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迪A4L是前驅車為什麼後座地板中間還是有一塊突起
A4L後面的凸起其實沒有實際作用,因為進口A4還有3.2四驅的版本,車子的結構就衍生了那個凸起。國產化的A4L除了加長軸距,沒有對車子的大結構進行改動,所以那個凸起就保留下來了。
㈡ 奧迪A4L有什麼缺點
1、坐椅變成了織物的,高檔感立馬下降了一個等級,織物的面料倒還講究,但終究缺乏一份堅實的質感。
2、胎噪比較恐怖,加上空間密閉不錯,感覺有嗡嗡聲。
優點:
1、更寬敞的後排空間,車身比歐洲版長60毫米;
2、舒適底盤,高於歐洲版A4底盤13毫米,從而達到更佳的舒適性和通過性
3、燃油識別系統,點火時可以自動識別燃油品質,達到最佳的燃燒效率,使發動機始終保持動力強勁與節能減排的高度平衡;
(2)為什麼奧迪後排地台高擴展閱讀:
奧迪A4L
橫貫車身側面的是一條挑戰鋁合金沖壓工藝的折角腰線,它連接車頭燈與尾燈。全新奧迪A4L採用與標准軸距A4車型同步開發,在MLB-Evo平台的加持下,長軸距車身不但擁有更修長的車身,同時還擁有更高強度的安全系數。
組合修長的引擎艙與緊湊的車尾,共同營造出了全新奧迪A4L的運動身形。向上傾斜的雙折角日間行車燈,塑造了全新奧迪A4L的堅毅目光,全LED光源與矩陣式燈光科技完成了畫龍點睛的意義。
㈢ 整體很寬裕,但後排地台凸起太高——聊聊速騰的空間感受
後排完全可以蹺二郎腿。
㈣ 後排地板「大鼓包」的由來和作用 請叫我「中央地台」
經常坐後排的朋友們肯定注意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絕大部分車輛後排中間都有一塊凸起的地方,而且還是一個比一個大,對於後排乘坐的舒適性有特別負面的影響。要是後排有三個人,肯定誰都不願意坐中間的位置,太難受了。說實話這樣的設計來越常見,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都有,也不見得前驅車的鼓包就小。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的汽車後排中間位置的下方總會有一定的凸起呢?這個大鼓包實際上應該叫後排中央地台。
為排氣系統開辟通道犧牲車內空間
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非越野車),底盤都是比較低的,SUV也僅僅是看上去高大,其實離地間隙並沒有比轎車高多少。而排氣分為前段、中段以和尾段,它要從中間布置走過,如果說底盤都是比較平的話排氣該怎麼走呢?這顯然需要在底盤上開辟一個渠道出來,讓排氣系統安置與此,那麼相應的,肯定車裡面也得有個大凸起。
從力學受力的角度來講,後排凸起大鼓包的車,底盤的抗扭強度理論上變得更高,車身的安全性也更好一些。如果是一張白紙會非常柔軟,自身很容易彎曲,如果把它折成幾道棱,它的強度就會增加而不容易彎曲。同理,現在轎車都是採用沒有大梁的承載式車身設計,如果在底盤中央縱向能做一個凸起,等於是增加了一道加強梁,底盤的強度也會得到提高。還有一些車輛設計,底盤中央的凸起大梁能在正面碰撞中起到保護乘員艙,以及吸能後分散正面碰撞能量的作用。
總結:後排的凸起固然是佔用了後排空間,但這樣的設計除了可以給排氣系統配件更好的布局之外,還能夠安放鋼梁等結構,增加汽車的剛性,更好的保護車內乘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車主點評:奧迪A6L,生活因你而精彩】
#選車理由 一直都很喜歡奧迪這個品牌,車子外觀給人的感覺就非常大氣,感覺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開出去覺得有面子,有時候還方便送領導回家。#最滿意 外觀的設計是最讓我滿意的地方,大燈的設計非常先進,車身的線條優美,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起來都很順眼,修長的車身,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最不滿意 這款是讓我最不滿意的是後排中間地台凸起比較高,坐在中間的那個人不好放腳#空間 前排很寬敞,座椅支撐多項調節,可以讓你找到最舒適的坐姿。後排的中間地台凸起比較高,坐在中間的那個人不好放腳#外觀 外觀的設計時尚大氣又不失沉穩,家族式的前臉設計辨識度高,大燈造型好看又上檔次,晚上的照射范圍大,車漆很亮,看起來檔次十足#內飾 內飾的設計科技感十足,中控台的設計看起來很有質感,做工精細,連放水杯的地方也設計的很好,幾乎沒有什麼瑕疵。#動力 動力表現非常棒,輕踩油門就有推背感。D擋的動力對我來說就夠用了,爬坡的情況下才會用到S擋#操控 操控還是挺不錯的,方向盤的手感好,轉向靈活,快速過彎也不是問題,整個車身都很平穩,讓人很有安全感。#舒適性 舒適性沒得說,駕駛和乘坐的感覺都很好,噪音的控制很不錯,坐在車里幾乎聽不到外面的噪音。#油耗 目前行駛了2000多公里,車子的平均油耗在9.2L百公里,和我預算的油耗差不多,可以接受
㈥ 【車主點評:奧迪A6L,用實力證明一切】
#選車理由 當有有考慮過寶馬5系,但是價格超出預算,奧迪A6L這款車的外觀符合我的審美,試駕之後的整體表現都不錯。#最滿意 外觀是最讓我滿意的地方,端莊大氣又低調,有著濃郁的商務范,很適合我這樣的70後大叔,開出去也有面子#最不滿意 讓我最不滿意的是後排中間地台凸起比較高,坐在中間的乘員腿不好放#空間 前排空間沒問題,高個子坐進去也不壓抑。後排中間地台凸起比較高,坐在中間的乘員腿不好放,後備箱空間也很豐富實用#外觀 外觀的設計是我喜歡的風格,進氣格柵做得非常大氣,稜角分明的前燈,優雅的車身,給人的視覺效果很好。#內飾 內飾的設計很有科技感,中控屏朝向駕駛位一邊,操作起來簡單方便。用料扎實,大面積都是軟的包裹,手感很好#動力 2.0T的發動機,動力簡直是隨叫隨到,起步和超車都很輕松,一點都不費勁,運動模式的推背感強烈#操控 方向盤的指向精準靈活,回饋的路感清晰,各種功能的按鍵用起來都很順手,車子行駛起來很穩,坐在車里很有安全感#舒適性 座椅寬大,角度的設計合理,駕駛和乘坐的感覺都很好。車內的噪音控制很不錯,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油耗 城區行駛的油耗在十個左右,高速上比較省油,大概在八個左右,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㈦ 奧迪A6L前驅為什麼 後排 中間隆起那麼高
汽車是前驅車,但是汽車底盤採用後驅平台打台,或和自家高端車型(後驅平台)共同使用一個平台,造成汽車後排中間凸起。
汽車是採用前置後驅方式,汽車中間需要容納傳動軸,汽車底盤設計較低,汽車可能是前驅車,但是需要通過排氣管道,因此中間凸起是為了排氣管設計的空間。
(7)為什麼奧迪後排地台高擴展閱讀
後排隆起原因
1、環保和散熱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歐洲,眾所周知,歐洲對於環境的保護是非常嚴格的,而排氣管道的溫度又是非常高的,因此很多歐洲國家的法律規定,為了避免因排氣管溫度過高而對底盤下的植被造成傷害,汽車的排氣管道和地面的距離不能太近。
2、傳動軸布局
很多後排凸起的車型主要是給將來的四驅車型預留傳動軸的空間,這個情況很容易理解,像賓士、寶馬大部分轎車都是後輪驅動的,發動機卻放置在車身前面,所以需要長長的傳動軸把動力傳遞到後輪,地板中央的凸起就是為了放置傳動軸。
3、提升車身強度
從力學受力的角度來分析,後排凸起的汽車,底盤的抗扭強度更高,車身的安全性也更好。我們知道如果是一張白紙會非常柔軟,自身很容易彎曲;但如果把它折成幾道棱,它的強度就會增加而不容易彎曲。
㈧ 中期改款比換代還誇張,窮工極態全新奧迪A4L,才配你的年少有為
大家好,這里是Panda車評,我會在這里發布新鮮的汽車資訊,幫你選到適合自己的車型。
2020年對於很多車企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大環境的不理想讓很多車企放下了傲嬌的態度,更專心的去提升自己產品的競爭力,豪華品牌也不例外。
德系豪車在國內市場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比較有代表的就是奧迪了。前段時間奧迪上市了最新一代的A4L車型,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最近我有幸拿到了廠家的產品手冊,這兩天沒事看了一遍,裡面很詳細的介紹了此次改款的內容,亮點真是不少,所以今天跟大家聊一下,為什麼說全新奧迪A4L稱得上窮工極態。
有沒有人覺得之前奧迪A4L的定位其實有點模糊,或者說過於中庸。如果我想買一台商務一點的車,它似乎尺寸小了點,如果我喜歡運動,它又沒那麼兇猛。
而且就品牌而言相比於其他友商奧迪則更加低調,以至於有朋友調侃它,銷量高的背後不就是靠降價賣車嗎,如果你也這樣想,那麼此次改款後的奧迪A4L就能顛覆你的認知。
全新的奧迪A4L在外觀方面使用了更為活力激進的方案,雖然只是一次中期改款,卻做出了不亞於換代式的改變,極具沖擊力的顏值直面年輕人的喜好。
動感版奧迪A4L六邊形中網的造型更加扁平寬闊,並使用了鈦黑色蜂窩狀中網,取消了平直的鍍鉻線條,霸氣十足。配合「燈廠」的全新的高清矩陣式LED大燈,像刀鋒一樣的外形,以及S line套件,讓它有了和RS車型同款的運動型格。
下方兩側「虎牙」造型的進氣格柵用了鋁制的金屬飾條,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完全有一股性能猛獸的姿態。
車身側面全新的三腰線設計勾勒出更有肌肉感的車身線條。造型簡潔大氣,濃濃的德系風味。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18英寸的雙五幅輪轂還特意搭配了紅色的卡鉗,讓它的運動感又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以轎車之名享賽車之范,它不香嗎?
新車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858x1847x1439mm,軸距2908mm。在中型車里這個尺寸表現屬於主流水平,兩米九的軸距保證了後排乘客有足夠的腿部空間,即使蹺二郎腿都可以。
不過需要注意一下,由於高配是四驅的車型,所以後排中間的地台隆起較高,最理想的載客人數也就是4個人,否則中間乘客的舒適度不會很好,這是四驅車型的通病,如果家庭成員較多的話,請留意這個問題。
車尾流線型的線條,拉寬了尾部的視覺效果。源自賽車靈感的方形排氣很有質感。同樣具有科技感的LED尾燈造型前衛,點亮效果很不錯。
這一代的奧迪A4L在整車的製造工藝上可以說有了明顯進步,新車使用了二次銳棱專利技術,沖壓出來的車身稜角銳度小於0.1mm,大概是兩根頭發絲的直徑,整車6萬多個尺寸點的誤差不超過0.5mm。數據面前德系車的做工展現更加到位了。
進到車內,內飾的變化也是此次改款的重點之一。大家都知道,關於車聯網,汽車智能化的概念我們是最早一批提出並且執行的,而合資車在這方面不知道是成本還是技術的問題,表現的並不積極。
此次奧迪A4L作為家族的主銷車型,率先搭載了第3代的MMI系統,官方說它的運算能力上上一代的10倍,更高的解析度和智能度可以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此次的MMI系統由奧迪中國進行了技術扶持,無縫銜接了安卓平台,針對中國用戶提供了定製化服務,說白一點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下載應用軟體了。
本次改款取消了原來的旋鈕,換成了一個儲物格,功能全部移到了尺寸更大的中控屏上。
全系包括最低配,都標配了10.1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支持語音識別控制、多點觸控、和倒車影像功能,車聯網、GPS導航那些是要加錢選裝的。12.3英寸的液晶儀表和可開啟全景天窗也是全系標配的。
總的看下來,不管你是選擇哪個型號的最低配車型,基礎功能都是很全的了,雖然有些更高級的配置需要加錢選裝,但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已經很夠意思了
最後再說一下動力配置。
奧迪A4L全系都是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分高中低三種級別,低功率版110KW,150匹馬力,扭矩270牛米。中功率版140KW,190匹馬力,扭矩320牛米。高功率版185KW,252匹馬力,扭矩370牛米。
與之匹配的都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四輪獨立懸掛底盤,高配車型有四驅可選。
這套動力總成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廠家全系都加了12V的輕混系統,第一降低了油耗,第二還有效解決了低檔位雙離合變速箱的頓挫問題。
目前看經銷商報價不同車型基本都有3萬元左右的優惠。說實在的,我個人建議還是選擇2.0T標准功率版的性價比最好,30萬都花了,不差這1萬塊,低功率版的動力水平太家用了,開著肯定沒有激情。
奧迪A4L在2019年全球賣出了327000輛,僅在國內就賣出了174000輛,有此成績絕不只是因為價格優惠大,可靠的品質才是不敗的關鍵。此次改款動作之大也看出了奧迪對國內市場的重視,在30萬級這個選車區間,性價比確實不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奧迪Q3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一:新式外觀設計亮眼
全新一代奧迪Q3的外觀確實亮眼,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的八邊形中網在豎向線條上加入了橫向點狀式裝飾,看起來更加具有運動氣息。
缺點一:動力表現平庸,頓挫感強
全新一代奧迪Q3在動力方面的表現在同級別來說只能說表現平庸,發動機分為1.4T和2.0T兩款,2.0T還分為高低功率版本。全系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1.4T車型最大功率為110kW,峰值扭矩為250N·m;2.0T車型高低功率的最大功率分別為137/162kW,峰值扭矩分別為320/350N·m。實際體驗下來,表現平平。1.4T車型起步較肉,低擋想要超車給油就能明顯地感受到動力1秒以後才上來,頓挫感還是很明顯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發動機的噪音,即使在D擋,依然有較大的發動機噪音傳入駕駛室,體驗不好。
缺點二:內飾濃濃的「大眾味」,屏幕指紋殘留嚴重
全新一代奧迪Q3的內飾也是大變樣,一坐進車內,記者便哭笑不得,這不是一台大眾嗎?不可否認,在年輕程度上,相較上一代Q3有很大改觀。但是,奧迪作為豪華品牌,在內飾方面與大眾相似度太高,以至於消費者多花好幾萬買來的豪華品牌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另外一件就是,中控台的雙屏幕堪稱指紋收集器,在強烈光線下十分明顯,後期打理也很麻煩。
缺點三:空間小
全新一代奧迪Q3的空間的車內空間實在不大,車長為:4481/4495mm,寬:1848mm,高1584/1616mm,軸距僅為2680mm。這樣的空間表現在同級別毫無優勢,要知道,寶馬X1的軸距達到了2780mm,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實際乘坐感受,後排腿部空間一拳多,頭部空間兩指左右,想翹個二郎腿要費些事了。
缺點四:後排中央地台太高
全新一代奧迪Q3的後排的中央地台也非常高,導致在滿載時中間乘客乘坐十分難受,只能蜷著腿坐,毫無舒適度可言。
缺點五:後備箱空間小
全新一代奧迪Q3的後備箱很小,只有450L的容量,放兩個20寸的行李箱就基本上滿了,剩下的就只能放一些小物件了。究其原因,是第二排的作為可以前後15cm調節,覺得這樣的設計很是雞肋,調至最後腿部空間已經不大了,還有必要往前調嗎?不知道這樣的設計有何用處。
㈩ 為什麼德系車的後排地台凸起,要比日系的高一些
歐系車的法律法規不一樣,後排隆起高,不止是大眾,比如福特,也是一樣,一般情況下,看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凸起部分是為了安裝四驅、以及排氣管、後驅車的傳動軸等,事實其實並不是完全這樣。後排凸起與不凸起,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凸起,坐三人中間位置的乘客不用刻意劈腿,會更舒服自然一些。凸起,一般底盤會更低一些,重心自然也會更低一些,對操控性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