵,在內飾方面我感覺賓士到是比較聰明,他集合了兩家的特長。既有突起式的,又有鑲嵌式的,比如在儀表盤旁邊的那些主要功能,都是突起式,而在顯示屏那一帶又都是鑲嵌式,給人的感覺非常合理。奧迪的第二大特點呢?就是速度,他的速度快極了,因為我以前習慣寶馬和賓士油門速度自由行程的控制,怎麼說呢?就是寶馬和賓士的油門在踩到80-90公里/小時速度的哪個程度,在奧迪來說已經是120公里/小時了,而恰恰奧迪車在視覺上給你的感覺又不是那麼快,可往往看了一下里程錶才嚇一跳,緊接著就四處看看是否有警察在潛伏。速度的特長我想這可能跟早期將寶時捷的跑車技術買入奧迪公司有關系吧,包括一些內飾設計也有一點保時捷的特點,比如在方向盤9點和3點方向各有一個按鈕,和寶時捷的幾乎一樣,這樣車手就可以手不離開方向盤而換擋了,在這裡面的代表我看要數S8了,關於S8的駕駛感覺我已經在以前描述,這里就不在重復了。這里再補充的就是,在外面聽S8引擎的聲音非常好聽,幾乎是享受,絕不是類似寶時捷那種咆哮的聲音,而做在車里只要你稍稍一起步,你會感覺到這個車很奇怪,為什麼呢?你會感覺到這部比較龐大的車顯的很輕,可是又有一種很結實的感覺。這種技術的確比其他對手要技高一籌。呵呵,再有就是再紅綠燈前,當綠燈亮起的一剎那,你一踩油門,再從後視鏡看後面車司機口瞪木呆的感覺,又在不到10秒的時間把他們的車拉的遠遠的,哈哈,那種感覺有勝利的興奮,有高速行駛的緊張,有其他人看你的滿足感,有。。。等等,等等,這種感覺你永遠不會忘記。 並且我認為在起步的速度中,S8絕對比保時捷卡瑞拉領先,這是我在對兩種車測試的感覺。 奧迪的第3個特點就是靜,所有的奧迪車幾乎都僅僅在底擋位的時候可以聽見一些引擎的聲音,其他的就是在高速時候的風聲了,引擎的工作聲音幾乎聽不到。這一點絕對比寶馬和賓士要出色。 現在算來,我試駕過,A3 1.8T。 A4 2.4。 A6 3.0。A6 4.2.ALLROAD 2.7T , S6 和S8,綜觀這些車的特點都是快,太快,但是缺點是底擋車和高檔車幾乎完美無暇,而中檔要缺點多點,至少比同級別競爭對手要差,先說低檔的車吧,我感覺A3的底盤和剎車是最好的,不過不說他了,畢竟是一部很小的車,從輕量和體積來說應該最好,A4呢?我感覺要比寶馬3系列好,我記的我在高速公路試車的時候,在下公路的路口我問旁邊的人是不是哪個路口,他說不是,可是等到跟前的時候他又說是,哪個時候車速大約在70脈左右,我拐了一個幾乎是90度的彎,哈哈,那感覺太好了,車身很穩,幾乎和慢車速拐彎沒有區別,而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呢?加速,剎車,非常完美,個人認為性能方面已經超過A6,而在內飾方面也非常舒服,尤其是在儀表盤的下面增加了幾個鑲嵌式的按鈕,更顯示出了他的個性,甚至我感覺比現在A6和A8的內飾都要略勝一籌。那麼高檔車的A8 S8呢,請大家看我前面的帖子。 好了,我們來看看不足吧,首先我不太喜歡S6, 尤其是在起步的時候,那種近乎歇斯底里的引擎聲,我比較難接受,再有就是在速度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時候加速,好象會產生紊亂,給人的感覺是變速箱的決定猶豫,不知道是該降一擋加大力量跑呢?還是維持現在的擋位提速,不象S8馬上可以理解車手的意圖。再有就是A6系列的ALLROAD後視鏡有盲區,我的ALLRODE 就是幾乎在告訴公路出事,這點不如寶馬和賓士,他們的後視鏡在鏡子的頭部設置成廣角,這樣就沒有了死角,這樣的鏡子雖然剛開始不習慣,甚至會出現花眼的感覺,但時間長了以後,他的好處太大了,而ALLROAD卻不是這樣,我剛開始開的時候,以為一樣,可是當我在告訴公路要並線的時候,一看鏡子里沒有車,剛想過線的時候就聽後面一聲長長的喇叭,呵呵,大家可以想像在時速120脈的時候會怎樣,把我嚇的夠嗆。還有就是在行駛當中急加速的時候,引擎里會傳出尖利的嘯聲,大約要維持10秒,我想可能是2個渦輪在急遽加速產生的,不管怎樣畢竟感覺少少不舒服。好了,今天說了很多,總之,如果要我評價的話,我認為A3 A4 A8要超過同級競爭對手,A6要輸於同級競爭對手。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意見
9. 奧迪TT怎麼樣值得買嗎
奧迪TT作為一款運動型轎車,和概念車版有相同的漂亮外形,性能出色,值得購買。
奧迪TT除了引擎蓋是由鋁製成的其他部分完全採用電鍍鋼鐵製造。TT roadster 採用的是軟頂,而並未隨大趨勢使用電折硬頂,軟篷的收折及儲存均比硬頂富彈性,優點是無須佔用車尾大量空間,篷身可選擇不同顏色,配搭出更多變化的視覺效果。
(9)奧迪壓路機怎麼樣擴展閱讀
選購汽車應考慮的因素:
1、安全:汽車承載的是消費者的安全。汽車是一種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極高的特殊消費品,它的安全性能直接關繫到消費者的生命。
2、價格:家庭年收人決定購買車的價格。汽車屬於大件消費品,不能僅憑個人喜好來購買。
3、油耗:養車的主要成本來自於燃油費用,汽車的油耗必須考慮。
4、車型:根據買車的目的決定購買什麼樣的車型。
5、售後服務: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是需要養護和維修的,不同的汽車售後服務網路是不一樣的,同價位的車型售後服務的質量和價格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