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奧迪A6L這行政級氣場的豪車,為何要靠降價走量
擴大市場佔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奧迪A6L是第一款進入中國市場的奧迪車型,前身1988年引入國內的代號C3的第三代奧迪100。 奧迪A6L是一汽大眾奧迪公司在德國新A6的基礎上開發出的車系,是A6的換代產品。2012年6月奧迪換代A6L上市,該車搭配35 TFSI動力,外觀好像就有那麼一點像A4L全新版。
全新奧迪A6L提供的舒適型前排座椅可以進行包括座椅位置、安全頭枕位置、腰部、背部及側向支撐等在內的18向電動及氣動調節。位於座椅靠背中的3個充氣靠墊以及位於座墊和靠背側部的4個充氣靠墊提供了力度可調的腰部及側向支撐。
全新奧迪A6L的後座按摩功能則通過10個充氣氣墊提供包括脈動、敲擊、伸展、腰部及擺肩在內的5種按摩模式,並能以3種不同強度進行按摩。另外,座椅的通風功能通過4部極為有效的吸入式換氣風扇進行3級通風調節,保證在炎熱的時節提供愉悅的乘坐溫度,並在寒冬對坐墊、座椅靠背及側向支撐部位進行3級加熱。
❷ 2014年為什麼奧迪a6降價怎麼多
因為。。。時代在變,事物在變,以前在地上看到一毛錢高興半天,現在看到一毛錢未必會彎腰去撿。原諒我一聲不羈放縱說胡話~O(∩_∩)O
❸ 全新奧迪A6為什麼銷量越來越差
自上代A6L換代之後,它的終端入門售價就一直穩定在了30萬元左右。也正是這樣的價格優勢才讓它在「BBA」大戰之中殺出重圍。所以當全新一代A6L標出40.98萬元起售價時,普通消費者自然是不會買賬的,一是目前售價和之前留在消費者心中的30萬售價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二是即使消費者認為全新A6L值40萬,但他們也怕剛買完沒兩年,您就跟老款似的降到30萬了,那到時候我連二手都沒法賣了...
不過當時間來到2017年中旬,全新寶馬5繫上市後,媒體人給出了一致好評,奧迪A6L的價格也直接跌到了谷底,30萬元買個A6L不再是痴人說夢。事實也確實如此,寶馬5繫上市之後便徹底平分了原本購買人群就不多的行政級轎車市場,而A6L只能在更低的價格區間苟且偷生。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BBA」哪款車,都不可能按照廠家的官方售價銷售太久。寶馬5系與賓士E都在上市半年之後均採取了降價促銷量的手段。而這一波降價,又再一對奧迪A6L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因為在當時,你僅僅需要多花幾萬塊錢就可以買到產品上市時間新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寶馬5系以及賓士E級。此時,購買A6L的消費者特徵基本已經被限定在了「購車預算有且只有35萬」的那批人。
這時我們就能發現,當新款A6L給出5萬優惠後,它的實際裸車價格是與寶馬5系和賓士E級相同的。不過正是因為之前奧迪的降價策略,讓全新A6L的潛在消費者認為,A6L的正確售價應該就是在30萬元左右。
可以說奧迪之前大幅降價促銷量的手段嚴重透支了奧迪品牌的附加值。所以,如果奧迪想讓全新A6L回歸到之前月售15000台的數字,那恐怕就得繼續用出之前「折上折」的促銷手段了。
可降價說得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奧迪的每一次車型降價其實都會牽扯到經銷商的利益,准確說很多優惠都是從經銷商的利益中扣出來的,這便會導致經銷商與廠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可不降價的話,無論是經銷商還是廠家又都過不好。至此,奧迪A6L便陷入了降價經銷商與廠家有矛盾,不降價經銷商與廠家過不好的死循環之中。不僅如此,全新A6L使用的新平台也讓車輛成本陡增,這也是A6L為何銷量如此慘淡還不繼續降價的根本原因之一。
❹ 奧迪a6最便宜多少一輛 奧迪為什麼降價這么多
我們這邊號稱32W起 ,但是你一定要選禮包價格1.5W起,這樣算下來最便宜也要34左右!至於為什麼這么便宜 道理很簡單 一分錢一分貨
❺ 奧迪a6 2,0 奧迪為什麼降價這么多
主要原因是庫存太大,供大於求。
❻ 15款2.0t奧迪a6為什麼降價這么多
奧迪是一汽大眾的,今年一汽銷量不好啊,再加上今年中國汽車銷量整體也不好啊,大部分廠商都在降價啊
❼ 奧迪a6為什麼降價10萬么多媒體
因為馬上新款出來了,現在新車太多了,車不好賣啊,車商只得降價。
❽ 為什麼奧迪a6掉價了
國產車降價很正常的,現在國產車都在掉價,進口車價格還是穩定;
.不信你去看新聞。。。標題都是奧迪反壟斷。。。進去之後降價的都是一汽大眾奧迪。。。奧迪的價格還是很堅挺.
❾ 奧迪A6L價格跳水,你覺得購車價格變動合理嗎
奧迪A6的價格大跳水,在我看來這樣的購車價格變動是非常合理的。隨著大家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買一輛私家車。特別是對一些收入還不錯的朋友都喜歡買一些老牌的豪車。而奧迪就是其中一款,根據現在市場上的價格反饋來看的話,奧迪的價格的確出現了大跳水,特別是對於其中的旗艦產品奧迪a6。目前價格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吸引了很多汽車愛好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奧迪的價格為什麼會下降,那麼它的價格下降又會產生哪些影響?
第三,如何看待汽車企業這樣做法?
今年的市場行情對於汽車企業來說可以說是非常不友善的。在這樣的局面下,能夠撐住的汽車企業其實不多。福特汽車在此前就直接表示將會降低一些車型的生產數量,因為如果生產過多的話將會導致庫存。說明他們正在逐漸丟失自己的市場份額。而奧迪這一次的做法更是見證了傳統的老牌車企已經沒有辦法在新的市場當中跟這些新的車企競爭,特別是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更是搶奪了他們大量的市場。未來的汽車市場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的,希望他們能夠拿出更好的產品。